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红同学提出:“《活板》一文是抓住活板的什么特征来写的,何以见得?”《活板》是一篇介绍活字印刷术的科普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就是活板。《活板》中的“活”是活字印刷的主要优点,是活字印刷的特征。作者沈括正是抓住了这个“活”字来进行说明的。何以见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说明:其一,以《活板》命题,以“活”字总领全文。抓住了“活”就抓住了核心,抓住了纲。其二,紧紧扣住“活”字安排说明顺序。文章开头由雕板谈及毕舁发明了活板,接着就介绍“其法”,这个“法”就是活字印刷的过程和方法,是按照程序顺序(亦称时间顺序)进行介绍的。其工作程序是:刻字——排版——印刷  相似文献   

2.
说明文,重在说明。是否能够说明清楚,关键在于你准备如何写,准备写些什么。对于要说明的事物,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首先要考虑的是被说明的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就抓住了说明文写作中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一写作说明文应当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做到言之有物“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这样就会使我们对被说明的事物有一个确切、清晰的认识,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言之有物。例如《松鼠》一文,作者用文学笔调向我们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温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  相似文献   

4.
阅读和写作说明文是初二上学期的教学重点之一。要写好说明文 ,首先应该抓住写作说明文最关键的一环 ,即 :抓住事物特征 ,准确精炼地说明。一、明确“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它可以作为事物的征象。世间万事万物虽错杂纷繁 ,千姿万态 ,但仔细辨析 ,却各有特色。即便是一对长相颇似的孪生儿 ,若细心分辨区别 ,他们也有不同之处。若要向他人介绍这两个不同的人时 ,就应该抓住其中一位与另一位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写说明文也是如此。以我们熟知的大小事物为例 ,建筑物造型、风格千状万态 ,但根据其不同的用途…  相似文献   

5.
【能力定位】事物的特征 ,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具体地说 ,就是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 ,特别是相类、相似事物的不同之处。如青城山的“幽” ,峨眉山的“秀” ,华山的“险” ,黄山的“奇” ,滇池的“阔”。写说明文 ,主要是为了把有关事物、事理介绍给别人 ,解说给别人 ,让别人获得有关的知识。但是 ,别人读了 ,了解得是否清楚 ,还要看我们是否抓住了事物特征 ,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所以 ,写作说明文的最大难点一般不在说明顺序 ,也不在说明方法 ,主要在说明事物的特征。【要点阐释】事物的特征往往不止一个 ,仔细观察、研究、分析 ,…  相似文献   

6.
说明文是八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按以下六个环节安排教学效果不错。 一、整体感悟抓特征 说明文作者常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形式。总说就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去说。特征是一事物区别另一事物的根本标志,抓住了事物的根本特征,才能对事物进行准确的说明,才能写好说明文。  相似文献   

7.
说明文是八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按以下六个环节安排教学效果不错。 一、整体感悟抓特征 说明文作者常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形式。总说就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去说。特征是一事物区别另一事物的根本标志,抓住了事物的根本特征,才能对事物进行准确的说明,才能写好说明文。  相似文献   

8.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根本任务,以解释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形式、成因、关系、功用等为主面目的的文体。阅读说明文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一篇说明文写得好不好,首先要看它是否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也就是这一事物的个性、特殊性,在阅读说明文时,只有把握了这一特殊性,把握了其本质属性,才能弄清楚所要说明的事物。如阅读《中国石拱桥》,首先就要把握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因为这一特征是全文说明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学习和写作说明文,是八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想写好说明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抓特征。学写说明文,首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特征就是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正如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因此,  相似文献   

10.
【能力定位】把握特征 ,主要是针对说明文而言的。把握好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揭示其本质 ,并以适当的方法表达之 ,是写好说明文的关键所在。特征是某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的、特有的标志 ,包括同一类事物中各个事物具有的独特个性。写文章要言之有物 ,说明文的“物”就是客观的事物、事理。世界上难以计数的事物和事理都有它们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而事物特征是其本质的反映 ,所以 ,抓住事物的性质、特点的根本属性 ,是明确事物特征的基础 ,有了这个前提 ,写出来的说明文才能给人以明晰的了解 ,留下深刻的印象。【要点阐释】人们对事物特征…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在《文章例话》中说:“说明文大体也有一定的格式。下诠释,立定义开了头,接下去把诠释和定义里头的语义和内容推阐明白,然后来一个结尾,这就是一篇有条有理的说明文。”这段话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快速写说明文的要领。诚然,我们抓住各类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文的各种技法,说明时要注意科学性和条理性,在对事物细致观察、详细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是可以比较快地完成说明文的写作的。但是,要将说明文写得既快又好、技法纯熟,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训练的时候,着眼于在快中求好,好中求快,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说明文写得符合要求,并达到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12.
说明文因文体的特殊性,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准确阅读说明文,应掌握以下要点:首先,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明确说明重点。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我们阅读时,应抓住这个重点,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例如《松鼠》一文,作者用文学笔调向我们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温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等三个特点。又如《中国石拱桥》则牢牢扣住“石”和“拱”,从“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两方面突出石拱桥区别于一般桥梁的特征。而《死海不死》的作者则抓住死海“咸度高”这一特征进行说明。其次,要分析说明顺序。常见的说…  相似文献   

13.
说明文是介绍、说明事物的文 章,它以说明事物或剖析事理为主 要内容。因此,从内容分,说明文可 以分为实体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 种。不管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不管采 用何种顺序、何种方法,说明文的关 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 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 的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  相似文献   

14.
初写说明文,常常有无从下笔、抓不住重点的现象,写出来的作文空洞无物,散乱拼凑。那么怎样练写说明文呢?事物不尽相同,千差万别。那么这一事物区别于那一事物的标志,就是它的特征。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征,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就能够把事物说清楚,作文也就等于确定了灵魂。例如常见的《我们的学校》一题,写作可以抓住学校的方位布局、环境建设、建筑结构、硬件设备等特征来写,也可以对学校的精神风貌、素质教育等人文特征加以介绍。前者可以体现学校的美丽、宜人和潜力,后者可以体现学校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这样,一个明晰的校园形象就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5.
【写作指导】 写建筑类说明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把握和突出建筑物的基本特征。抓住了特征,就抓住了事物的标志,就能把事物写准确、说清楚。如《巍巍中山陵》的作者准确把握了中山陵“巍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改进高中说明文写作教学,我们实行了教学的程序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程序安排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懂得了写作说明文必须注意四个问题:抓住事物的特征,选择合理的顺序,运用恰当的方法与注意语言的风格。在高中阶段,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上述四个环节,写好比较复杂的说明文,以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物和原理。在说明文写作这一宗旨要求下,我们围绕写作的重点和难点,安排了“两步走”程序。第一步程序是:(1)说明文的几种说明方法;(2)实物说明文的写作;(3)动物说明文的写  相似文献   

17.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解说事物的发展变化;或阐述某一种道理;或解说事物之间的关系。因其重在解释说明,所以给读者、尤其是中学生造成一种枯燥乏味的印象,学生不爱读,更不爱写。这从中考作文也可以看出来:虽然全国大多数地方都放开了对文体的要求,但实际上写说明文的学生却寥寥无几。那么,如何让我们学生的说明文更吸引人呢?叶圣陶先生说过:“说明文不一定就板起脸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  相似文献   

18.
说明文解析     
文体精讲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简明 的语言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人们获得关 于某一事物的知识和道理。考生在写说明 文时,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 分析作者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确定 说明的重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抓 住事物的特征也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有  相似文献   

19.
筷子趣谈     
<正>八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写简单的说明文要想写好一篇说明文,除了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外,还要掌握事物本身的条理。依据事物本身的条理来说明,就是要从复杂情况中理出头绪,把事物的特征、事物各部分的关系说清楚,所谓说明有条理,就是行文线索要清楚,层次要分明,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如果颠来倒去地写,文章的头绪紊乱,同样也会说不清楚。叶圣陶先生就写过一篇《景泰蓝的制作》,文章十分注意条理性,同学们可以找来读一读,仿一仿。  相似文献   

20.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说明文 ,属于事理说明文。“看”是观察的意思 ,“识”是辨别的意思。这一标题简洁、明确 ,高度地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文章不仅要写云 ,而且更要写出云和天气的关系。阅读文章时 ,如果我们能按照题意考虑文章的内容 ,就能做到高屋见瓴 ,心中有数。一、分门别类 ,清晰地说明事物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云”,云的特征是“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如何把大自然的这一特点和天气之间的关系介绍清楚呢 ?这是至关重要的 ,而这一部分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