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学目标1.学习峨眉山上铺路人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精伸;2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课文;3有表情朗读课文。一、检查预习情况理清文章层次师:向学们已经预习了第六课《峨眉道上》。通过预习,你对课文有哪些了解?生:我知道课文写的是作者在登峨眉山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生: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作者的所见,第二至六自然段写作者的所闻,第七、八自然段写作者的所思所感。(教师板书:一、所见二、所闻三、所思所感)师:同学们都预习得很不错,了解了课文大意,理清了文章层次。谁能说说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什么?生:把…  相似文献   

2.
师:老师通过调查,知道大家都喜欢旅游。现在谁愿意给大家介绍自己曾去过的地方?生:爸爸带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登上泰山极顶,真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那次,我们有幸看到了美丽的日出,景象真是太壮观了!生:我去过安徽黄山,听妈妈讲黄山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飞瀑,衡岳之烟云。所以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这样评价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真是见多识广。今天,老师和大家再一起去游览一个更美的地方。(板书:张家界)师: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能把课文读3遍以上的…  相似文献   

3.
【片段】师: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做游戏好吗?生:好!(一阵欢呼)师:看老师做一套动作,看谁学得快。(师开始做动作,双手轻轻拍头、拍肩、叉腰,连续做了三遍,速度比较快)师:谁来一遍?(只有两名学生举手)师:大家都被老师难倒了,是吗(?师请举手的学生表演,结果做得不错。师用小红花奖  相似文献   

4.
一、审美感知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篇美文。(投影《湖心亭看雪》原文)因为是文言文,请大家先跟着我一句一句地朗读。(生跟老师朗读)师:下面我读两遍翻译,你们读两遍原文。师:整体有什么感觉?(众生沉默)师:直接感受,说得不准确也不要紧的。生1:画面很美。师:给你感觉最强烈的视觉冲击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正>一、预习交流,借助关键词梳理情节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一起读———(生齐读课题:方帽子店)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完成了一份预习单。我和课代表一起对预习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下面有请李颜希同学给大家做整班预习情况汇报。生: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课前预习汇报人李颜希。下面由我来汇报第26课《方帽子店》的预习报告。请看大屏幕。(出示)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数量词。那么,什么是数量词呢?其实,这个问题特别简单,虽然我们以前从没有学过它,但同学们早已在生活中运用了它。不信,咱们表演一个小节目,看里面有没有?我这里开了一个小商店,请几名同学来买东西。(师扮演售货员)小朋友,你买什么?生:阿姨您好,我买一袋酱油。生:阿姨,我买两个面包。生:阿姨您好,我买一块橡皮。师:刚才来买货的小朋友真有礼貌,意思也表达得非常清楚。下面我再问大家一遍,刚才这几位同学都买了什么?生:一袋酱油,两个面包,一块橡皮。师:大家注意,…  相似文献   

7.
<正>板块一:读准一首词师:(出示《浣溪沙》)谁来读这首词?大家仔细听,他是否读准了每个字音。师:大家都听入迷了,你来评价一下。生:他读得很正确。师:是的,非常正确,预习工作做得很棒。这里有一个多音字,(圈出“少”)读。(生齐读)读整句。(生齐读整句“谁道人生无再少”)师:这里的“少”作“少年”意思,所以读shào。古诗词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来。  相似文献   

8.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大家预习第十一课,都预习好了吗?  相似文献   

9.
师:现在咱们上课。知道学哪篇课文吗﹖生:齐《圆明园的毁灭》。师:课前同学们读了几遍﹖生:两遍。师:有读三遍的吗﹖生:我。三五个举手师:好,请放下手。有超过他们的吗﹖一生举手回答:四遍你读了四遍,很好。读一遍两遍就不错了,读四遍更不得了。请同学们把右手抬起来,咱们一起写课题好不好﹖边板书边指导。学生书空“圆”,写得潇洒一点;“的”,上齐下不齐;“毁”,注意笔顺;“灭”,上面一横长一点。请大家读一读。生齐读课题师:大家打开书本把课文默读一遍。读书要学会做记号,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有不懂…  相似文献   

10.
一导入新课,扫清阅读障碍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跟老师一起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生:圆明园的毁灭。师:(板书课题)"圆"里面的点要写得长一些,写"园"字要写好里面的竖弯钩。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也搜集了相关资料,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圆明园?生:曾经的圆明园非常宏伟。生:曾经的圆明园里面有无数珍藏。生:圆明园是一个皇家园林。生:圆明园的毁灭让人非常痛心。师:同学们预习得非常充分,了解了不少资料,我相信大家对于文中的字词也一定认识了。(出示)  相似文献   

11.
<正>单元导入,了解俊杰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一起来了解第八单元要学习的内容。这个单元的单元页上,有这么一句诗,一起读——生:(齐读)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师:这是欧阳修写的一首词《浪淘沙》中的两句,有同学能为大家解释一下吗?生:时光如川,时间过得很快,所以留下了很多有名的人。师:时间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一直向前,大浪把沙子都筛了一遍,留下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一、揭示目标,导入新课1.师:(导言)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然而今天的地球却是满目疮痍,地球的出路何在?人类的出路又何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咱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息息相关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生齐读课题)2.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一习,咱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一样。(投影出示生字)生:(先一人读,后全班读)师:同学们生字读得不错,我们再互相提个醒,看看哪个字在字形上需要注意。生:“裹”字是一个衣字里夹一个果字。师:同学们生字预习得非常好,老…  相似文献   

13.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最近执教的三年级作文教学观摩课的一个教学片断为:师:我了解到你们班有两位同学很优秀,一位叫周颖,字写得很棒,其他方面也不错;另一位叫刘正前,能歌善舞,尤其是朗读能力很强。我很想和这两位同学交朋友,但我想先猜一猜,看看谁是周颖,谁是刘正前。不过,先得请大家帮我。你们班谁画画最好?生:于伟和王大明。师:好,请于伟、王大明两位小画家到前面来,请在黑板上画出周颖和刘正前,画不好也没关系。你们分别画哪位呀?于:我画刘正前吧。王:那我就画周颖。师:好的。(两生作画)请其他同学帮帮我…  相似文献   

14.
第一课时一、导入,解题。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口技》。预习的时候,大家读了几遍课文?生:四遍。生:五遍。生:我也读了四遍。师:很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相似文献   

15.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生:可能写春天下雨的情景。 师:课前我们带大家到大自然中去看了春雨,你觉得春雨有趣吗? 生:我认为春雨很有趣,那细细的雨丝,一根一根的,是那么长。 生:我觉得春雨很有趣,那声音沙沙地响,真有意思。 生:我也觉得春雨有趣,下雨后,整个大地像洒了油一样。 师:不错。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生:春雨以后,大地上的一切都变得精神了。 生:春雨以后,小树长出了嫩嫩的叶子,麦子一下子长…  相似文献   

16.
师:丑小鸭在家过得怎样?生1:不好,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生2:那个可恶的公鸡用嘴啄他,他的哥哥姐姐都咬他,他太丑了。师:被公鸡啄也就罢了,可连哥哥姐姐都咬他,你觉得小鸭怎样啊?生3:太可怜了,很疼,他会大声说:求求你,饶了我吧!生4:丑小鸭很孤独,很痛苦!  相似文献   

17.
(一)师 :让我们一起把课题朗读一遍。生 :齐读。师 :通过预习 ,结合自己的理解 ,同学们能说说课题的意思吗?生1 :晏子出使到楚国去。生2 :我认为这位同学讲得很正确 ,但如果把“出使”的意思解释出来 ,就更容易理解。晏子接受外交使命到楚国去。生3 :他们两个都说得没错 ,我觉得要是把晏子的身份讲出来就更好了。齐国大将晏子接受外交使命到楚国去。生4 :“晏子使楚”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 ,也就是说晏子到楚国去访问。师 :同学们主动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很好。老师很高兴 ,说明大家预习得很成功。不过 ,你们想想 ,这…  相似文献   

18.
<正>一、观察表情猜心情师: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表情猜猜猜”。相信大家都有在网上聊天的经历,当你的朋友给你发来表情包时,你都能知道这些表情包是什么意思吗?试试看!(出示表情1)师:这个表情是什么意思?生:高兴。(出示表情2)生:伤心。师:继续看,难度越来越大了。(出示表情3)生:大笑。师:啊?你大笑是这样子的吗?(肢体语言)生:应该是生气。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买过东西没有?会买吗?买东西可有学问了,谁来说说买东西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生说,师板书:说清楚,会挑选,会讲价,会付款)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可说着容易做着难,如果让你们帮助课本中一个叫张小雨的小朋友买文具,这个任务能完成吗?生:能!师:现在我们就把课堂当成一个超市,我做售货员,这是我们的文具专柜,比一比谁最会买文具。师:我是售货员小王,欢迎大家到我的文具店来。(师摆铅笔、橡皮、笔记本、水彩笔……)快来买吧,我店里的东西物美价廉。谁是第一个顾客?生:阿姨好!师:小朋友真有礼貌,你…  相似文献   

20.
课上讲解这样一道题:毛毛用一根1米长的铁丝围了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的一边是1/4米,另一边是3/8米。第三条边长是多少米?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一生板书:1-1/4-3/8=3/8(米),答:第三条边长是3/8米,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师:同意吗?生:我认为应该补上3/8=3/8这一比较的过程,说明有两条边相等。师: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