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设疑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设疑体现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师若能把握好设疑的时机,创设诱人深思的问题情境,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促进教学多边活动的顺利进行,也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要巧妙设疑。教师在教学中,要在重点情节处设疑、在难点障碍处设疑、在精彩感人处设疑、在精美修饰处设疑、在技巧特殊处设疑、在新知识点处设疑、在词语妙用处设疑,让学生在疑问中思索,在思索后论争,在论争中发现,在总结中感悟。这样,学生在有疑中释疑,在释疑中形成一种再创造的能力。目标设置要有创新的导向。目标设置要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对未知事物进行想象。如续写、补写、改写,就能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学《故乡》时,教师可设计“30年后宏儿遇见水生”的写作目标;再如教学《卖花》一文,教师可设计利用…  相似文献   

3.
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则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设疑艺术,从根本上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疑能促思,疑能激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的设疑就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情,就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创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奠定基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从问题的设计着手,精心“设疑”,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握好设疑的时机,创设诱人深思的问题情境,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促进教学多边活动的顺利进行;也可启迪学生思维,及时反馈学生信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因此,好的设疑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如何设疑呢?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兴趣、好奇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采取设疑、提问、创设问题情境等手段,能有效诱发学生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现就物理课堂教学中设疑、激趣的技巧问题谈点体会.一、设疑激趣、变"教"为"导"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巧妙的设疑,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设疑呢?从设疑的新颖性、设疑的适时性、设疑的量力性、设疑的直观性、设疑的现实性、设疑的变式性、设疑的自发性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设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之一。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把握有效的设疑时机,采用合理的设疑方法,讲究设疑技巧,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创新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刘莉 《宁夏教育》2007,(6):50-50
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时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疑让学生产生好奇,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冲动,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习更主动,感知更清晰,印象更深刻,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巧妙设疑,真正将课堂学习的主权交还给学生,有效构建英语趣味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陈巧香 《中小学电教》2008,(10):119-119
<正>疑能促思,疑能激趣。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情,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创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素质。一、把握设疑时机,发挥设疑功效  相似文献   

12.
郑艺莹 《考试周刊》2012,(83):69-70
数学课上的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精彩的提问能使学生智力振奋、情绪高涨,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提问上应做到:问题要设在重点处、疑难处、关键处,因材施教,灵活应变。  相似文献   

13.
设疑是教师授课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疑,可以克服“满堂灌”的教学弊端,从而能更好地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通过课堂设疑可以迅速捕捉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上任何设疑都具有上述作用,要使课堂设疑能收到真正的效果,也得讲究一些设疑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究竟“导”在何处?一、“导”在设疑激趣处,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兴趣高,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也是课堂中最普遍的师生互动方式,它能帮助教师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控课堂教学,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精彩而有效的提问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帮他们开启思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设疑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及解疑,启发学生思维。课堂中有效的设疑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动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成功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课堂设疑是教师运用疑问诱导学生定向地或发散地积极思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设疑不仅有利于督促学生细心研读教材,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设疑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设疑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迅  相似文献   

18.
设疑是教师授课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疑,可以克服“满堂灌”的教学弊端,从而能更好地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通过课堂设疑可以迅速捕捉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上任何设疑都具有上述作用,要使课堂设疑能收到真正的效果,也得讲究一些设疑的艺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设疑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9.
课堂设疑是师生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 ,恰当的课堂设疑能激发学生兴趣 ,启发学生思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而教学实践证明设疑的时机选择直接关系着启发的效果 ,为问而问 ,信口开河地随意设问 ,都不能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那么如何把握设疑的时机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处设疑 .1 于无疑处设疑数学教学中有些地方貌似无疑 ,但却蕴涵着智力因素 ,教师要从中深入挖掘在学生看来并不是问题的问题 ,激发疑问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例如 ,教材上有这样一个例题 :已知 :空间四边形 ABCD中 ,E、F分别是 AB、AD的中点(如图 1 ) ,求证 :EF∥平面 …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也是课堂中最普遍的师生互动方式。它能帮助教师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控课堂教学,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精彩而有效的提问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帮助他们开启思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