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谦 《内江科技》2013,(12):42-42,34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江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浓厚的文化底蕴,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本文对内江市旅游业的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对内江市的旅游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勇 《软科学》2008,22(10)
选取2000-2005年中国各省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资源的相关数据,在省际层面上就旅游资源对旅游业发展作用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旅游资源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非旅游资源部门也成为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对内江市旅游资源进行现状分析的前提下,借助天地图平台,基于网页开发,结合3d max、Unity 3D等技术进行数据服务整合,开发内江旅游信息系统。该系统为本地居民、外来游客提供了一个界面简洁、操作简便、内容丰富的内江旅游信息入口,解决了内江市周末或短途休闲旅游的问题,为内江市旅游的宣传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并对国家各省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天地图服务内容具有一定的拓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对象,是旅游产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保护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艳龙 《科教文汇》2009,(30):230-230,269
开封旅游资源丰富,但近些年来由于开封经济的不景气,开封的旅游业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面对开封目前的发展机遇,开封旅游业应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城市定位,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整合旅游资源,积极推动开封特色宋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开封旅游业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安徽旅游业发展的一点设想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日益火热的今天,更积极地开发安徽的旅游资源是个当务之急.文章从安徽的旅游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发展安徽旅游业的设想以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及创新组合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乃旅游资源大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其旅游业发展的兴衰。文章研究了重庆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找出了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三种创新组合模式:以单一或少数几个旅游景点为中心的"旅游套餐"组合模式,以四大旅游精品为主的旅游组合模式以及黔渝川四城市红色精品旅游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8.
一、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的集中体现,开发和保护关系贯穿在旅游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而日益显出其重要性。旅游资源开发将改善、美化资源环境,旅游收益也为资源保护创造了经济条  相似文献   

9.
李晓楠 《科教文汇》2013,(28):203-204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前景广阔。近些年,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及扶持下,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但从总体来看,继续推进旅游资源深度整合和开发,打造河南旅游龙头产业仍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首先综合阐述了河南省旅游业的概况及发展现状,并在对河南旅游业现状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以期能够促使河南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前景广阔。近些年,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及扶持下,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但从总体来看,继续推进旅游资源深度整合和开发,打造河南旅游龙头产业仍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首先综合阐述了河南省旅游业的概况及发展现状,并在对河南旅游业现状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以期能够促使河南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与管理中几个主要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业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经是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依托基础和凭借条件,其保护程度和开发利用状况直接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则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所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山东蓬莱旅游业发展的资源基础与战略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军继 《资源科学》2005,27(3):150-155
蓬莱市位于山东半岛北端,是中国古代四大港口和近代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其历史悠久,知名度高,独特性强,文化积淀丰厚,高品位资源分布集中,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本文全面分析了蓬莱旅游资源特征;并基于该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在发展中存在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偏低,市政建设欠缺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客源分级策略、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策略、旅游文化开发策略;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建议把发展旅游业纳入政府工作议程,将旅游业作为蓬莱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并在加强旅游环保和环保旅游的同时,实行联合促销,强化旅游宣传,促进旅游业的全面和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建平  王挺之  冯宇 《资源科学》2015,37(3):565-572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研究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对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据包络方法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构建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分解模型,对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作出了分析与解读。研究发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先负后正,以2008年为分界点;资源要素投入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大;碳排放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多数地区主要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旅游业环境结构特质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业碳减排起到较大促进作用,资源要素投入却助推了碳排放量上升,但旅游业内部结构变化是旅游业碳排放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中国旅游产业整体上属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其中东部与中部地区旅游业存在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云南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文化积淀丰厚、旅游资源天时地利、有着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因可持续发展观念浅薄,一些部门和个人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滥用旅游资源,因此频频出现旅游景区环境恶化,民族文化淡化等一系列问题。旅游业本身的“朝阳产业”、“永续性产业”等决定了可持续性旅游是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发展偏重追求经济效益,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相似文献   

16.
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旅游模式,而科普旅游是科学技术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旅游业的发展逐渐进入高层次的表现。文章提出开发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资源,形成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生态农业和科普旅游产业,拉动旅游业的发展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对桂北地区主要生态农业科普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河西走廊旅游业发展定位与优化升级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旅游业已经成为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主导发展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甘肃河西走廊是一个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尽管近些年其旅游业发展很快,但与其突出的旅游资源优势相比仍不相称.本文从河西走廊现有特色旅游资源分析出发,评价了其旅游业发展现状,从三个方面确定了其发展定位,并提出了河西走廊旅游产业实现优化升级应以改善环境为基础,以传媒宣传为手段,以景观差异为动力,走区域联合经营的、特色的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湖北区域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提出了湖北省旅游营销的思路与策略,力图从旅游营销方面为湖北省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从而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湖北省旅游业的整体营销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我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作为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有效利用了本地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着重突出了生态旅游,加强了旅游与文化的融合,至今为止,阿坝州旅游业更不断加强和开发乡村特色旅游等旅游产品,旅游发展态势不断崛起。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15)
本文以四川省石棉县为例,针对石棉县水利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石棉县在水利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应充分利用水利资源优势,切实解决水利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充分开发石棉县水利旅游资源,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