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全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是世界各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分析比较全球城市创新评价指数可深化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与演化逻辑的认识,以及量化刻度全球城市创新发展格局。以8套知名全球城市创新评价指数为对象,重点分析其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等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动态跟踪北京与纽约、波士顿、伦敦、东京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排名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全球城市创新格局较为稳定,北京在科学论文和创业生态等指标上的得分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人才和大学等指标仍是其得分短板,需要进一步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打造高效率开放创新生态。  相似文献   

2.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是现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支撑创新驱动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当前针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二元特质,以及围绕新时期中国特色科技自立自强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维度探讨依然存在一定拓展空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论基石。而熊彼特主义、阿罗—罗默为代表的新发展路线和国家竞争优势等传统创新发展理论,以及中国本土的创新理论研究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论支撑及内在逻辑还需进一步阐释。从实践维度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多个维度并行开展、交互作用和协同推进。总体而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全球学术高地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本身也要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即以科技创新国内循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国际循环构建高水平开放创新格局。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链条完善、产业链互补性强、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开放创新优势显著,但仍然面临基础研究能力有待提升、内外创新资源循环不畅、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发展未实现有效协同等问题,因此,提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系统。基于创新资源流动和配置视角,该系统包括创新主体与创新组织、创新资源与创新环境、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其中科技创新资源为基础和前提,创新链为核心。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轴的国内循环系统建设要着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科技产业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国际循环系统建设要发挥港澳的国际化优势,推动国际合作向创新链源头延伸。同时,要通过完善创新资源自由流动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机制、人才流动机制等,推动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力量的核心引擎,而科技人力资源是构建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关键要素。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明确提出我国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一重要论述凸显了我国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期科技人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5.
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正向交互促进的变迁历史,证明长期系统的科技立法变革能引领、建构、保障和跟进科技创新范式的进化并形成生态系统性创新范式。我国因促进科技创新范式进化的立法史短而法律量少且有空白,所建构的科技创新主体缺乏多元共生性、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动力不足、创新环境开放协调度不高,迫切需要尽快推动科技立法的变革,加大科技立法资源投入,通过法律促进创新主体的多样共生化和科技创新的市场化,明确政府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具体职能并提升科技创新环境的开放协同度,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范式向生态系统性创新范式的进化,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创新国际化的定义与特征进行研究性界定,以江苏为例,阐释全球科技创新新趋势新变化对创新国际化的主要影响,通过对标剖析江苏薄弱环节和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研究深入推进创新国际化的路径举措,提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以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为支撑、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以机制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等建议,更积极应对国际格局变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更精准汇聚全球创新力量和要素,为我国在复杂严峻国际形势中迈出更加坚实开放创新步伐、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率先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强政府间科技合作,不断深化对外科技交流,从全球创新治理的“参与者”角色逐步向“引领者”角色转变。随着我国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对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仍然存在资源散、协调难等问题,有些开放创新举措尚未落地落实,不利于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原因既包括全球形势变化带来的外部环境问题,又包括内部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部分是长期存在、难以突破的深层次问题,部分则是因为政策过于宏观、加之落实不到位、创新主体不敢干,出现的举措落地难、见效慢等表象问题。解决这些痼疾沉疴,要紧密围绕“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的思路,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落实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政策,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持之以恒推进对外开放的战略政策,加快优化吸引海外人才的制度体系,提升全球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支持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全球化发展,发挥企业畅通“双循环”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8.
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有助于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文章基于调研访谈和政策分析,剖析了我国在科研人员出国(境)、科学数据跨境流动、科研物资出入境、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国际科技组织来华、外国人才服务保障6个方面的堵点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存在科技创新体系开放不足、配套政策存在空白等问题,导致创新资源跨境流动不畅,影响全球创新资源的有效集聚。这些问题的根源既在于政策和制度本身的系统性不足,也与政策出台后落地不实、知晓度不够、手续繁琐等有关。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强化部门协同、优化政策规定、简化程序和手续、细化操作指导等方面入手,打通人员、数据、物资、资金等跨境流动堵点,以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
以建构生态系统性科技创新范式为目标反思国内科技立法历史与现状,为我国变革科技立法以促进科技创新范式的进化提供启示。回溯科技创新范式与科技立法的历史变迁可知,与生态系统性创新范式相适应的科技立法具备创造并维护创新主体多样共生性、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性和创新环境开放协同性3个新功能;进一步分析创新型国家,尤其是美国变革科技立法促进科技创新范式进化的历程,总结得出其以长期系统化的科技立法为根本保证、尽量创造并维护创新主体多样共生性、以市场为主导并以政府为补充提供科技创新动力和全方位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环境等经验。我国因促进科技创新范式进化的立法史短而法律量少且有空白,所建构的科技创新主体缺乏多元共生性、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动力不足、创新环境开放协调度不高,迫切需要尽快推动科技立法的变革,建构生态系统性创新范式并使其稳定良性地运行。为此,提出加大科技立法资源投入,通过法律促进创新主体多样共生化和科技创新的市场化,明确政府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具体职能并提升科技创新环境的开放协同度,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范式向生态系统性创新范式进化,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制度基础。此外,提出为解决“怎样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政府补...  相似文献   

10.
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辩证统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两者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战略载体,对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意义重大。从系统论看,国内、国际创新活动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开放性、动态平衡性、1+1>2非加和性等特征。“科学-技术-市场”理论框架中,三个子系统互相衔接、有效联动、协同作用是实现自立与开放协同的基础。“内循环”与“外循环”协同和“自立”与“开放”协同具有内在逻辑的统一性。“双循环”格局下促进自立与开放协同的路径包括:一是合作模式多元化:加强基础研究的国际合作,推动“外循环”下大小循环相结合的多元开放模式。二是内部协作高效化:弥合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断裂”,提升“内循环”下的科技自立自强。三是内外循环协同化:以内促外,以外提内,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双轮驱动。  相似文献   

11.
开源已成为全球科技进步至关重要的创新渠道。开源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中国作为全球软件价值链和高新技术产业链必不可少的一环,需要更完善的开源创新生态。文章在系统梳理欧美先发国家开源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开源生态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促进我国开源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新时期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和战略保障.基于对主要发达国家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发展演变过程的梳理和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面临新形势的解构,从规律、需求、趋势和韧性、张力、活力、弹性五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构建的...  相似文献   

13.
胡鞍钢  任皓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2):1341-134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与战略规划,开启了我国全面建设世界强国的新时代。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发展道路选择无疑成为我国当前科技工作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中之重。文章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大背景出发,通过回顾我国科技发展历程与战略路径选择,从人才、科技、经济、产业相结合的多重视角,前瞻性地讨论了2050年中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政策与路径选择,提出了中国特色制度优势是实现2050年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最大保障。  相似文献   

14.
张文忠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2):1745-1756
科技创新中心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集聚、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支撑,以及创新组织和企业的合作与相互促进。中国在面向未来发展征程中,建设不同层级的科技创新中心网络体系,形成能够对接全球创新网络体系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全国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区域科技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及促进地方特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地方科技创新中心。围绕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需要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统筹规划和建设各种科技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平台,以企业为创新活动主体,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现阶段我国重要发展目标之一,中国已崛起为世界科技大国,但要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还需要在体制和政策方面进行进一步改革。我国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时应具有创新生态系统观,需要从高科技产业需求、供给能力和制度设计三个维度出发看科技强国的形成与发展。最后提出,我国只有进行一轮深刻的体制创新,通过加强从下至上的科学决策体系、提升基础研究投入比例、破除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行政化和同质化、加大开放程度、重塑科技与经济的关系、增强科学文化建设以及让企业成为真正的科技创新主体,才能更快地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生产网络日益成为产业创新系统形成的宏观背景。本文针对我国创新体系存在的缺乏国际维度、企业未真正成为创新体系的主体及创新体系各主体的互动作用未发挥这三个缺陷,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下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的形成机制和构建,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构建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实现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科技宏观治理、攻关应急体制机制、科研人员全职业生涯、科研活动全链条、企业全生命周期、创新主体、区域创新和科技创新全生态等方面,系统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改革近10年实践探索与效果;分析了主要创新型国家在科技改革中呈现出的战略统筹加强、政府干预增强、重视颠覆性创新和未来技术、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注重开放科学与科技安全平衡等新动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面向未来的科技改革走向,提出了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改革思路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全球生产网络日益成为产业创新系统形成的宏观背景.本文针对我国创新体系存在的缺乏国际维度、企业未真正成为创新体系的主体及创新体系各主体的互动作用未发挥这三个缺陷,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下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的形成机制和构建,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构建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实现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世界科技强国是具有科技创造力、科技支撑力、科技影响力的综合体,这三种能力的形成有赖于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而双轮驱动的动能来自于国家创新系统。为落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本研究构建了"顶层战略维—核心能力维—基础支撑维"的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行动框架。基于这一行动框架,当前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现实困境在于创新"双轮驱动"不足,其根源在于国家创新系统整体效能不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实现世界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行动路径:秉承中国特色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理念,创新主体清晰定位、有效协同,创新资源高效整合,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在现代交通科技、信息网络技术的驱动下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国在国家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抓住机遇,经济规模上升为全球第二,国家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发展中大国。当前,开放与合作成为国际交流的主旋律,创新成为驱动世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以科技创新和国际科技合作为引领构建面向全球的协同创新网络已成为我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