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小衔接是幼教界备受关注的问题.近些年全国各地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当多。  相似文献   

2.
魏玲 《青海教育》2010,(12):53-5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纲要》的基本精神“以儿童为本”。我们要把贯彻《纲要》精神与我们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以指导方向,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沈丽华 《山东教育》2009,(11):31-3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在幼儿阶段奠定语言基础非常重要。从《纲要》的要求可以看出,要培养、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创设一个交流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季芬 《今日教育》2006,(5):41-4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这说明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言行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幼儿园实施主题教育活动的今天,我们发现幼儿园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家庭资源。  相似文献   

6.
刘锦蓉 《教育导刊》2004,(20):32-3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的颁行,为我们描绘了幼儿教育的理想蓝图,也对幼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专业化”要求。根据《纲要》精神,幼儿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重要的是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对幼儿园管理者来说,这不仅仅是落实《纲要》精神的行政工作,更是对如何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思考。同时,这也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连琴 《幼儿教育》2004,(12):22-22
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纠正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农村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生存,左右着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制约着农村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开展。几年来,我们把农村幼儿家长工作作为贯彻《纲要》的主要切入口,边实践边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奇 《天津教育》2011,(3):29-3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近十年,我国早期教育长足发展、硕果累累。然而,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在现实生活中早期教育也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日益凸显的“变味”和“扭曲”实质反映出某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对教育规律的弱视与违背,它们严重阻碍了儿童和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润甘 《教育导刊》2006,(11):58-5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引入“家长教师”助教这一模式。借助“家长教师”这一教育模式,有利家园教育互动,促进亲子关系,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促进幼儿的发展。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尝试。(一)根据教育需要,选择合适的“家长助教”一般来园的“家长教师”都是小朋友的父、母或祖辈等。我们发放给家长参与助教的“调查表”,调查的项目有职业、经历、特…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现实中的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形势却不容乐观,因此正视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为孩子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的重要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新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之间搭起了过渡的侨梁,但它不可能达到供幼儿园教师直接运用的操作性水平,其间的转化尚需我们在认识层面进一步加强对《纲要》本身的理解与认识,更需要我们在操作层面上有对蕴含着某一观念的实践的运用策略和智慧。这种理解与认识,是在实施教育教学行为过程中逐渐深刻与巩固的;这种策略与  相似文献   

12.
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幼儿园各领域教学与以前相比有了一些变化。在艺术教育领域,教师普遍重视发挥儿童的积极自主性,与《纲要》的“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的目标要求接轨。通过《花的联想》活动,可以发现当前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转向。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幼教改革的快速发展,我们越发感到三位一体教育及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李栋 《福建教育》2022,(8):22-24
<正>一、问题的提出对于幼小衔接这个话题,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并不陌生。早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组织与实施部分就提出“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到2016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三条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当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得开展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提出2021年3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目标是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以及“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的相互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园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分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1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在让幼儿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的同时,为他们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小学是幼儿从幼儿园毕业之后的第一个“后继学习”的场所,因此为幼儿做好入小学学习的准备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幼儿园的入学准备工作做得如何,其评价标准就是看幼儿进小学时的准备状况和进入小学后的适应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一、课题的产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纲要》在《规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幼儿园教育任务的终极目的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音乐教育的基础部分——歌唱教学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在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1]为指导,着重从“歌唱材料选择”和“歌唱活动组织”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传承和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徐明 《学前教育》2007,(1):40-42
随着幼教界对幼儿园课程及其影响的日益重视与关注,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正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并结合北京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努力实践尊重、适合、快乐、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本期“课程”栏目,我们将和读者一起分享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的理念,实施方法和一些优秀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