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难忘教育”既不是指教育的内容,也不是指教育的模式,而是专指教育的特质,经验地说是教育的色彩、教育的力度、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教育和转化调皮生.在常规方法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如果尝试一些特殊的招数.效果也许会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蚁行     
边际 《中国考试》2004,(10):1-1
一只蚂蚁在荆棘的树干上行进。它显然训练有素,所有的障碍,都一一拳过或绕行而保持方向水变,也许它循着阳光吧。然而,正前方是一块柔软的澄黄色树脂,足以使它身裹其中不能自拔,但此时它并无绕行之意,径直奔那“金山”而去。眼看朗朗乾坤之下,一个生命就要被绞杀,我随手拿过树枝横在它和树脂之间,等它攀上树枝后,放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蚂蚁忧惚片刻,遂重整旗鼓,继续行进。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德育能否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我想,诗性德育是具有魅力的,是美丽诱人的。 什么是“诗性德育”,我不会定义。我们看一些富含爱心和教育智慧的美丽诱人的德育案例,也许会逐渐领悟。本世纪初我负责主编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在《思想品德· 教师用书》(人教社2003年版)中表达了我们编写教材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基于德...  相似文献   

5.
实习活动是职业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形式,然而要使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活动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本介绍了几种基本策略,对你与企业之间进行沟通方面也许可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续梅 《山东教育》2006,(3):64-64
未来教育德育最有难度昌老说,现在地球变暖了,人心变冷了。德育是未来教育的最大难题,也是个世界难题。目前人类的道德不是在进步,而是有滑坡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德育的主体是人,现代德育就更应注重以人为本,它不是强加的、人为的东西,而是符合学生发展规律、贴近个性的教育。实际上,生活中有很多案例都是学生每天都遇到、关心、困惑的: ◆两个同学迟到了,他们知道肯定要受到批评。于是一个谎称有病,一个毫无理由地走进教室。结果撒谎的受到老师“带病上学”的表扬,诚实的却因迟到而被批评,真的是老实人吃亏吗?  相似文献   

8.
关于德育学的研究对象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学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本体论问题。根据哲学的、逻辑学的、语言学的和德育学的多学科视角的考察,德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德育规律”,不是“德育现象”,也不是“德育问题”,而是在学校范围与条件下的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9.
某职校课堂上,教室里突然飞起一个粉笔头,打中了一位女生的脑袋,女生发出尖叫。不少学生哄笑起来。教师非常生气,快步走到一个学生旁边,严厉地说:你为什么上课扔粉笔?你想干什么!该学生说:不是我扔的。老师更加生气:做了错事还不肯承认!我明明看见粉笔是从你这里扔出去的,还想抵赖?想不到这个学生眼一横,大喊:我说不是我就不是我!...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应有之义南京建工学院赵立华,戴兆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德育工作。德育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一个纯经济行为,而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L程,是由多方面,全方位的许许...  相似文献   

11.
宽容 《教书育人》2004,(9):35-36
我做教师的时间并不长,但这件事令我难以释怀,我一直在反思,如果我能及时采取正确灵活的方法,也许事情可以像大家所期待得那样圆满。现在我将这件事的始末忠实地记录下来,我不怕袒露我稚嫩和冲动,我只想对昔日的同行们说:我也许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但我爱这些孩子,我希望他们快乐平安。  相似文献   

12.
李建军 《江苏教育》2004,(12A):36-36
有人曾经用这样一句话概括当前德育:小学阶段进行的是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中学阶段进行的是集体主义教育;大学阶段进行的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校级别越高,德育的“门槛”却越低,以至于到了大学不得不退守德育的“底线”,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也许这样说有些绝对,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潘信 《中学教学参考》2010,(30):105-105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是新时期中国教育的灵魂。同时,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既不是生搬硬套的抽象教条,更不是毫无生气的空洞口号,它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德育的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可以从起源、理论基础、特征、教育者队伍、学生观、目标、原则、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来论述;其联系则可以从内容、形式、方法、效果等方面来论述。在学校教育系统中,两者应保持各自相对的独立性,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相互替代。强调在“以德育德”、“以心育心”的同时,注重“以心育德”争“以德育心”,可以提高新时期我国学校德育争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人格教育是教育者针对学生的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构建等方式,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和健全的教育活动。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使学生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统一协调起来,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心理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一、学校德育应当开展人格教育1.人格教育是德育的内在要求教育的根本任务并不是要使受教育者接受一些现成的知识,掌握一些现成的技能,而是要把他们培养成道德高尚、身心健康,具有丰富知识和广泛才能,具…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末起日本人就开始反思,认为过度的集体主义会抹杀个性,限制自我的发展,把国民培养成只会服从不会思考的机器人,因此日本的教育理念开始由“集体”向“团队”转变。若说二者有什么不同,那也许就是团队精神更着眼于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并且强调人与人的协作,而不是一味地服从。  相似文献   

17.
生活德育简论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现代德育由于其知性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悬挂在空中破碎而又抽象的德育,这正是现代德育陷入困境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现代德育困境的突破,不是在知性德育框架内通过修修补补所能达到的。“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①根据  相似文献   

18.
穿行于大街小巷,不时映入眼帘的是“开心网吧”、“多媒体网吧”,进入里面一看,原来90%以上为中小学生,国家不是明令禁止吗?沿着校园一僻静角落走,星星忽明忽暗,原来是几个学生在抽烟,《中学生守则》不是不让抽烟吗?下学了,看看校园周围,三五成群,原来有的学生在准备大战一场,父母、老师不是不让吗?像抄作业、说脏话、破坏公物等,  相似文献   

19.
莫芮 《教师博览》2007,(8):19-19
我喜欢听别的老师讲课.从听课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我总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老师。我听别的老师讲课,就相当于在别的老师处进修。我并不觉得别的老师都比我强。也许有的老师比我还弱,但我还是要听他们的课,把他们当成我的老师,至少别的老师就是我的一面镜子。这并不是低调和谦虚。而多多少少有一点自私。  相似文献   

20.
张捷 《广东教育》2004,(11):19-19
也许学校、教师和家长会认为学生想成绩拔尖,顶多就是有些虚荣心,但这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因此不能算是坏事,至少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实际上,对拔尖的追求可能代表了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成功焦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