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利用阿尔山五里泉空气负氧离子自动测报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和阿尔山气象站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负氧离子浓度的季节差异和日变化规律,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通过T检验的预报因子,建立了负氧离子浓度逐小时和逐日预报方程,并检验预报效果,结果表明,春夏秋季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夜间高,白天低的特征,最低值出现在午后14∶00;负氧离子浓度在春夏秋季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在冬季相关性较差。通过建立4个季节负氧离子浓度逐小时和逐日预测模型,实现了负氧离子预报的定量化,经检验预报方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根据覆盖玉溪市的12个大气负氧离子自动站监测的近5年数据,确定了负氧离子等级标准,同时和气象要素的相关统计,建立了大气负氧离子预报方程,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的检验,结果表明影响玉溪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变化的气象因子主要是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选择红塔区两湖大瀑布的春、夏、秋、冬及禄冲风景区晴、雨、高温、降温天气情况下的预报结果与实际监测值作对比分析可看出:负氧离子等级预报具有较大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3.
某燃煤电厂执行超低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最终烟气中NOx、SO2及粉尘浓度分别为20 mg/Nm3、10 mg/Nm3及1 mg/Nm3。文章简述了该工程中脱硝、脱硫及除尘设备的技术路线及基本参数,可为其他火电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成秋云  陈骏  李明  赵增超  刘湘祁 《科技风》2024,(8):55-57+91
文中探究了关于N-TOPCon电池应用于选择性发射极(SE)技术中的硼扩散和氧化退火工艺。通过设定实验变量,包括无氧推进过程及其所处的硼扩散和氧化退火工艺阶段,进行了方阻、ECV和钝化方面测试验证。在氧化退火工艺中,低温氧气注入(860℃)能够改善整个非SE区域方阻的均匀性,延长升温无氧推进过程会降低方阻的均匀度;利用氧化硅和硅对于硼原子的不同扩散系数,低温氧气注入可以有效抑制硼原子的剧烈扩散,改善方阻均匀度。实验通过低温氧气注入,片内方阻的标准方差由32.5%改善至2.5%,增加了方阻均匀度。硼扩散工艺在BCl3源沉积后的推进程度决定了氧化退火工艺后的非SE区域的方阻和表面浓度。实验通过调节硼扩散的推进程度使得表面浓度由1.2E19atom/cm3降低至5E18atom/cm3,表面暗电流饱和密度由47fA/cm2降低至37fA/cm2,I-Voc提升了8mV。有效降低了饱和暗电流以及提升了开路电压。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碳汇功能区,但其碳汇强度及潜力的估算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利于区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基于涡度相关技术观测的原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40个站点年数据,结合2000年~2018年的年均气温、年均降水和年最大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m)等因子,构建增强回归树模型以研究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及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增强回归树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原生高寒草地碳汇强度的时空变异(R2=0.61),碳汇强度的观测值与模拟值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33.78 g C/m2和26.63 g C/m2。年均气温和NDVIm是高寒草地碳汇强度时空变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二者的相对贡献分别为48.6%和39.0%。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每年的碳汇潜力平均为44.82±22.57 g C/m2(平均值±标准差),高值区集中在海北州的中部及黄南州、果洛州和玉树州的东南部,低值区分布在海西州、海南州和海东市。青海省陆地生态系...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土地生产力区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侵蚀是黄土高原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该文在CIS支持下,利用基于侵蚀条件下的土地生产力模型研究了黄 土丘陵沟壑区一副区、二副区和北部风沙区的3个典型小流域的土地生产力状况,并针对3个小流域所在区域的位置、地形、地貌特征、气候和土壤特性以及土地利用的特性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性和共性进行了讨论,并从区域的角度分析了3个研究区域土地生产力的特点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黄土高原内部不同区域土地生产力的差异性非常明显,表现为风沙区1634.59kg/hm2>黄土丘陵沟壑区一副区(14411.89kg/hm2)>黄土丘陵沟壑区二副区(1006.77kg/hm2)。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19482007年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100 hPa、200hPa、500hPa高度场、温度场和风场资料,依据大气环流观测事实及天气学原理,客观描述各层次大气环流的气候纬向平均状况,探究了高空纬向环流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北半球高空各层次的西风环流具有空间整体性和时间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2008年~2010年醴陵市除夕夜、春节期和春节前后烟花爆竹燃放的环境污染状况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醴陵市2008年~2010年大年三十18:00至大年初一6:00烟花爆竹集中燃放过程中,PM10、SO2、NO2浓度大幅度增加。在研究时段内,居民室内噪声监测值峰值出现在0:00,最高值达120dB,室外的噪声监测值峰值达150dB。(2)醴陵市2008年~2010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六至正月初五十日PM10、SO2和NO2的全市日平均质量浓度在大年初一达到峰值,PM10、SO2和NO2的最高浓度值是0.215mg/m3、0.052mg/m3和0.039mg/m3。(3)醴陵市2008年~2010春节期全市日平均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春节前后全市日平均质量浓度,PM10、SO2和NO2春节期全市日平均质量浓度较春节前偏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索北京地区SARS发病例数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关键气象因子与发病例数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SARS疫情气象危险度预测和报警分级。应用SPSS统计软件,将SARS发病例数与998个气象因子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再将密切相关的气象因子与发病例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用逐步回归法求出回归方程。相关分析表明,SARS发病与前期气象因子相关程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平均相对湿度、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平均降水量、平均气压、平均云量、平均日较差;其中与平均相对湿度、气温、平均降水量、平均云量为负相关,与平均风速、平均气压、平均日较差为正相关;逐步回归法筛选出回归方程为:Y=218.692 – 0.698X630 – 2.043X716 + 2.282X921,决定系数R2 =0.847;建立了SARS发病气象危险度5级预警模型。结论是SARS发病与前期气象因子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SARS的流行特点有季节倾向性;最关键气象因子依次为X630(前第13至第17天平均气温)、X716(前第13至第17天平均相对湿度)、X921(前第9至第13天平均风速);SARS最易流行的气象条件为:平均气温16.9℃(95% CI 10.7-23.1),平均相对湿度52.2%(33.0-71.4),平均风速2.8m·s-1(2.0-3.6)。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夏季城市热岛特征及其近地层气象场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应用1998-2003年7、8月份的北京市10个气象台站和一个自动台站观测资料以及大气所325米气象塔的观测资料,对北京市的夏季城市热岛特征及其气象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夏季城市热岛现象明显,1998-2003年期间平均热岛强度达到1.64℃;强热岛主要发生在夜间,02时的平均热岛强度为2.62℃。而白天城市热岛减弱较快,14时的平均强度为0.6℃,有时甚至会出现冷岛现象;随着北京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其城市热岛强度>2℃的天数也在逐年增加,最强时可达9℃;当热岛强度很强时,北京市近地层的风场会出现较明显的热岛环流(辐合),且风速较小(<2m/s)。结合大气所325米气象塔的观测资料可以发现:城市强热岛出现时,北京市的大气边界层逆温不仅强,而且逆温层顶较高。  相似文献   

11.
2010年9月和2011年3月在杭州市区布设193个NH3监测点位,采用意大利柯瑞Ring被动采样设备同步采集大气NH3样品.利用实验室离子色谱分析仪对获得的样品进行分析,并通过ARCGIS插值法得到杭州市区大气中NH3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市区NH3平均质量浓度为7μg/m3,未超过国家居住区NH3质量浓度最高限值200μg/m3;氨气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特点呈现东部高西部低,9月高3月低;气象因素与氨的排放源强是影响大气NH3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AIRS遥感观察三峡库区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AIRS仪器遥感观察获得的2003至2010年CO2产品L3数据的月平均结果,分析了三峡库区CO2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选择三峡库区周边9个网格点,结果表明2003至2010年三峡库区周边区域CO2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逐年增加的趋势。8年平均增加量与全国大气CO2浓度增加量一致。不同地区CO2浓度与平均浓度的偏差均在仪器测量误差范围以内,未发现不同地区CO2浓度分布和变化规律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选取杭州地区5组两两临近的气象部门与环保部门大气成分观测站点资料,以2015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两个部门的日平均PM_(2.5)浓度观测值为样本,对"气象部门日平均PM_(2.5)浓度"与"环保部门日平均PM_(2.5)浓度"两个总体的一致性进行评估。得到分析结果如下:(1)两种来源的PM_(2.5)观测年平均浓度相差较小,5组站点的平均绝对偏差为2. 20μg/m3,平均相对偏差为3. 71%;(2)两种来源的PM_(2.5)浓度观测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两者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达到0. 64;(3)两种来源的日平均PM_(2.5)浓度值差异大小存在一定的季节变化,这一差值在7~11月间于0值附近摆动,说明在此期间两个部门观测数据的一致性好于其他月份;(4)通过基于t检验的逐对比较法检测两种来源日平均PM_(2.5)浓度的观测值是否存在固有差异,可知当置信水平为99. 5%时,可以判断该种差异是存在的。总体而言,气象与环保部门的PM_(2.5)浓度观测在一定时间域内有一致的量值和趋势,但具体到每日的观测而言,两种来源存在一定的固有差异。推测这种差异的存在原因,可能是由不同部门观测仪器、观测方法等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太原地区冬春季PM2.5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美国R&;P公司生产的TEOM系列1400A大气粒子(PM2.5)监测仪于2005年12月17日至2006年3月28日对太原地区PM2.5质量浓度进行在线观测。对观测期间2417个PM2.5小时平均浓度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小时平均浓度的平均值是247.6µg/m3(&#61617;193.7 µg/m3)。在50-100µg/m3之间的PM2.5浓度出现的频率最高,PM2.5小时平均浓度小于400 µg/m3的频率为84.1%。PM2.5浓度日变化为双峰双谷型。太原市区PM2.5浓度与风速、能见度和气压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通过3d 后向轨迹分析了影响太原地区气团的主要传输路径,结果表明,100 m高度上空的后向轨迹可划分为7种基本类型,其中第3类轨迹对应的PM2.5浓度值为342.6 µg/m3,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这类轨迹主要是来自太原的西南方向;而来自东边方向的第1类轨迹对应的PM2.5浓度为261.1 µg/m3,也比来自西北方向的2、4类轨迹PM2.5浓度高。观测结果表明在沙尘暴影响严重的日期,太原地区PM2.5浓度会极大地增加,从而对大气环境形成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采暖季北京大气PM10中硫酸盐与硫氧化率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O42-是PM10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形成过程受到多个因子的影响。本文利用高频的自动在线分析系统连续观测了采暖季北京大气中的SO42-与硫氧化率,并探讨了它们与气态前体物、氧化剂、气象因子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采暖季SO42-仍然是PM10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SO2显著线性相关,燃煤仍然是采暖季的主要污染来源;非污染期的SO42-来源于远距离输送的老化气团,硫氧化率高,O3浓度的增加对SO2的转化有促进作用;污染期SO42-来源于局地的一次排放,硫氧化率低;整个观测期内风速对颗粒物中SO42-浓度影响较大,温度、相对湿度与SO42-和硫氧化率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杨静  陈娜  崔晓雪 《科技风》2023,(2):63-65+113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分析手段,通过改变培养基碳源种类和浓度、氮源和磷源浓度,考察其对黄芩细胞生长和黄芩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蔗糖为碳源,添加3%的蔗糖,培养20天,细胞生物量和黄芩苷的合成达到最大。培养基NH4+和NO3-总浓度保持60mmol/L,NH4+/NO3-为30∶30时分别得到较高的细胞生物量和黄芩苷的合成量。  相似文献   

17.
张莉  刘建杰 《资源科学》2020,42(7):1428-1437
典型地区历史时期高分辨率土地利用变化重建对研究过去全球环境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干旱区典型的玛纳斯河流域,在整理历史耕地记载的基础上,订正了1909年和1944年两个时间断面上的流域耕地面积,并通过选取河流渠道等影响因子建立了土地宜垦性模型、网格化分配模型,重建了1909年和1944年玛纳斯河流域1 km×1 km耕地网格化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①1909年和1944年玛纳斯河流域耕地面积分别约为140.5 km2和241.7 km2,年均增长2.9 km2,清末民国时期耕地面积增长迅速;②北部沙漠区和南部山区均受到开发限制,无法开垦,耕地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的河渠两岸,玛纳斯河中游地势平坦、渠道众多,耕地分布比较集中;③从垦殖强度分析,玛纳斯河流域1909年平均垦殖率仅有0.2%,最高垦殖率为6.4%,1944年平均垦殖率为0.4%,最高垦殖率为11.0%,因此,清末民国时期流域内开发程度较低;④通过对HYDE3.2中1910年和1940年耕地数据的比较,HYDE3.2在玛纳斯河流域的数据明显偏高。本文重建的两个时间断面上的玛纳斯河流域耕地网格化数据集,进一步修正了全球变化数据集的区域精度,可为深入研究干旱区乃至全球环境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采用近4年玉溪市大气负氧离子实时观测资料和同步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及行政区划基础资料,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建立预报方程。负氧离子监测预报系统采用3层架构,服务器端程序读取后台数据库相关数据运算后发布到网站的JSON文件,公众接入Internet浏览玉溪气象网就可以查询负氧离子监测和预报结果。对比1年的预报结果检验后发现系统对负氧离子等级预报误差较小,在某些极端天气过程时数值误差波动较大,整体预报效果可以达到实际应用需求。系统稳定性较好,服务器端自动定时运算,自动上传网站,无需人工维护,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陈江明 《青海科技》2023,(6):163-172
选取甘肃省庄浪县的庙龙沟、榆林沟流域淤地坝为研究对象,通过积水面积、折减系数等指标,系统估算淤地坝工程蓄积的雨洪资源量,进一步估算淤地坝工程带来的水资源可利用量。结果表明:榆林沟和庙龙沟流域淤地坝工程雨洪资源的多年平均理论潜力、可实现潜力和现实潜力分别为2154.39万m3、67.86万m3、61.08万m3和2796.28万m3、88.08万m3、79.27万m3;同时在50%频率下各流域淤地坝工程雨洪资源的理论潜力、可实现潜力和现实潜力分别为2131.61万m3、67.15万m3、60.43万m3和2778.32万m3、87.52万m3、78.77万m3。  相似文献   

20.
分析PM2.5的污染特征,研究它在各阶段的浓度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探讨PM2.5可行的控制途径。通过记录烟台市一年间11个监测点位的大气颗粒物数据和逐日的气象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PM2.5在一天内的时均浓度呈"M"型双峰的变化规律;采暖期PM2.5的质量浓度是非采暖期的1.27倍,非采暖期PM2.5占PM10的比重为59%,在采暖期上升到63%;最为靠海的监测点污染状况明显好于其他站点;气象因子在PM2.5浓度变化中起到的作用各有不同。在城市发展公交导向型交通能降低居民对机动车的依赖,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污染物实施人工降雨和进行湿沉降会是治理气溶胶污染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