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史为林 《钓鱼》2010,(3):46-47
垂钓前辈谭佛航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有过这样一段话,印象很深:“红虫是冬钓和春钓的最佳钓饵。在初冬结冰之前的水面垂钓和结冰后的冰钓,以及开春冰化后的水面钓,都可用红虫当钓饵。”  相似文献   

2.
杨毅 《钓鱼》2010,(5):18-19
冬钓用饵 冬季钓鱼,最具备竞争力的钓饵就是鲜活的红虫了。然而红虫作饵也并非是没有局限性的。首先是单体的红虫挂钩困难,红虫身体一旦被刺破,立马只剩一张皮,做钓饵的效果自然是要大打折扣的。而京津等地利用细线扎成的红虫捆垂钓,虽然在当地冰钓应用了很长的时间了,但是在闹小鱼的场合,除了让人手忙脚乱之外,虫饵消耗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3.
浅谈冰钓     
三、冰钓的钓饵 1、钓饵的种类 采用底钓法进行冰钓时,既可以用荤饵,也可以用素饵。荤饵中常用的有摇蚊幼虫(红虫)、蚯蚓、昆虫蛹、鱼肉及家畜肉等;素饵多用玉米面、小麦粉、黄豆粉等配制而成,其制作与使用方法和其它季节相  相似文献   

4.
巧挂红虫     
郑去耳 《钓鱼》2004,(4):26-26
红虫(摇蚊幼虫),是津京地区冬春在自然水域进行垂钓的主要钓饵。从每年的11月初,到翌年的4月底,长达半年多的时间,只要是开口摄食的鱼,对于这种生长在苇塘、草坑中的小虫,都分外青睐。特别是在冬季进行冰钓,非它莫属,比任何钓饵效果都好。  相似文献   

5.
管察 《钓鱼》2006,(23):20-21
钓饵的味和形有没有联系?这是现代钓鱼的思考。在传统钓饵中,“芳其饵”是经过加工的,加入香料然后再做成鱼能够接受的形状:腥饵如蚯蚓、虾、螺蛳、红虫是拿来就用,没有可塑性和重新炼制的必要。然而怪了,以鱼吃红虫为理由和以鱼的生长需要为原因的红虫饵却有着不同的待遇。  相似文献   

6.
王华良 《钓鱼》2009,(10):44-45
冬去春来,喜爱野钓的钓友们选择钓饵时,最先想到的就是红虫,那么,红虫到底如何用好呢?下面我就将自己曾经见识过的用红虫做钓饵的几种方法及其利弊和注意事项写出来,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孙继和 《钓鱼》2006,(4):32-33
冰钓用饵主要是红虫(摇蚊幼虫),天还可以,但要保存十天以上的就不行将其捆扎成小把系在钩上,只要是冬天开了,往往就成片的死亡。放在有水有泥的口摄食的鱼,分外爱吃。所以,冰钓用它作盆中养起来,虽有长时间存活,但用的时饵,比用其他钓饵效果都好。候还得用小筛子去筛,也较费事。最好简钓者所用红虫,除极个别人是自己便实用的方法是将红虫放在盛着清水的从坑塘中捞来的外,绝大多数都是从渔具大号搪瓷碗内或玻璃容器中,置于冰箱底店购来的。据专家考证,红虫不仅种类繁层存养,一两天换一次水,发现死虫及时多,而且分布极广。挑出。这种存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孙继和 《垂钓》2006,6(2):44-44
冰钓用饵主要是红虫(摇蚊幼虫),冬天开口摄食的鱼对其情有独衷,所以冰钓用它作饵比其他饵料的效果都要好。  相似文献   

9.
杨毅 《钓鱼》2009,(14):18-19
99钓王化绍新先生说过:钓饵的味型问题就是春腥、夏淡、秋香、冬浓。概括的既直观又简洁。春腥,也应该是包括了腥香的概念。早春野钓,鱼不聚窝,各占一块自留地。商品饵的收效甚微,改为活红虫拉饵。  相似文献   

10.
刘军 《中国钓鱼》2003,(2):29-29
冰钓除须有娴熟的钓技外,选择有效的钓饵是增加钓获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钓鱼》2005,(14):47-47
酒泡玉米粒作钓饵由来以久,其色黄味香、省时、高效而倍受广大钓迷的喜爱,可以说在野钓活动中,酒泡玉米粒作钓饵,有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老钓手用它钓鲤,钓草、钓鳊鱼得心应手,屡见奇效,但是玉米钓饵挂钩却十分讲究,方法得当屡屡获鱼,方法不当钩条难以穿过钓饵刺穿鱼唇,从而导致跑鱼。如何正确地使用玉米粒装钩,避免发生跑鱼失饵穿刺不力现象,笔者列举一些玉米粒挂钩方法,仅供广大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春季用饵:春季水温低,只有鲫鱼比较活跃,所以我以钓鲫为主。诱饵配方:豆粕20%(炒香),麦麸子40%(炒香),酒米20%,白糖5%,畜禽内脏(或肝末)15%。用法:混合均匀,拌些革末和团,投到钓点,发窝快,诱鲫时间长。钓饵配方:①黄豆30%(炒香研末),麸子20%(炒香),商品红虫饵  相似文献   

13.
关新铭 《钓鱼》2012,(3):37-37
野水(泛指自然水域)与家塘因其环境条件、水情、鱼情等均大不相同,所以冬季进行冰钓,所用钓组、钓饵、选择钓位和打窝与否,亦有区别。笔者从事冰钓数十载,对上述几个方面有些切身体会,现叙述出来仅供冰钓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冬春季外出垂钓,免不了要提前绑扎红虫。为了绑扎红虫还要准备各种辅助工具,比如圆珠笔杆套扎法、开口式十字架绑扎法等。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要受到视力、环境和辅助工具的限制很不方便。尤其是冰钓现场临时绑扎更  相似文献   

15.
张孚 《钓鱼》2011,(3):61-61
1996年2月下旬,具体的日期我记不清了,只记得那天是星期日,我和3位钓友去稻香湖冰钓。那天,每人都带了四五根钓竿,冰镩、笊篱、红虫等项冰钓必备物品也都带齐了。在前往钓场的汽车上,大家特意交流了一回以往各自的冰钓体会。我想,此番出征,肯定会大有收获。  相似文献   

16.
野钓鲫鱼饵     
在自然水域垂钓鲫鱼,钓饵可分荤、素两大类。荤饵以蚯蚓和红虫、白虫为代表,素饵则以原味和各种异味面食为主。一、荤饵(一)蚯蚓蚯蚓是野钓鲫鱼的主要钓饵之一,所用蚯蚓应具备“红、细、活”三点。红与活,下在水中才易被鲫鱼识别和发现,细则便于吞食。(二)红虫红虫是北京地区冬春垂钓鲫鱼最佳钓饵。每年立冬前后至翌年4月中旬,约有150天以上的时间,只要是开口摄食的鱼,基本非红虫莫属,鲫鱼更是如此。(三)蝇蛆由于它颜色较白,并具有特殊的味道,对个体大的鲫鱼有很强的诱惑力和吸引力。不过,蝇蛆穿钩要特别注意,不要将腔体钩破,使体液外流,只…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钓鱼》2001,(2):36-36
一、麝香饵在传统钓中的应用 1.用豆饼粉(南方用菜籽饼粉)拌一包“麝香米”(25克)打窝,用蚯蚓、虾或红虫浸沾“麝香水液体香精”或“麝香米粉”、“麝香玉米粉”(任选一种)做钓饵。 2.用“麝香米粉”、“麝香玉米粉”或“麝香水液体香精”喂养蚯蚓做钓饵,垂钓时用“麝香米”打窝,上钩率高。 3.当气温回升到 20℃以上,在野塘、河流垂钓用“麝香米”(北方用小米,南方用大米)打窝,用“麝香野钓饵”垂钓或用“麝香米粉”、“麝香玉米粉”添加面粉揉和直接做钓饵。 二.麝香饵在台钓中的应用 1.在手竿台钓比赛禁止打窝…  相似文献   

18.
台湾钓法的核心技术是以饵代坠。即用饵的重量来使浮漂下沉一定目数。这就要求钓饵应具有一定重量。从实际垂钓中知道,面饵等素饵较容易做到使浮漂下沉一定目数,而蚯蚓、红虫等荤饵却因本身重量较轻,较难使浮漂下沉,所以,蚯蚓、红虫等较轻类钓饵就不大运用于台钓中。但在有些地方,有些季节里,蚯蚓、红虫的垂钓效果明显优于面饵。能否克服蚯蚓、红虫等较轻的饵自身重量不足的问题,使它们也能在台  相似文献   

19.
红虫和蚯蚓都是低温季节钓鱼的万灵佳饵。不过,因为季节、鱼情等影响,两种饵料的钓效却不一样。那么,什么时候用蚯蚓、什么时候用红虫呢?或者,能不能将两种钓饵配合在一起使用呢?  相似文献   

20.
李世新 《垂钓》2006,6(10):21-22
休闲钓鱼同样要根据所钓对象鱼来配制钓饵,配制饵料的要点有二:一是饵料的味型;二是饵料的物理状态。钓饵的味型大致分为清香饵和腥香饵两大类(针对鲢鳙的酸臭饵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习惯上人们称为香饵和腥饵。有些人又将钓饵进一步细化,分为清香型、浓香型和腥香型和浓腥型。香饵以农作物、植物为主,如马铃薯、红薯、玉米等;添加剂如:蛋奶香精、草莓香精、风梨香精、香虎等。腥饵是在香型饵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动物干粉制品,如鸡、鸭、鱼的内脏及虾粉、鱼骨粉等,人的嗅觉表现为腥;添加剂如:蚕蛹液、红虫粉、蚯蚓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