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系统的特性,运用自组织理论剖析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并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关联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用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指标建立起灰色系统,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相关指标的数据,从创新的投入与产出角度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及其内部5个子产业的创新产出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并基于实证结果定性分析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关键因素,从而提出有关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5-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区域比较。机理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在于:高技术产业聚集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产生和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和经费投入、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制度创新等条件下,高技术产业聚集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分区域比较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培育高技术产业集群,发挥人才、资金的推动作用和利用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于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FDI和R&D投入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采集了高技术产业五个子行业2000—2009年面板数据,以C-D函数理论模型为基础,构造技术创新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D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R&D人力资本投入和FDI对高技术产业各行业间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产业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发展产业,科学地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做出综合评价,对于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由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2个一级指标以及下属各项相应的二级三级指标构成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及计算公式,并依此对全国30个区域2006年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得出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成为全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与学术研究的热门。为了探究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本文根据经典物理力学理论,构建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三维动态模型,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主导逻辑思维出发,以能力广度、能力深度、能力的生命周期三个角度,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模型进行维度分析。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过程在空间内形成类似于S型的曲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复合系统协同理论,构建了高技术产业高端化与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系统协同度模型,运用2000—2012年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高端化与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进行了实证测量。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推动高技术产业高端化要积极实施高技术产品创新战略、完善技术创新整合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尹伟华 《情报杂志》2012,31(5):94-98,127
根据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分解为技术研发过程和技术转化过程,通过构建固定规模报酬的网络SBM模型对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和两个子过程效率都较低,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技术转化过程并不是导致技术创新活动相对低下的主要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表现为两过程效率的双重低效或一高一低;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明显的"阶梯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9.
尝试构建包括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获取和改造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支撑能力4个一级指标,下设1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衡量辽宁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经过因子分析发现,辽宁省高技术产业存在人才队伍建设落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原始创新不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高技术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可通过优化政策导向促进基础研究、完善高技术产业人才发展机制、制定"辽宁创造"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优化高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完善鼓励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等措施解决。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静态效率和动态生产率的双重视角,本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GMM)和中介效应模型等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从全国总体来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绿色技术进步是高技术产业集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主要驱动力;进一步的机理检验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会通过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和提高绿色生产效率,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进而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绩效提升;无论是基于静态效率视角还是基于动态生产率视角,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此外,上述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本文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有机结合,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