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意义]厘清网络环境下科研人员信息茧房的成因要素,预防学术信息茧房的产生,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数据编码以及模型构建,对在网络环境下形成科研人员信息茧房的影响因素展开质性研究。[结果/结论]影响因素不仅包括科研人员和信息本身,也包括社会环境和信息情景等方面的因素,提出优化科研管理与服务、推动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以及提高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益成  张梅 《现代情报》2023,(11):158-167
[目的/意义]为避免个体落入信息茧房窠臼,对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关联路径进行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整体性的“破茧”策略。[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意见确定影响信息茧房的16项因素及其直接影响关系,构建解释结构模型,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和关联路径,借助交叉影响矩阵相乘分类法进一步分析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同时验证解释结构模型的科学性。[结果/结论]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模型包括6个层级,可划分为直接层、中间层和根源层3个层次。MICMAC分析得出影响用户信息茧房的自治簇、依赖簇和独立簇因素。两者在影响性质上具有统一性,表明构建的解释结构模型科学合理,据此从信息素养、意见领袖、社群影响、选择性心理和个性化信息需求5个方面提出突破信息茧房效应束缚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为探究网络视频用户不同层次信息茧间的演化规律,找出演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预防网络视频用户信息茧房问题的产生和扩散,保持网络视频用户信息生态的和谐稳定。[方法/过程]基于经典传染病SEIR模型构建了网络视频用户信息茧房动态演化模型,就各状态间的转移率变化对系统免疫过程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结论]降低系统中易感者感染率或轻症者重症率可以缩减患者密度,干预措施的适时介入能使得系统内视频用户信息茧房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此外,控制信息茧房问题蔓延的根本在于提高个体自身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推荐算法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网民群体中更容易形成信息茧房现象,并由此导致群体极化、网络巴尔干化的发生,增大了舆情危机发生的风险。在网络舆情研究中考虑信息茧房现象对舆情的治理尤为重要。[方法/过程]论文以经典传染病模型为基础,结合信息茧房理论与意见动力学,建立舆情传播的动态演化模型,并使用BA无标度网络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结论]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用户初始意见分布、意见融合阈值对各群体密度的影响,以及后续刺激、舆情波动等因素对舆情演化的影响,为网络舆情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并为政府更好地管控网络舆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海 《情报杂志》2021,(3):168-174
[目的/意义]为了厘清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预防群体极化的社会现象的出现,从信息的视角,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深度访谈的形式,获得原始访谈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处理,结合信息生态理论,得到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机制的研究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信息人因素、信息因素、信息技术因素和信息环境因素是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从预防信息茧房形成的视角,提出了提高网络用户信息素养、优化信息技术和改善信息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分析信息茧房的特征表现与前因后果,为信息茧房的理论化奠定坚实基础。[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发现信息茧房的存在性仍有争议,概念尚未明晰。文章对信息茧房展开深入分析,使用深度访谈收集研究数据,采用扎根理论分析访谈数据,根据编码结果确定信息茧房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验证信息茧房的存在性,提取信息茧房的主要特征;总结归纳个体特征、个性化推荐以及环境特征等信息茧房的影响因素;讨论信息茧房在个人层面和群体层面产生的影响。[局限]通过定性分析得到的理论发现有待后续的实证研究进行检验,如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信息茧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信息疫情传播的实质是真假信息竞争性传播的过程,厘清信息疫情中真假信息竞争性传播机理,对信息疫情管控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流行病模型结合用户创作行为特性构建了FT-SIR模型,求解所构建动力学模型的平衡点并进行稳定性分析,利用NetLogo模拟真假信息竞争性传播过程,同时针对微博的典型案例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实验表明,在用户创作行为的作用下,单一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并催生真假信息的竞争性传播;“信息茧房”效应及意见领袖的存在使得用户具有不同的角色特质,进而对真假信息的竞争性传播产生显著影响。为政府采取措施降低信息疫情的危害提供了具体的管控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社交网络虚假信息反转现象频繁发生,研究其反转规律与特点,可以有效避免社交网络虚假信息演化失控造成的社会失序。[方法/过程]将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和观点动力学模型相结合,构建了考虑竞争传播的SIR-HK社交网络虚假信息反转模型,并爬取“高考答题卡疑被掉包”实证数据验证模型有效性,进而通过数值仿真揭示社交网络虚假信息反转规律。[结果/结论]虚假信息出现将扩大感染者的规模、延长信息传播弛豫时间,并导致感染者所传播观点反转;真相信息出现时间会影响参与信息传播的感染者数量与观点反转过程;较低可信度的信息将影响主体对后续信息的信任。  相似文献   

9.
唐雪梅  赖胜强 《情报杂志》2023,(11):135-141
[研究目的]人们越来越多通过社会化媒体来获取健康信息,但网络健康谣言容易被用户大量转发,网络健康谣言治理需要深入分析受众谣言转发行为机制。[研究方法]该文以S-O-R模式为框架,构建了影响受众转发谣言意愿的模型,并采用实验法予以证明。[研究结论]结果发现恐惧型健康谣言较之期望型健康谣言具有更高传播意愿,焦虑是影响健康谣言转发的中介变量,此外信息涉入度和网络健康素养分别对焦虑感和谣言转发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网络健康社区已经成为人们交流健康信息的重要场所,探究用户健康信息交流行为认知动因有利于提高健康信息交流质量、增强网络健康社区的用户粘性、促进网络健康社区的持续发展。[方法/过程]基于健康信念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整合电子健康素养、健康数学运算能力构建网络健康社区用户健康信息交流认知动因的研究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使用SPSS 22.0、Amos 24.0和fsQCA 3.0对研究模型检验。[结果/结论]SEM分析结果显示,行动线索、感知收益、行为态度、健康焦虑、健康数学运算能力、电子健康素养对健康信息交流有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态度与健康焦虑两情感变量分别在感知易感性与健康信息交流行为、感知严重性与健康信息交流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感知障碍对健康信息交流行为无显著影响。fsQCA分析分别发现4种触发用户产生/不产生信息交流行为的前因构型。行为态度是触发用户产生健康信息交流行为组合路径的共有因素,其与电子健康素养、感知易感性、感知严重性等共同导致用户的健康信息交流;感知障碍是用户不产生健康信息交流行为组合路径的共有因素。既探讨用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算法推荐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满足网络用户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茧房”的产生。[方法/过程]在归纳技术创新论、利益驱动论与情感认同论3种生成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信息平台与用户双边演化博弈模型,并模拟仿真关键因素影响双方主体策略演化的路径。[结果/结论]算法推荐技术是算法时代“信息茧房”产生的根源。算法技术的日益成熟,信息平台使用算法推荐成本与用户接受算法推荐的损失成本不断下降,使得信息平台和用户对待算法推荐的策略选择由最初{放弃,抵触}演化为{使用,接受},最终导致“信息茧房”长期存在。据此提出优化算法推荐机制、健全平台算法监管体系、培育公民算法侵权防范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在线社交用户的信息行为对网络舆论生态环境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过程]借鉴"用户画像"的思想,提出了在线社交用户舆情画像的概念,围绕人类动力学研究视角构建了在线社交用户的舆情画像模型,最后从舆情信息传播的时间间隔分布、活跃度分布、时间间隔重标度、交互热度、阵发性和记忆性等方面对在线社交用户信息传播行为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线社交用户"舆情画像"可全面揭示其网络信息行为特征,实现对用户基本信息与舆情传播信息的有效收集、有效识别与定量分析,从而为网络舆情生态环境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从政府、平台和用户3个主体视角展开调研,分析在线健康平台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现状,探讨在线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效果的提升策略。[方法/过程]首先收集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政策,了解政策内容和治理要点;其次选取若干在线健康平台,调查在线健康平台信息质量治理的措施;第三对在线健康平台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从用户角度了解在线健康平台信息质量治理的效果;最后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在线健康平台信息质量治理模式,识别当前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结果/结论]当前健康信息质量的治理效果与政策要求、用户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当前以政府主导、在线健康平台实施为主、用户参与为辅的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模式存在政府与平台关系松散、用户参与作用弱和社会力量参与少等问题,需要优化现有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模式,提升用户参与在线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的能动性,从本源上提升在线健康平台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老年在线社区用户健康信息需求挖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意义]研究老年在线社区用户的健康信息需求,为利用互联网开展精准的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提供依据,优化在线社区服务,吸引和鼓励更多老年人使用网络分享和获取健康信息。[方法/过程]本文采取网络文本挖掘的方法,选取老年论坛"老年人之家"中5 296条用户发布的健康相关文本作为语料库,利用TextRank和TF-IDF两种关键词抽取算法对每条文本抽取关键词,构造关键词共现网络,进行社会网络分析,识别重要关键词和主题,研究老年在线社区用户的健康信息需求。[结果/结论]老年在线社区用户信息需求主要可划分为中医养生原理与方法、生活方式调整与改变、疾病防治与应对老化、食品营养价值与功效4个类型,且不同需求类型间存在复杂的交错关系;用户表露的健康信息需求停留在生理健康层面,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是潜在的信息需求。通过网络文本挖掘的方法能有效利用用户生成的文本数据,展现用户健康信息需求并发现其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徐翔 《情报杂志》2023,(1):113-123
[研究目的]分析在公共、多样、广泛的微博信息生产和舆论信息传播中,平台信息在充分流通中产生的封闭,发生朝向特定方向的重复和窄化。[研究方法]挖掘和统计检验探讨微博平台中的信息内容收敛现象和特征。[研究结论]由热度相同或相近的帖子组成的信息单元随着传播热度越来越强,会表现出本层内的信息相似度的增强(层内趋同性);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和全局内容的平均相似度的增强(全局趋同性),和本周期内最热舆论内容的平均相似度的增强(顶部趋同性);信息单元的热度“质心”和该信息单元的三种趋同程度分别都成正比,并且线性回归具有很高拟合度。这三种趋同化的收敛方向具有高度的同步性和一致性,三者的克朗巴赫α系数达0.946左右,而不是相互独立或冲突的关系。社交媒体舆论信息的内容收敛,关切到从公共领域的充分信息流动走向公共信息茧房与自我窄化,关切到从信息开放和可达性转向封闭和自我异化。  相似文献   

16.
网络健康信息精准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为了满足网络用户日益增长的健康信息需求,本文旨在对网络健康信息精准服务模式进行研究,为我国健康信息服务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现有的网络健康信息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健康信息资源和用户需求两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网络健康信息精准服务模式,并提出了精准信息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信息推送服务、个性化互动式服务。[结果/结论]网络健康精准信息服务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通过探索网络用户情感茧房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关联路径,构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为破解情感茧房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原始访谈资料,遵循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步骤,对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构建网络用户情感茧房形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情绪感染和用户感知对情感茧房形成有直接影响;用户特征、用户行为、网络环境与人际影响通过情绪感染和用户感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用户情感茧房的形成;用户能力可以调节情绪感染对情感茧房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侯筱蓉  付扬  陈娟 《现代情报》2016,36(10):89-93
[目的/意义]探索微信用户对于微信平台上传播的健康信息的辨别能力,以及此类信息对其产生的效用。[方法/过程]问卷调查法及描述性统计方法,在权威平台上抽取真实/虚假健康信息,并结合“获得信息→判断真假→产生行为”的问题设计模式构成问卷,进行纸质和网络调查。[结果/结论]接受调查的大多数微信用户缺乏准确识别健康信息真伪的能力,公民健康素养的提高任重而道远;微信是健康信息传播的有效平台,但也为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且用户并未认识到其信息辨别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即使对虚假的健康信息产生了错误的判断,大多数用户的“活跃性”也会导致这类信息仍然被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9.
翟姗姗  胡畔  吴璇  孙雪莹 《情报科学》2021,39(10):118-125
【目的/意义】从新媒体社交平台中用户行为角度分析造成“信息茧房”的影响因素,探究突破特定内容领 域“信息茧房”困境、提升信息传播力的策略。【方法/过程】本文构建了新媒体社交平台中“信息茧房”现象影响因素 模型,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定量化检验新媒体社交平台中“信息茧房”现象产生的多重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 提出突破茧房提高非遗短视频传播力的策略。【结果/结论】选择性接触行为、信息偶遇和主观规范直接正向影响 “信息茧房”感知和“信息茧房”突破意愿;使用时间、使用频率、单次使用时长和关注人数间接正向影响“信息茧房” 感知和“信息茧房”突破意愿。【创新/局限】本文借助于抖音APP为实证平台,融合新媒体社交平台结构属性与资源 内容属性双重特征,针对特定内容领域的信息茧房现象探索影响因素的形成动力与信息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针对突发事件中多种网络舆情信息交互传播的现象,构建双网络舆情信息交互传播SE2I2R2模型并仿真分析其传播演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及时高效开展多网络舆情的引导干预工作提供有益指导。[研究方法]在传染病SEI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量化舆情信息的吸引力和相关性因素,构建复杂网络上的双网络舆情信息交互传播SE2I2R2模型,并在真实社交网络Facebook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分析,揭示双网络舆情交互传播的演化规律。[研究结论]仿真结果表明,当舆情信息相互冲突(强负相关)时,有优先权的舆情信息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当舆情信息呈正相关时,舆情传播个体之间持续发生着状态转移,舆情传播演化至稳态的时间(弛豫时间)显著延长,且人群接纳程度显著提升;当舆情信息吸引力差距较大时,强势舆情信息对弱势舆情信息的传播产生较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