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本文主要对青少年的脊柱稳定性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探索不同负荷对青少年脊柱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机制。推测脊柱的最佳负荷大小和最佳负荷位置。方法:观察不同负荷下,青少年脊柱周围肌电信号的变化规律、青少年足底压力的变化特点。结果:在不同负荷下,腹直肌、最长肌与髂肋肌的肌电数据变化趋势大致一样,且都是时域指标增大,频域指标减小;在10%体重(BW, body weight)负荷下,各肌电指标变化幅度较小,且在L3位置时最小;而足底压力中心位移变化随着负荷的增加无明显变化。结论:(1)在各种负荷作用下,腹直肌、髂肋肌和最长肌的肌电波信号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说明在静止负荷时,腹直肌、髂肋肌和最长肌更多地被动员起来,以保持脊椎的稳定;(2)当载荷增加时,在不同的载荷下,足底压力中心的位移基本没有明显的改变,说明我们在静止状态下保持着人体姿态和脊椎的稳定,靠着上身的肌群来保持;(3)当背包负荷为10%BW,背包位置为L3时,脊柱是最稳定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试并评估分析苏州市公务员的脊柱机能状况,了解其脊柱健康现状,为维护和促进脊柱健康及筛查脊柱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diag SpinalMouse脊柱电子测量仪,进行脊柱机能状况评估分析,以脊柱机能评定,姿势,柔韧性,稳定性作为参数,全面测试和评估脊柱健康状况。结果:(1)男女公务员脊柱机能、姿势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柔韧性和稳定性男女有差别。(2)公务员40岁以前与40岁以上组,脊柱姿势和稳定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上组公务员脊柱姿势和稳定性下降趋势明显。结论:女公务员脊柱柔韧性比男公务员好,男公务员脊柱稳定性优于女公务员。年龄与脊柱的姿势和稳定性有一定关系,40岁前后出现明显差别,40岁开始出现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脊柱功能是衡量人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人体保持高质量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何运用有效的训练改善和提高人体脊柱功能,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以黑龙江省30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进行为期3个月的运动干预实验,分5个阶段进行训练监控及训练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全体受试对象脊柱直背趋势最为显著,脊柱姿势、柔韧性、稳定性整体较差,脊柱疾病风险较高;通过动态拉伸、颈肩及腰等功能性训练对改善女大学生脊柱功能效果显著;实施训练方案后,在第30天改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利用CT扫描数据建立具有高度几何材料相似性的腰椎运动节段(L1-L2)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举重运动员抓举完全起立阶段脊柱腰椎节段生物力学特性,以便对举重运动员腰部损伤进行积极的预防,减少伤病的发生.结果表明:在举重运动员抓举完全起立姿态下,其椎体主要的应力分布在小关节和椎弓根处,椎间盘接触压力主要集中在纤维环中后部,位移主要集中在椎间盘的后外侧;此时,如果杠铃的重量过大,运动员腰部力量不足,引起腰椎关节失稳,会造成椎间盘过分挤压,且在重力的作用下峡部向前剪切力过大可引起峡部裂伤.本研究所建立的腰椎L1-L2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足重要的脊柱生物力学研究平台,可应用于众多相关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不同坐姿下腰部负荷及竖脊肌活动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生物力学实验法(包括影像学分析、三维侧力和sEMG肌电测量)、人体形态学测量法和统计学方法结合静态力学原理及郑秀媛人体基本参数,对10名男性(年龄21.4±0.69岁,身高172.9±2.72 cm,体重62.9±4.95 kg)进行研究,获得四种不同坐姿下各腰椎节段负荷(肌力矩)和10种坐姿下的腰部竖脊肌肌电图结果.研究表明:不同坐姿下,身体姿势的改变对腰部负荷影响较大,不同坐姿腰部负荷均大于站立位;同一腰椎节段肌力矩因坐姿的变化而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放松位大于挺直位,伏案支撑位大于无支撑位;不同的姿势,背部竖脊肌肌电图变化情况不尽相同,其活动强度的变化主要由脊柱前屈的程度决定.因此,建议坐时尽量使脊柱挺直.  相似文献   

6.
探讨运动前连续三天进食不同血糖指数(GI)、血糖负荷(GL)食物对人体耐力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平衡重复测试法。7名男子耐力运动员进行两个主要实验,每个主要实验之前均进行糖原耗竭运动,随后受试者随机进食三天含相等热量的低血糖指数、低血糖负荷(L—L),高血糖指数、低血糖负荷(H—L)的碳水化合物(CHO)食物,每个实验间隔至少7天。L—L饮食组每天提供10.0gCHO/kg体重,H—L饮食组每天提供3.0gCHO/kg体重。测试日受试者安静休息2h,首先在水平跑台上以70%V02max的强度运动1h,随后以最短时间完成10kin耐力运动能力测试。结果:连续三天进食不同血糖指数、血糖负荷食物后,L—L与H—L相比运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H—L实验组总的CHO利用量明显低于L—L实验组(P〈0.01),总的脂肪利用量明显高于L—L实验组(P〈0.01)。  相似文献   

7.
探讨第三代口服避孕药Ocs对甲状腺轴激素的影响,为科学合理调整月经周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妈富隆组、敏定偶组和对照组,每组8人。服药组于自然月经周期第一天按药物说明书分别服用药物妈富隆和敏定偶,服用一个周期。分别在服药周期的第7±1天、12±1天、23±1天和停药后下一周期的第7±1天清晨抽取受试者上臂静脉血,测量TSH、T4、T3。结果:妈富隆和敏定偶在服药期间第12天与服药前一周期第7天有统计学差异。两种药物对T4有交互作用,且在药后下一周第7天与药前一周期第7天都有统计学差异,另外服药组与对照组在服药期间也有统计学差异。两周药物对T3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但药后第7天与药前一周期第7天有统计学差异。rT3试验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药物间没有差异,对甲状腺轴激素的影响都在正常范围内,但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且有时间累计效应,因此不能连续调整两个周期。由于TH升高能提高机体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建议服药期间注意饮食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探讨核心区与核心稳定性两个最基本且仍存争议的问题。结果表明:(1)核心是"腰椎—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指膈肌以下盆底肌以上的中间区域,含有41对+1块肌肉群;大核心指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胸廓和整个脊柱在内的区域,有55对+1块肌肉群。(2)提出核心稳定性系统结构模型,认为核心稳定性训练主要有稳定姿势和重心、发力减力、导力和预防损伤等作用。(3)提示:在稳定性基础上发展快速力量;注重运用一般力量来发展专项力量;核心力量训练是传统力量训练的有益补充,两者并无优劣之分,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适宜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积极探索“体教融合”实践路径。方法:采用扎根理论,选择斯特劳斯编码程序,借助“Nvivo12.0Plus”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搭建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框架,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借助SPSS24.0和AMOS24.0软件对评价指标进行优化,构建运动能力评价模型并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提取434个运动能力评价自由节点,抽绎33个子节点,归纳7个核心节点,彼此间相互关联和作用形成运动能力评价结构框架;指标优化得到30个观测指标,且通过项目分析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剔除3个观测指标,变异累积率趋于稳定,达63.411%;运动能力评价模型拟合指数(GFI=0.908,AGFI=0.890,CFI=0.894,RMSEA=0.056);项目信度大于0.25,组成信度大于0.65,收敛效度大于0.36;相关性权重法求得运动能力指标权重。结论: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模型适配度高,模型拟合理想,包括健康知识、技能掌握、运动认知、心理品质、体育品德、战术运用、体能状况7个维度,27个观测指标;技能掌握、运动认知和健康知识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最大,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中药八珍加肉桂补骨脂汤对运动疲劳大鼠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药对运动疲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其中模型组、中药组又各分为力竭后即刻、恢复12 h、恢复24 h三个亚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通过7周的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建立运动疲劳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力竭后即刻、恢复12 h、恢复24 h三个不同时间点的BDNF、TrkB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力竭后即刻的BDNF、TrkB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恢复12 h显著升高,恢复24 h又显著降低(P﹤0.01,P<0.05);中药组大鼠力竭后即刻的BDNF、TrkB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别(P>0.05),恢复12 h显著升高(P<0.01),恢复24 h未见明显下降,且恢复12 h、24 h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BDNF及受体TrkB参与了运动疲劳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过程;中药八珍加肉桂补骨脂汤可以通过提高BDNF、TrkB的表达水平,对运动疲劳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起到修复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建立大强度运动心肌肥大模型,探讨长期大强度运动下PI3K信号对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影响。方法 7周龄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训练后随机分为安静组、中强度组和大强度组。中强度组和大强度组分别取4个观察点进行观察(末次运动后即刻、6 h、12 h和24 h),每个观测点6只。运动方案为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共进行7周。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心肌PI3K p85、PI3K p110α和calcineurin蛋白表达。ELSIA检测血清cTnI。HE和HBFP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结果 (1)心系数大强度组显著高于中强度组和安静组。(2)血清cTnI在运动后6 h达到峰值。大强度组显著高于中强度组,运动后24 h未恢复到安静组水平。(3)大强度组心肌形态学发生改变,缺血缺氧明显。(4)大强度组心肌PI3K p85、PI3K p110α蛋白表达运动后即刻达到峰值,然后回落。中强度组上述指标运动后6 h达到峰值,然后逐步回落。(5)大强度组心肌calcineurin在运动后12 h达到峰值,运动后24 h未恢复安静组水平。结论 (1)运动性心肌肥大程度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增加,形态学和血清cTnI结果表明长期中等强度运动诱导的心肌肥大为生理性的,而长期大强度运动会造成严重的心肌损伤,使心肌肥大有向病理性发展的风险。(2)长期中等强度运动诱导的心肌肥大主要由PI3K信号调控;长期大强度运动下心肌PI3K信号未被激活,心肌肥大主要由calcineurin信号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最大Lyapunov指数评价局部动态稳定性,探究传统、极简和极致缓震3类跑鞋(后跟高度分别为33、8、46 mm,掌跟差分别为12、0、10 mm)对跑步过程中膝、踝关节动态稳定性影响的差异,为跑者鞋具选择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惯性测量单位传感器比较跑者[年龄:(26.3±1.1)岁,身高:(1.75±0.02)m,体质量:(63.3±2.7)kg,BMI:(20.8±1.3)kg/m2)]以(10.8±0.5)km/h的速度在跑步机上持续跑步时下肢关节峰值合加速度,通过Rosenstein算法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评估3类跑鞋在跑步过程中对下肢局部动态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ukey HSD事后多重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显著性水平设置为P<0.05。结果:1)跑者穿着传统跑鞋的峰值合加速度大于极致缓震跑鞋,但小于极简跑鞋,且所有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2)跑者穿着3类跑鞋的踝关节合加速度的最大Lyapunov指数具有显著差异(P=0.018),相比极简跑鞋,跑者着极致缓震跑鞋的踝关节合加速度的最大Ly...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青年女性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和身体成分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HIIT对身体成分的干预效果是否受到PA影响。方法:招募62名非规律运动青年女性,随机分为HIIT组(HIIT,n=30)和对照组(CON,n=32)。HIIT组完成12周,每周3次的训练:训练目标强度为90%HRmax,每次训练中20 s功能性训练和10 s休息为1组,重复8组,共4 min。CON组不参与运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成分、心肺耐力和PA测试。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干预前后组内差异,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干预前、后组间差异。对组间差异显著的结果指标构建模型,以HIIT、PA和交互项为固定效应,以个体差异为随机效应。结果:1)与CON组相比,12周干预后HIIT组体脂率和脂肪重量显著改善(P<0.001),其中,脂肪重量效应量中等(Cohen’s d=1.02),体脂率效应量大(Cohen’s d=1.25);而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和去脂体重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递增负荷练习对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骼和骨骼肌特性的影响。方法40只12周龄的Wistar大鼠被分成4组:假手术安静组(SS);骨质疏松安静组(OS);假手术训练组(ST);骨质疏松训练组(OT)。以卵巢切除术(OVX)制造骨质疏松模型。训练方案为每组大鼠跳跃10次,每次训练跳跃4组,每两天训练一次,共训练8周。8周后取胫骨检测其物理特性,取比目鱼肌和胫骨前肌称重、冷冻并检测其横断面积。结果:与其他3组相比,OS组大鼠的骨强度(186.59±26.62N/mm)、重量(0.3±0.003g)和密度(1.5±0.02g/cm3)较少。与OS组对比,OT组具有较高的骨灰重量(0.39±0.02g)、骨矿物质密度(0.68±0.02g/cm3)和强度(231.89±54.8g/cm3)。OT组的比目鱼肌(0.42±0.17g)和胫骨前肌(0.85±0.15g)重量也高于OS和ST组。而且肌肉的重量与骨骼力量呈正相关的关系。结论:运动训练对骨质疏松大鼠的骨骼和肌肉有良好的刺激效果,肌肉的增大对骨骼质量也有良性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乔杰 《体育科研》2021,42(3):99-104
目的:确定根据临界功率预测一定功率下自行车运动员维持运动时间(Time to Exhaustion,TTE)的准确性。方法:对10名优秀耐力自行车运动员进行4次不同功率输出的TTE实验,功率设置分别为Wingate平均功率(Pwin)、最大摄氧量功率(Pmax)、通气无氧阈功率(PVT)和最大乳酸稳态对应的功率(PMLSS)。TTE实验共完成2次,第一次结果获得双参数临界功率(CP)及维持运动时间预测值(TTEc)。第二次结果为维持运动时间测试值(TTEm)。使用Shapiro-Wilk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应用变异系数分析TTE的受试者内信度,配对T检验检测两组TTE之间的差异。结果:根据功率-时间曲线计算出的CP为(251±21) W。根据双参数公式,不同功率运动预测维持时间(TTEc),Pwin为(00:54±00:09) mm:ss,Pmax为(03:31±00:42) mm:ss,PVT为(11:11±02:81) mm:ss,PMLSS为(65:53±10:12) mm:ss。第二次4种不同功率运动实验的TTEm,Pwin为(00:31±00:07) mm:ss,Pmax为(03:48±00:34) mm:ss,PVT为(12:59±03:56) mm:ss,PMLSS为(59:24±10:35) mm:ss。与Pwin的运动实测值相比,预测值TTEc时间增加74.2%(P<0.01)。而Pmax和PVT的TTEc与TTEm相比,分别减少1%和7%,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较低强度PMLSS的TTEc较TTEm增加了11%(P<0.05)。结论:应用CP预测一定输出功率的项目运动维持时间,最佳范围可能是2~15 min的自行车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孕前和孕期高脂饮食与运动干预模型,观察母体长期运动对雄性子代中老年期代谢的遗传保护效应。方法:将3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成3组,普食安静组(standard diet group,SC)、高脂安静组(high-fat diet group, HFD)和高脂运动组(high-fat diet+exercise group, HFD-Ex),孕前和孕期游泳运动干预16周后自然分娩;保留雄性子代小鼠,普食喂养至52周龄;子代在第8、12、24、36和52周进行葡萄糖耐量测试(glucose tolerance test, GTT)和胰岛素耐量测试(insulin tolerance test, ITT),第52周龄时进行能量代谢测试和体成分分析;后处死,提取血清组织,利用悬液芯片对IL-6、insulin、leptin和胃肠激素肽YY等因子进行测定。结果:与普食安静组相比,高脂安静组子代在52周龄时GTT与ITT显著下降、体脂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高脂安静组相比,高脂运动组子代在夜间运动量、能量消耗等指标上有显著改善(P<0.05),高脂运动组子代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等速运动不同速度、模式下花样跳绳运动对女大学生膝关节屈、伸肌肌力、动态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女大学生3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两组均参与相同体育课活动,另对实验组进行12周跳绳干预。运用Iso Med 2000等速测试系统在干预前后采集受试者角速度为60°/s、200°/s条件向心、离心模式下膝关节屈、伸肌峰值力矩(Peak Torque、PT)及屈、伸肌群峰值力矩比值(hamstring/quadriceps、H/Q)数据;运用YBT平衡测试系统采集双下肢前侧、后内侧和后外侧3个方向最大达到距离及最大达到距离标准化数据,数据处理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等速测试中,实验组在60°/s、200°/s条件,向心、离心模式下膝关节屈、伸肌PT值对比均明显大于干预前(P<0.05);实验组、对照组60°/s离心屈肌间、离心模式下伸肌间PT值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60°/s条件下Hc/Qe值及200°/s条件下He/Qc值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YBT测试中,实验组双下肢前侧、后内侧、后...  相似文献   

18.
薛胜峰 《体育科技》2010,31(4):74-75,84
目的:探讨高住高练低训的训练模式对乳酸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4名赛艇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每晚20:00至次日晨6:30在低氧房内休息和睡眠(≥10h/day),低氧条件设置为海拔2500m高度,对照组在常氧环境里居住。两组日常训练安排基本保持一致,试验组每周进行2次低氧训练,低氧条件设置为海拔2100m,采用测功仪10000m的训练方式,负荷为本人平原测功仪最大功率的65%强度,训练时间约为31-40min,血乳酸水平3-6mmol/L;低氧训练前及20天低氧训练结束后分别进行最大功率的2000M测功仪测验,比较高住低训前后的血乳酸水平。结果:高住高练低训结束后,运动员的血乳酸水平均低于高住高练低训前,但高住高练低训结束后,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没有立即出现明显提高。结论:高住高练低训的训练方法降低了同等运动负荷时的血乳酸值,提高了身体血乳酸的代谢水平,增大了机体承受更大运动负荷的潜力;也有利于运动后的疲劳恢复。  相似文献   

19.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是推动全民健身、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依据,分析相关政策对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TM-PMC复合政策评价方法,遴选“十二五”到“十四五”时期的12项代表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进行内容分析与量化评价,构建包含10个一级变量、45个二级变量的TM-PMC指数模型。结合文本挖掘工具进行政策内容分析发现,“十二五”到“十四五”时期,体育的内涵外延更加清晰广阔,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定位不断拔高,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新发展理念”,聚焦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政策主题相对集中稳定且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持续向好发展。TM-PMC指数模型量化结果表明:1)政策总体设计较为合理,政策间差异化程度较为明显,12项政策中有5项达到优秀、4项为良好、3项为可接受。2)到目前为止,“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评价最优,“十四五”“十二五”次之,且相同性质的政策随时间推移分值逐步提高。3)影响政策TM-PMC指数值的主要因素包括受领对象、政策重点、政策包容与激励措施4个变量。因此,“十四五”时期相关政策制定应推动受领对象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场地世界杯赛前阶段,两名自行车运动员(郭×、顾×)分别应用“减量增强度”和“训练量不变”两种功率车Tabata间歇训练方案的训练课中运动表现和生理机能适应的差异。方法:场地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郭×和顾×3周完成7节功率车Tabata间歇训练(TIET)课,每节课包括4组内容为次数不同的“120 r/min稳定踏频骑20 s +60 r/min放松恢复骑10 s”训练。郭×单节课总骑行次数逐步减少、总传动距离逐步增加,而顾×常规训练课总次数不变。采集训练课中的骑行功率、做功、心率及每组骑行后的血乳酸进行分析。结果:郭×单节课总做功从第1节课的266.8 kJ逐渐降低至第7节课的201.0 kJ,但单节课的平均功率出现逐课次增加的变化趋势。郭×仅第2节课的平均心率较第1节课下降6.1%,接下来5节课明显回升;郭×第6和第7节课后的血乳酸清除量(ΔBLa)分别显著升高至1.05 mmol/L和1.3 mmol/L。结论:在场地自行车赛前阶段完成的7节功率车Tabata训练课中,通过减少训练课骑行次数、增大阻力档位,可在提高训练强度的同时,降低训练量以促进体能恢复,完成“减量增强度”的赛前训练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