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徐勇 《少年文摘》2013,(5):54-57
课间或放学,男孩一有空隙,就到这里来,看毛毛虫的生长、活动,他不是猎奇,而是有种使命感似的,想通过研究来做点东西。1933年出生在英国的他,和其他的孩子相比,没什么特别之处。到了上学的年纪,他的父母才发觉,孩子其实有特别之处,那就是他对学习不开窍,似乎生来就不是学习的料,老师和他父母交流,婉  相似文献   

2.
学习演技是为了克服内向 金秀贤出生在一个艺术之家。父亲金忠勋曾是韩国上世纪80年代著名摇滚乐队Seven Dolphins的主唱:而美丽的母亲则曾经是一名职业模特。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金秀贤,小时候却是一个极其腼腆的孩子。连他的中学老师也说他“与其他孩子相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到高中.金妈妈建议他学习表演,以此来克服内向。于是金秀贤开始参加舞台剧,就此展开了他与表演的缘分。  相似文献   

3.
丁丁是全园闻名的“新闻人物”,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他确有不少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不爱学习,常搞破坏,等等。尽管他父母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了多种教育手段,但收效甚微。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丁丁从一岁开始因父母忙于工作、学习,由外公、外婆抚养。两位老人对外孙宠爱有加,逐渐使孩子养成了“惟我独尊”的性格。针对特殊的丁丁,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1.正确对待其攻击性行为丁丁非常敏感,他往往会对  相似文献   

4.
1766年11月,10岁的莫扎特回到故乡萨尔茨堡。他感到国外哪儿也没有这儿美好。当他遇到昔日的小伙伴,并没有觉得自己与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仍然和从前一样,和他们一起捉迷藏、玩游戏。他甚至和小猫、小狗玩得也很开心。父亲见孩子童心未泯,仔细想了想,对孩子进行文化补课是当前最重要  相似文献   

5.
超级记忆     
九岁的尤异是非常小学未来实验班的学生。这个班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不是按照岁数的大小来划分年级,而是把年龄不同却各有特长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在这个班里,有的孩子仅仅七岁就已经开始学习中学的课程,有的甚至更为突出,不满十岁就准备报考研究生了。不过,尤异的与众不同并非很早就显示出来。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他常常因为上课不专心、学习成绩差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鄙视。记得有一次,老师曾经把他的妈妈叫到学校,忧心忡忡地建议说:“您应该带尤异去看看医生,检查一下他的智商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有的同学则当面叫他“弱智”、“大傻”什…  相似文献   

6.
<正>朝朝,他白净的脸上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向上翘着。高挺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樱桃小嘴,一说话会露出洁白的牙齿。无论哪位老师来班级上课,都夸他是个小帅哥!站在小伙伴中间,你丝毫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当你真正走近他的学习和生活的时候,他的特别之处逐渐表现出来。入学的第一天,我给学生们编学号,并反复让学生们识记自己的学号。通过各种练习和检测,感觉学生们都记  相似文献   

7.
袁超 《师道》2006,(4):55-56
身为大教育家的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教子女学语文的呢?特级教师贾志敏曾就此专门请教叶老的儿子叶至善,并在一篇文章中向大家做了介绍。读贾老师的文章我们得知,叶老的教子方法并无特别之处。他只是要求子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点什么,悉听尊便。但是读了什么书,读懂了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叶老还要求他们每天要写一点,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但叶老有空时,会让孩子把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叶老倾听孩子朗读,评价的标准也很简单,以能否让人听懂为主。在叶至善小的时候,叶老从来没给他教授过什么学习方法和读写技巧之…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位新同学,叫冉靖尧。刚转来的他,不仅有着一个少见的姓氏,而且很快地在班中显出了他与众不同的特别之处。知道他有哪些特别之处吗?不妨读读我的日记。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名叫约翰尼·马丁的加拿大孩子,他的父母省吃俭用,攒钱想让他上大学。但不管约翰尼怎么用功,他的成绩一直是最差的。学校里的心理医生了解到了他的情况,对他说: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聪明才智,有许多画家一辈子也没能记住乘法表,有的工程师唱什么歌都跑调。但我们每个人都有特别之处,你也不例外。有一天你会发现属于你的才能,那时你的父母就会为你而骄傲。  相似文献   

10.
很多家长都问我:“孩子怎么不知道着急呀?一点自觉性都没有,简直是给父母学习呢!”我总是这样回答:“那是因为你比孩子还着急,他的急你都替他着了,他还何必着急?孩子的学习,你是第一‘承包人’,孩子反而成了第二‘承包人’,他怎么会有自觉性呢?”孩子没有主权,是很难学习好的。所谓“有主权”,指的是确实把学习“承包”给孩子,家长只起帮助、支持和指导的作用,不搞过多干涉和指挥。也就是说,达到什么目标,考出什么成绩,时间如何安排,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都由孩子自己拿主意,因为这是他的事情,而不是家长的事情。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都是在这…  相似文献   

11.
一个朋友打来电话,向我诉说教育孩子的种种不易。他的儿子读小学五年级,近一年来,他在孩子身上下了不少功夫:给孩子找课外辅导班补数学、陪孩子做作业、及时和老师沟通、设法纠正孩子在学习上不思考和懒惰的毛病……应该说,有一定的效果,但孩子的成绩总是时好时坏,老毛病依然改不掉。"他和班里学习好的孩子简直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  相似文献   

13.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这是多萝西·洛·诺尔特的一段名言,他告诉我们,孩子们的学习不仅仅是在学校完成的,他们会从生活中学习到自信、感激和努力,也会从生活中学习到忧虑、嫉妒和争斗。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无时不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习惯会陪伴和影响他的求学生涯,提高他的整体素质,使他终生受益。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孩子入学后学习知识的基础,是孩子学有所成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一个朋友打来电话,向我诉说教育孩子的种种不易.他的儿子读小学五年级,近一年来,他在孩子身上下了不少功夫:给孩子找课外辅导班补数学、陪孩子做作业、及时和老师沟通、设法纠正孩子在学习上不思考和懒惰的毛病……应该说,有一定的效果,但孩子的成绩总是时好时坏,老毛病依然改不掉.“他和班里学习好的孩子简直没法比.哎,我真拿他没办法!”电话的那端传来他无可奈何的感叹……  相似文献   

16.
超级记忆     
<正>九岁的尤异是非常小学未来实验班的学生。这个班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不是按照岁数的大小来划分年级,而是把年龄不同却各有特长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在这个班里,有的孩子仅仅七岁就已  相似文献   

17.
答:要使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自觉自愿去学习,往往需要耐心细致地培养。如从小在较好的音乐氛围中成长,他自然喜欢音乐;经常欣赏精美画册和各种高雅美术展览等,他自然会有很强的美术“情结”。孩子想学的时候也不要立刻就入班,先让他参观其他孩子的学习情况,等他兴趣、意识更浓时再开始学习,这样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父母必读》2011,(9):22-32
让孩子做喜欢的事,他就能专注而持续;让孩子做喜欢的事,更容易培养出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孩子做喜欢的事,他就能成为他自己。而成为他自己,就意味着成功和幸福。  相似文献   

19.
答父母问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嘉兴市一读者来信说:我儿子今年11岁,上小学四年级。他不笨,老师也都说他聪明。可他就是爱玩,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差。不知该怎么办? ●答:孩子缺乏学习动力,我们就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顾小莉 《时代教育》2012,(24):227-228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监护者,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或家庭导师.对于进入中学期间的孩子,父母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而父母教子的认识和方式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将产生着重大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未来.很多父母一味地让孩子去学习,把孩子当成了学习的工具,而不关心他的身心健康,也不关注他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因而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经济负担,更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和学业负担.本文针对中学时期家庭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