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改革趋势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征程的双重背景下,2022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与广泛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2022北京冬奥会的历史定位、条件保障和关键风险进行学理探析,认为成功申办冬奥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符合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实际,契合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动向;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指引、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北京双奥之城的丰厚积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等构成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基石;2022北京冬奥会举办各方需要冷静研判、整合力量、积极化解全球新冠疫情冲击与少数国家团体抵制冬奥会的关键风险。  相似文献   

2.
2022年2月,北京将在万里长城脚下用纯洁的冰雪邀约全世界朋友共赴冬奥盛会。为纪念本届冬奥会,中国邮政除陆续发行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上运动》等7套冬奥题材邮票外,还将在2022年2月4日冬奥会开幕之际同步发行《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邮票1套2枚。围绕着这套邮票的发行,也将推出一系列精彩的邮品用以留住冬奥的记忆,在此我们就先来一睹为快。  相似文献   

3.
侯琨 《中国收藏》2020,(5):148-149
冬奥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中国首次举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正式签署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币发行协议,从今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将1964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纪念币及邮封。这是冬奥史上首枚纪念帀,面值为50先令。  相似文献   

4.
人工造雪是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滑雪项目比赛成功举办的前提条件.从人工造雪技术的机理出发,对人工造雪的气象条件、技术现状及普遍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结合冬奥会不同举办城市的经验,分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人工造雪工作的前景和风险.提出人工造雪系统的效率、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当季囤雪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人工造雪工作应重点关注的三大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5.
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于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举办冬奥会,也使北京成为第一个举办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和亚运会的城市。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开启全球冬季运动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每一届奥运会的场馆总能给人们留下特别的印象,同时也成为举办城市重要的奥运遗产。《北京2022年冬奥会——竞赛场馆》邮票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系列邮票选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场馆建筑之美,向世界展示北京冬奥会的风采。《北京2022年冬奥会——竞赛场馆》特种邮票1套4枚,小型张1枚。  相似文献   

7.
声音     
《新体育》2020,(1):12-12
以我们目前对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的了解,我们深信,北京2022年奥运会正准备取得冬奥会历史上又一次非凡成功。2008年,北京已经成功举办了夏季奥运会,奥运的基因现已存在于这个城市的血液里,中国人的能力和意志让我对未来的冬奥会充满信心。--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在北京参观期间如是说。  相似文献   

8.
2022北京冬奥会,正值中国社会再次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改革方案推行的重要开端,是冬奥历史上第一次由超大规模城市举办的奥运会,其开创性、独特性必将引领冬奥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此次访谈对话涉及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现实处境、申办成功的关键因素、北京冬奥会举办的必要性、北京冬奥会与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关系,并就北京冬奥会的生态环境、区域协调、场馆规划、外媒评价等诸多的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面临复杂的社会历史情境。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西方国家媒体对2014年索契、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报道潜运了二元叙事结构以及“意识形态偏见”“国家利益竞争”“人道主义”等报道框架,干预了2届冬奥会的认知图景和全球想象。据此提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球传播的5项基本原则:减轻政治负载;管理认知预期;传播主体多元化;在对话中寻求共识;善用新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成功取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这必将引起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冬奥会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冬奥会中注重环保将促进举办城市地理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建设以及社会、经济、环境价值的平衡。与此同时,结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环保形势进行研究,由环保教育、环保发展、环保监测、环保评估、环保防治、环保保障六大方面构建北京冬奥会环境保护体系,得出了北京冬奥会环境保护的实施路径:把握环保原则,创新体制机制;落实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利用环境管理工具,做好环境评估监测;注重公众环境教育制度,创造良好环保氛围。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影响2022年冬奥会成功举办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在广泛关注各大媒体对北京冬奥会的报道和评述、全程观看北京冬奥会直播,以及认真研读《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文件基础上,结合我国十八大以来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理论、实践与历史逻辑论的角度论证了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彰显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实践与历史逻辑。研究结果:(1)“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是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理论逻辑;(2)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是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实践逻辑;(3)党的百年历史经验是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科学》2018,(2):56-62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过程中,中国承诺将奥运遗产放在同冬奥会举办同样重要的位置。奥运遗产不仅包括有形遗产,也包括无形遗产。北京作为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同时又将迎来冬季奥运会的城市,需要重新审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留下的奥运遗产,并具有前瞻性地设计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奥运遗产,使之产生更为持久的文化影响力。本文将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为例,从国际合作关系的建立、纪录理念的创新、组织运营模式的探索、国际传播渠道的开拓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对中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整理和继承这些文化遗产,将会使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工作更具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索契牵动世人的目光,中国健儿将和全世界冰雪运动员一起,在这里共享光荣、梦想和激情。继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之后,北京和张家口联手申办2022年冬奥会,在与奥林匹克同行的旅程中,中国再一次展现了坚定的热睛。  相似文献   

15.
2022年我国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第24届冬奥会,要实现冬奥会的全面参赛,逐步完善梯队建设、着重培养新鲜血液以及做好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则是急需面对的首要工作.对我国冬季项目人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体教结合,与国际、社会团体的合作共建,跨项、跨界选材与培养,适当改变国内比赛少年组赛制等后备人才的培养措施,旨在以2022冬奥会为良好契机,促进我国冰雪体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唯一如期举办的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北京2022年冬奥会圆满落幕。迎客松和惜别柳的交替、立春和雨水的转合、雪花和中国结的变换,还有期待和依恋的传递……无数令人难忘的场景,连同运动员们通过自己的卓越表演创造的精彩画面和非凡业绩,注定将使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和世界冬季运动历史上一个里程碑。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冬奥会从此可以分为北京2022之前和北京2022之后。  相似文献   

17.
龙玉纯  朝阳  药老  Eric 《新体育》2021,(3):104-107
距离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已不到一年,世界期待着北京举办一场无与伦比的冰雪盛会。冬奥会促进我们参与冰雪运动,也唤醒了我们对于冰雪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已近一周年。然而从申办之初至今,仍有一些社会公众和媒体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意义,存在一些模糊乃至偏颇的认识。厘清这些价值层面上的疑问,是使冬奥会筹办工作赢得广泛社会支持和公众参与的前提。依据文献和自身经历,作者选取了5个代表性较强的常见问题为视角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申办冬奥会,是经济发展水平和成果的体现;第二,北京和张家口具有的人口效益规模,使冬奥会将更有利于环保、交通、旅游、健康等民生领域的改善,能有效促进体育的冬夏季平衡,使老百姓冬天不再被动消极地"猫冬";第三,我国严肃对待冬奥会的申办符合国际发展趋势,也是对自己的承诺和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负责任的体现;第四,冬奥会筹办投入大部分用于城市的建筑、交通、环保等基础建设,举办冬奥会的盈利是可观的,而且有长久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第五,北京2022年冬奥会一方面促进2008年奥运会遗产的利用,另一方面能促进"双奥运"品牌遗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数读     
《新体育》2022,(3)
17在北京冬奥会上,刷新了2项世界纪录和17项冬奥会纪录。12从2002盐湖城冬奥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先后产生了11位冬奧会冠军,获得12块金牌。16挪威在北京冬奥会的金牌数达到16枚,创造了单个代表团在一届冬奥会中获得金牌数的新纪录。此前的最高纪录为14枚。  相似文献   

20.
中国邮政于2022年2月4日发行《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纪念邮票1套2枚,邮票在开幕式后第一时间发行,记录这一盛会实况。 一、“国家名片”全程铭记北京冬奥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张家口市举行。这是中国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5年南京青奥会后,第三次举办的奥运赛事。北京也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