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病人60例,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和按摩对照组。按摩对照组因各种原因脱落3例,共收集到27例。针刀治疗组1周治疗1次,按摩治疗组1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根据美国膝关节学会的评分(KSS评分)标准,从膝评分方面看,优8例,良13例,尚可4例,差5例;对照组优1例,良4例,尚可10例,差12例,两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从膝功能评分来看,优4例,良13例,尚可11例,差2例;对照组优0例,良6例,尚可7例,差14例,两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按摩疗法相对比,其疗效有显著性差异,针刀疗法的治疗效果远好于按摩疗法。  相似文献   

2.
刘章桂 《中国科技信息》2005,13(13):240-240,242
目的:总结肱骨骨折与桡神经损伤关系及其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用髓内钉及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肱骨干骨折病人,其中肱骨上1/3骨折12例,中1/3骨折33例,下1/3骨折5例,50例病人中有6例合并桡神经损伤。本研究分为髓内钉固定组和钢板内固定组。结果:两组病人术后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术中术后无一例神经手术致伤,合并神经损伤中4例在5个月内恢复,2例4个月内未恢复行手术探查,见桡神经部分断裂,局部形成神经瘤,行神经瘤切除,断端束束吻合术,先后在半年后逐渐恢复。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肱骨骨折均取得了较好结果,两种方法没有一种更优于另一种,桡神经损伤只要及时处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500余万。而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中止治疗者常可见到.我所从1993年7月至1994年7月在住院病人中应用肝亲乐、联苯双胎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及肺结核治疗前肝功异常,在应用肝素乐,联苯双胎的同时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经临床观察,效果较好,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1.l分组预防、治疗、对照3组共120例.临床观察1~2月,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分15~175岁.临床确诊;浸润型肺结核112例,结核性胸膜炎8例。预防组及对照组90例治疗前肝功正常,HBsAg均明性。治疗组30例抗结核治疗前肝功均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致残率较高。为了促进其瘫痪肢体恢复,减轻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我们对经脑CT确诊的100例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性偏瘫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单独用药物治疗;另一组神经肌肉多功能治疗仪组(NMT)50例,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NMT治疗,发现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与方法两组病历均选择病情较为稳定、无糖尿病及心肺功能基本正常者。大量脑出血及大面积脑梗塞除外。1.且对照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2~78岁,平均56岁。其中脑出血20例,脑梗塞30例。病后…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内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机理,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72例II期内痔患者,其中36例采用肛门内托约肌切断术,结合消痔灵注射治疗,另36例II期内痔为对照组,仅采用消痔灵注射治疗,结果为:(1)72例内痔在治疗后3-7天,病人的排便不畅和不适应感消失,便血停止;(2)1年后复查,36例结合治疗组无一例复发,痔核明显缩小,甚至消失,病变处粘膜基本恢复正常,36例对照组中有2例复发;(3)在肛门直肠指诊时,36例结合治疗组无肛内紧缩感,对II期内痔治疗,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消痔灵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00余万人,而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中止治疗老常可见到。我所从1993年7月至1994年7月在住院病人中应用肝素乐、联苯双脂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及肺结核治疗前肝功异常,在应用肝素乐、联苯双脂同时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观察,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予防组、治疗组、对照组共120例。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15~75岁。临床确诊:浸润型肺结核112例,结核性胸膜炎8例。预防组及对照组90例治疗前肝功正常,HB-SAg均阴性。治疗组30例抗结核治疗前肝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AGPT有8…  相似文献   

7.
观察病例共47例,均为住院或门诊资料完整病历,分两组。中西药治疗组(治疗组)25例,平均年龄54岁;西药治疗组(对照组)22例,平均年龄52岁。两组病例,男女比例相仿。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与部分神经体液因素之间的关系及与室性早搏,心肌缺血的相关性,老年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60例为A组,单纯老年高;血压病60例为B组,对比观察心率变异,肾素(Ren),血管紧张素(AT-II),醛固酮(Ald),胰岛素峰值(Ins),24h动态心电图和血压等指标,结果显示:1)A组病人交感神经张力明显增高,迷走神经活性下降不明显,室性早搏的发生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室性早搏与心肌缺血具有相关性;2)A组病人与Ald及Ins水平有关,与Ren和AT-II无明显相关;3)A组病人与室性早搏和心肌缺血明显相关,结论表明,老年高血压病在室肥厚患者交感神经张力增高,Ald及Ins水平升高,与室性早搏,心肌缺血具有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针刀松解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与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针刀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各项指标的影响以及总体疗效如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试验组24例,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电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经过3周的治疗,电针组和针刀组均取得了一定的近期效果,与治疗前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两组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2)疗效的趋向性与治疗方法有关,针刀组更加趋向于临床治愈(P=0.04)。(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指标分值比较:疼痛、关节僵硬、生理功能、压痛、肿胀、关节活动度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刀组与电针组治疗后各指标分值比较,疼痛、关节僵硬、生理功能、压痛、肿胀均无统计学意义。针刀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电针组。结论:通过上述研究认为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近期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2)
目的:观察小剂量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甲巯咪唑治疗,治疗3月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有临床效果,研究组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97%,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5.0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2例12.5%,白细胞减低1例,肝损害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7例43.75%,轻度皮疹1例,白细胞减低2例,肝损害2例,继发甲减2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效果显著,较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术后镇痛已被人们广泛接受 ,方法也很多。我们选用副作用较少的芬太尼和咪唑安定分别与布比卡因伍用行硬膜外单次注药 ,观察术后镇痛时效 ,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选择 ASAI~ 级 ,行下腹部或盆腔手术患者60例 ,年龄 1 8~ 50岁 ,男 32例 ,女 2 8例。均为单纯硬膜外麻醉 ,术中未用静脉镇静、镇痛药 ,置管间隙为 T2 ~ L3。随机分 3组 ,每组 2 0例 ,均于手术结束缝皮前单次注药。 组 :0 .1 5%布比卡因 1 0 ml; 组 :0 .1 5%布比卡因 1 0 ml,含芬太尼 0 .0 5mg、氟哌啶 1 mg; 组 :0 .1 5%布比卡因 1 0 ml含咪唑安定3mg。三组液…  相似文献   

12.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症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进行中医对症治疗,针对肝脾不足、气阴两虚型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脉输注,1次/日。对照组与治疗组均采用综合保肝治疗,两组均以三周为一疗程,可进行1~2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在乏力、胸闷、气短、心悸、自汗方面的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ALT、AST、ALB、肾功能(血肌酐)和凝血机制方面(凝血酶原活动度PA)的改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而对于血清胆红素TBil的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参芪扶正注射液不但对肝脾不足、气阴两虚型的慢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肝功能的恢复和缩短病程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平衡刮痧疗法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旨在非手术治疗的领域提供舒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6年3月~9月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的颈椎病患者,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平衡刮痧疗法联合牵引)35例,对照组(颈椎牵引)24例。两组均隔天治疗1次,20d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两组进行疗效分析。观察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9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临床控制3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衡刮痧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有效,联合应用优于单一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30例AMI后出院病人,其中男21人,女9人,年龄在50-82岁,全部病例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15人,其中男10例,女5例;麝香保心丸组15人,男11例,女4例。本资料中无房室传导阻滞病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原经口、鼻两种途径气管插管后体外循环(CPB)条件下鼻出血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自2000年在体外循环(CPB)条件下实施心内直视手术以来患者600例。随机分为两组,①口腔插管组;②鼻腔插管组。两组分别于静脉注射肝素前(T0)、体外循环中(T1)、停体外循环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min(T2)、记录各时段鼻出血的例数(鼻腔出血量I〉0.5ml记录为鼻出血)。结果口腔组T0、T1、T2之间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组T0与T2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及T2比,T1鼻出血的例数明显增加(P〈0.05)。与口腔组比较,鼻腔组T0、T2无统计学意义(P〉0.05),T1鼻出血的例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原地区经口腔气管插管后体外循环条件下,鼻出血的例数与静脉注射肝素前,停体外循环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min后基本相同且少;经鼻腔气管插管后体外循环条件下,鼻出血例数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共47例,均为住院或门诊资料完整病历,分两组.中西药治疗组(治疗组)25例,平均年龄54岁;西药治疗组(对照组)22例,平均年龄52岁.两组病例,男女比例相仿.……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的抗凝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是否需要常规抗凝.方法 连续选择IABP病人153例,随机分组进入抗凝组(A组)71例,非抗凝组(B组)82例.抗凝组静脉给予肝素针维持aPTT于50~70s.非抗凝组无肝素针静脉维持.检测二组即刻,24h,48h以及IABP拔除后24h血小板计数,D 二聚体,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 1(PAI 1)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观察IABP引起的肢体缺血或肢体出血等并发症、以及IABP表面的血栓情况.结果 抗凝组和非抗凝组的血小板计数和PAI 1水平于24h和48h均较本身的基础值显著下降(P<0.05).抗凝组和非抗凝组的D 二聚体和FDP水平于24h和48h均较本身的基础值显著升高(P<0.05).但二组间各个时段血小板计数,D 二聚体,PAI 1和FDP水平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抗凝组3例,非抗凝组2例发生一般肢体缺血.抗凝组2例大出血,8例一般出血;非抗凝组2例一般出血(P<0.05).IABP表面血栓二组均无发生.结论 IABP不需常规抗凝,抗凝不能预防IABP引起的肢体缺血.选择适当的导管经路和早期发现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4年6月住院确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15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属Ⅲ-Ⅳ级,且排除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肺水肿者及合并原发性肝.肾功能不全者,将115例分为常规组50例和参麦丹参组65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针刀整体松解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至2019年1月北海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就诊的60例膝骨关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小针刀配合康复疗法治疗,针刀整体松解术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余康复项目按康复疗法操作进行;对照组单纯予玻璃酸钠注射液注入膝关节腔内治疗,每7天注射1次,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2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膝关节屈伸能力明显好转、晨僵时间减少,VAS评分、WOMAC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同一时间点治疗组VAS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疗效方面比较,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治疗组显效率86.67%,远高于对照组16.67%的显效率,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针刀整体松解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牙周韧带注射技术临床效果。方法:对200例拔牙患者,200例牙髓治疗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用牙周韧带注射法麻醉。B组用传统浸润麻醉法麻醉,患者对AB两种注射反应疼痛分别为:A组1级93%,2级5%,3级2%;B组1级82%2级15%3级3%。牙髓治疗组医师评价麻醉效果A组1级98.5%,2级8%,3级5%。B组,1级74%2级20%3级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牙周韧带注射麻醉显效快。效果明显,疼痛率低,麻醉剂量少,可使拔牙与治疗达到真正无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