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后,孩子们特别想外出活动,所以,当听说我要带他们出去做游戏时,都高兴地跳了起来。孩子们对《老狼老狼几点钟》这个游戏非常喜欢,可以说是百玩不厌。游戏时,我扮“老狼”走在最前面,孩子们扮各种“小动物”和“老狼”一边对话,一边跟在“老狼”后面往前走。几个胆子大的孩子使劲地加快步子,想走在“老狼”的前面。所以,每次游戏前我都要把游戏的规则讲一遍。在游戏过程中,我也注意提醒个别孩子不要着急,别走在“老狼”的前面,以免被“老狼”吃掉。于是,几个胆子较小的孩子,如慧慧、佳怡等向前移动的步子很小很小,几乎就在…  相似文献   

2.
我将儿时玩过的“六格跳房”游戏介绍给孩子们。孩子们玩了一会儿问我:“怎么没有奥特曼房、迷宫房、蝴蝶房、电脑房?”我说:“那我们来设计好玩的‘跳房图’,好吗?”就这样,“跳房”游戏由过去学怎样跳转为学习设计“跳房图”。孩子们的想象真新奇,设计出了各式各样的“跳房图”。青青的“迷宫房”每格都写有字母。雪雪和爸爸一起设计的“房”以童谣句首第一字为标记,要求边念边跳。孩子们为“跳房”游戏注入了新的活力,民间游戏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3.
孩子的需要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倾诉自己的心声,是孩子们的一种需要。为此,我班创设了新的区角──“倾诉角”,并准备了许多的玩具小动物来和小朋友们聊天,其中有小狗、小猫、小鸡等。可不知为什么,却没有孩子光顾这个区角。 为此,我与孩子们进行了交谈。“我不喜欢和小猫聊天。”“我想和孙悟空说说话,请他来做客。”“我喜欢大头儿子。”“我喜欢白雪公主。”…… 原因找到了,孩子们要的是自己喜欢的倾诉对象,他们喜欢卡通人物,因为这些人物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于是我和孩子们对这个区角进行了重新“改造”,使这个小小的角落真正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4.
魔尺的魅力     
张爱民 《辅导员》2014,(18):28-29
近来,学校提出了“四会”教育,即“会说话、会问好、会行走、会游戏”。反思自己班的实际情况,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在“会游戏”上表现不是很令人满意。你看,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就像出笼的小鸟一样飞出教室,再看他们做的游戏,不是你追就是我跑,像一匹匹脱缰的小马在操场上奔跑。学校对全校学生也曾进行做游戏的指导和引领,但孩子们好像并不感兴趣,下课依然做着他们喜欢的“游戏”。因此,我决心在“会游戏”上开展本班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我将儿时玩过的“六格跳房”游戏介绍给孩子们.孩子们玩了一会儿问我:“怎么没有奥特曼房、迷宫房、蝴蝶房、电脑房?”我说:“那我们来设计好玩的‘跳房图',好吗?”就这样,“跳房”游戏由过去学怎样跳转为学习设计“跳房图”.孩子们的想象真新奇,设计出了各式各样的“跳房图”.青青的“迷宫房”每格都写有字母.雪雪和爸爸一起设计的“房”以童谣句首第一字为标记,要求边念边跳.孩子们为“跳房”游戏注入了新的活力,民间游戏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6.
“玩”是孩子的天性。为孩子创设各种艺术游戏,可以增添艺术学习的乐趣,更利于培养其艺术学习的兴趣。 我任教的是二、三年级艺术课。教学中,孩子们对于游戏的热爱可以说大于一切,于是我在教学中设计采用了很多艺术游戏——儿歌游戏、舞蹈游戏、节奏游戏、木偶剧游戏、音乐擂台等等,既活跃了艺术课堂,又使孩子们的艺术学习充满了趣味和灵动。  相似文献   

7.
一天下午,见幼儿玩表演游戏《小猫钓鱼》时还缺几条小鱼,我便又剪了几条,涂上广告色后放在游戏角。我嘱咐孩子们说:“现在谁都不要去碰它,等颜色干了以后,再用它来做游戏。”不一会,便听见幼儿的报告声:“徐老  相似文献   

8.
刘平 《今日教育》2006,(3):29-29
一天,我和孩子们玩传统的游戏“老鹰捉小鸡 ”。孩子们对游戏都非常感兴趣,当“老鹰”的生龙活虎,想把小鸡当成自己的囊中之物,当“鸡妈妈”的尽心尽职,保护好自己的小鸡;  相似文献   

9.
“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这个简单的模仿游戏在我上幼儿园时就会玩,直到现在,我成为了一名幼儿教师,也常常组织孩子们一起玩这个游戏,自认为其乐无穷。可就在今天,这个游戏让我清醒了许多。吃饭前,我正带着孩子们玩这个游戏,文文(系化名)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想像你那样做。”我一听愣住了,马上停下来问她为什么。文文摇摇头说:“就是不想,我想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听完后,我想,如果强行拒绝文文,她一定会对游戏产生反感。于是,我灵机一动,说:“好,那文文就和老师做不一样的动作吧。”游戏又开…  相似文献   

10.
我和孩子们一起玩音乐游戏《狐狸和兔子》,我当狐狸,孩子们当小兔子。第一遍游戏后,小奕忽然跑到我面前问:“张老师.您说狐狸怕大蟒蛇吗?”我说:“当然怕了,大蟒蛇很凶猛的。”“老师,那我就当大蟒蛇吧.我来捉狐狸。”说完用期待、渴求的目光望着我,我真不忍心打消他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可游戏中没有这个角色,音乐中也没有这样的情节,如果满足了他的要求,其他幼儿也有新的想法又该怎么办呢?对于张老师的困惑,您有什么建议吗?  相似文献   

11.
我班“观察角”活动开展一个多月,我始终以一个游戏者身份参与其中,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分析各种事物,从中我深切地感到,教师对孩子观察角活动的积极引导,是观察角活动得以长期开展下去,并切实达到活动目的的关键所在。教师引导不力或放任自流,观察角活动就容易不了了之或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12.
击鼓传花是一个古老的游戏,也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游戏。怎样才能在玩法上有所创新,激发孩子们更强烈的兴趣呢?一天,张悦小朋友戴来一顶新帽子让我看漂亮不漂亮,我嘴上夸着,心里顿觉一亮,假如让男孩戴上……?又到游戏时间了,我向孩子们宣布了一个游戏计划“击鼓传帽”,大家都好奇地议论起来。我拿出帽子,并说:“这顶漂亮的帽子会戴在谁的头上呢?”我先将鼓点重点停在男孩身上,帽子也自然落在了男孩头上,同时也引来了全班孩子的笑声、掌声。开始时,有些男孩不好意思,大概都是第一次戴这种帽子吧!我用鼓励的目光和语气为他们…  相似文献   

13.
一天,我临时到中二班带班,一时想不出合适的游戏。忽然,看到自然角有一束绢花,我随手将花拥在胸前,说:“下面我给大家演唱一首歌,歌名叫《两只小象》,希望大家喜欢,谢谢!”唱完后,在孩子们热烈的掌声中,我将手中那束绢花高高举过头顶,边鞠躬边说:“谢谢大家。”孩子们的掌声更响了,我趁机请孩子们说说老师像谁,孩子们纷纷说:“像电视上的明星,像舞台上的演员……”我又问:“那你们愿意不愿意也上来表演?”“愿意!”孩子们顿时来了兴致。  相似文献   

14.
徐兰 《早期教育》2006,(7):20-20
为了丰富娃娃家的游戏内容,我们特地制作了“洗衣机”“饮水机”“微波炉”等。但在游戏时,我发现孩子们对“洗衣机”“饮水机”比较感兴趣,而那台“微波炉”却连着两天无人问津。今天我就以“客人”的身分参与到了娃娃家的游戏中。  相似文献   

15.
偶然发现一天早餐后,我准备组织孩子进行集体活动,孩子们却趣味盎然地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对我的指令似乎“听而不闻”。怎么办呢?无奈之下,我想起孩子们喜欢玩“开火车”的游戏,就大声念起了“开火车”游戏的儿歌。“小朋友,快快来,我们的火车就要开!”果然,孩子们听到儿歌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户外活动时,我组织孩子们从一个游戏过渡到另一个游戏。我采用游戏的语言与方式让孩子们领会我的要求进行集合:“每个小朋友的眼睛都是两盏小车灯,请小朋友将小车灯打开,看看谁的灯光能照到张老师的眼睛里。看看谁的小刹车最灵,在张老师的身边停稳。”还沉浸在第一个游戏中兴奋得又跑又眺的孩子们听到我的话,迅速地集合到我身边,并纷纷向我喊道:“我的小刹车最灵。”“我是最先停下的。”只有汉汉好像根本没有听到我的话,也没有看到同伴的活动,他还是一个劲儿地在操场上奔跑。  相似文献   

17.
马延灯 《贵州教育》2009,(14):17-17,19
这是一节二年级的写话课。我为了让孩子们真切地体会“游戏”的乐趣,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便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他们到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相似文献   

18.
孙丽丽 《山东教育》2003,(33):36-37
一、案例在幼儿园,我观察到这样的游戏情景:自由游戏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都很兴奋地涌向自己喜欢的区域游戏角。娃娃家的孩子在布置婴儿的小床,小舞台的孩子跳起了新疆舞,医院的孩子在认真地给娃娃看病,小吃街的师傅和服务员也都忙活开了。看着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老师就东瞅瞅西看看。可是,不一会儿,我发现许多的小朋友都聚集在医院区而且还吵吵嚷嚷的,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因为医院的病人越来越多,病人不耐烦等待了,医生也不愿没完没了工作了。笔者问一个“护士”说:“怎么回事呀?”她很没好气地说:“人这么多累死了,我才不要干了。”这时老师…  相似文献   

19.
我爱小金鱼     
我班的自然角里新养了两条活泼美丽的小金鱼,孩子们稀奇极了,有空的时候总爱围在鱼缸边看。时间久了,好奇好动的孩子耐不住了,往往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捉,有的则时不时地把米粒、面包屑扔到鱼缸中,这些举动都在伤害小鱼。孩子们喜爱小金鱼,但他们由于缺乏知识,把这种爱表达错了。怎样想个办法既不打击孩子的爱心,又能够让小金鱼自由快乐地生活呢?我给小金鱼制定了一张“生活作息表”,以图谱的形式表示出来,让孩子们按图谱规定定时给小鱼喂食、换水;同时开展“看小鱼做游戏”的活动,教育幼儿不把手伸入鱼缸。此后,孩子们更加喜欢…  相似文献   

20.
《学前教育》2008,(6):36-37
我和孩子们在玩音乐游戏《狐狸和兔子》,我当狐狸,孩子们当小兔子,第一遍游戏后,小奕忽然跑到我面前问:“张老师,您说狐狸怕大蟒蛇吗?”我说:“当然怕了,大蟒蛇很凶猛的。”“老师,那我就当大蟒蛇吧,我来捉狐狸。”说完用期待、渴求的目光望着我,我真不忍心打消他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可游戏中没有这个角色,音乐中也没有这样的情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