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胡仲国 《小读者》2013,(5):37-38
一、动作,让人物站起来 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够站起来。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的多棱镜。动作描写,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往往是个性化人物的特有标志。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阶段,类似《我的伙伴》、《我的妈妈》、《我的老师》等是学生常常碰到的作文题目。不少学生怕写人物,不知怎样才能将人物写具体、写生动、写得活起来。他们知道写人物要描写人物外貌,但他们写的人物常常是一个面孔,既看不出人物是男是女,又看不出是老是少,更不要说透过人物外表看性格了。还有不少学生写出的人物好像不会说话不会动,像一个静止的影子,让人觉得不是活生生的。其实,只要是正常人就能说会动,能哭会笑。人物作文就是要根据人物实际,根据文章中心,将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心理描写出来,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作文,使笔下人物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3.
周玲 《语文天地》2014,(12):54-55
记叙文是学生作文的最常见体裁,记叙文离不开写人记事,但是学生很难写好人物,究其原因,是他们写出的人物千人一面,很难写出人物个性。那么,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呢?一、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所写人物由于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都是各有特点,各具个性,因而都会给人们留下不同的鲜明印象。这就要求作者认真观察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充分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小说的教学,在这一环节中,必然涉及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的分析。在三要素中,人物又是主要的要素。人物可以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主要人物是作者浓墨重彩刻画的结晶,也是我们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赏析、品读的对象。另外,还有一些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这些人物往往被我们忽略,或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唐霞  王琳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6):103-105
扁形人物,指性格单一的人物,是英国小说美学家E.M.Forster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的,圣经中该隐与亚伯即属于扁形人物,福斯特认为,扁形人物就是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只有少数一两种固定性格特征的人物,而与之对应的术语是"圆形人物"。在一个复杂的小说中,扁形人物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与圆形人物相结合。只有在二元对立的关照下,扁形人物才有存在的价值。该隐与亚伯就是二元对立关照下扁形人物塑造的典范,这种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有助于揭示人物尤其是扁形人物的性格特征,展露并解决故事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历史人物是历史的主要参与者,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是史学界经久不衰的话题。文章指出爱国是评价人物的重要标准,但爱国和卖国也难以有统一和规范的说法。因此,应该拓展评价人物的标准和角度,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辩证分析历史人物功过和将历史人物与其所处历史背景相结合多角度分析评价历史人物,这样才能给历史人物以正确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7.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对话、独白的描写。对话是人物之间的谈话,独白是没有谈话对象时人物的自言自语。古人说言为心声,也就是说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  相似文献   

8.
作文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人物是文章的灵魂,写人作文,要善于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的个}生,只有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表现出人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一是通过人物言谈举止、衣着神态以及其人物的关系,来把握人物性格以及与主题思想的联系。二是通过人物的性格来表现人物的时代特征。人物的性格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应抓住言行心理等方面进行。因为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言行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人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承载者和延续者,历史教育中要十分重视历史人物教育。而造成学习者对历史人物认识的最大障碍是久远的时空距离,不掌握历史人物,就难以学好历史。本文试图从历史人物教育着手,破解历史教育的难题,并赋予历史人物教育以新的意义。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一是对历史人物产生认同的方法和技巧;二是以教学实例为论据,说明在无人物出现的教材内容中如何实施以人物为中心的教育;三是初步论证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教育的合理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意象独特的人物塑造是刘震云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他的"故乡系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群体意象,主要表现在奴性化人物、符号化人物、非人化人物、戏剧化人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宜宾学院学报》2016,(5):26-31
在小说中,人物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人物的形态来看,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分为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两类,圆形人物的艺术价值高于扁形人物。从人物与小说情节的关系来看,小说发展初期重情节轻人物,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人物的刻画、心理描写逐渐得到关注。从人物与小说的叙述者来看,有作者主导人物、人物主导作者和作者即人物三种。小说只有通过作者的修辞性介入,其中的人物才能生动起来,这样的小说才能算是成功的小说。  相似文献   

13.
人物赏析是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一定的历史人物赏析策略有利于历史教学课程的开展。为此,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物赏析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提出一些有效的历史人物赏析策略,让初中历史教学更生动高效。文章认为真实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人物评价与历史事件相结合、引导学生向优秀历史人物学习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主要人物赏析策略。  相似文献   

14.
【技法指导】人物小传,是一种简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小传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写作人物小传,一般是为了让读者能够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和思想状况。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小传呢?  相似文献   

15.
场面描写法,强调人物活动的相对集中,人物与环境的自然融合,人物彼此之间的密切关联。其作用是极力渲染事件气氛,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集中刻画人物的活动和语言,从而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6.
<正>学生的作文总离不开写故事。既然是故事,一定会出现故事中的有关人物;既然有人物,那么人物就一定会开口"说话"。"言为心声",没有人物的语言,就没法借助语言展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鲜明、全面的个性及品质。可见,在作文中写入人物的语言是何等重要。一、笔下人物为何"不会说话"把人物说的话用具体的文字描写下来,看似很容易,其实却有很大的学问:什么时候有必要把人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福斯特关于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是扁平的观点,论证了狄更斯小说人物既有简单、静止的,也有复杂、发展的。由此形成狄更斯笔下人物的四大类型:静止中的简单人物、发展中的简单人物、静止中的复杂人物、发展中的复杂人物。  相似文献   

18.
有言在先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  相似文献   

19.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是小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读懂了小说中的人物,就读懂了作者真正想要通过作品所说的话。选择叙事学中的人物叙事作为切入点,对余华的作品《一九八六年》进行分析,从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构建、主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连接、人物及人物关系的设置目的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梳理,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技巧以及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福斯特关于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是扁平的观点,论证了狄更斯小说人物既有简单、静止的,也有复杂、发展的。由此形成狄更斯笔下人物的四大类型:静止中的简单人物、发展中的简单人物、静止中的复杂人物、发展中的复杂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