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2年,世界上第一台非线性编辑系统CMX-600投入使用后,由于其具有将视频数字化和制作过程简单快捷等优点而备受业内人士欢迎。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非线性编辑技术也日新月异,在短短30多年间,经历了板卡式的非编系统、无卡非编系统、CPU+GPU+I/O的非线性编系统、网络化的非编系统几个阶段。探讨非编系统的进一步开发,面对提高访问速度和运行的安全性这两大非编系统发展瓶颈,合理设计网络化非线性编辑系统就成为当务之急。解决这一难题,对于提高节目的制作质量和构建系统的投入都具有刻不容缓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数字视音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各地电视台纷纷进行节目制作和播出系统的数字化改造。电视节目制作从传统以录放机加字幕机的线性电编的模式,转变到普遍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及非编制作网;节目的播出也从以录像机为主播出信号源、以基带模拟视音频信号传输的方式,逐步转变成硬盘播出服务器为源设备的数字信号播出方式;文稿编辑也逐渐从手写转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以及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非线性编辑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电视制作领域,但是在全国范围来看,还是有很多家电视台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运行于独立状态,这种不利的局面使得非编系统的综合性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将非编系统进行网络化建构,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制作质量,防止在复制过程中信号的衰减,而且更加明确和精准了电视节目的生产流程,这主要是因为进行网络化以后,实现了整体资源的共享,网络管理等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以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非线性编辑系统是相对传统上以时间顺序进行线性编辑而言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拓展的计算机系统,它应用计算机图像技术,以计算机为平台,配以专用板卡和大容量SCSI高速硬盘,采用相关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对计算机中各种原始素材进行编辑制作,完成视频音频资料的系统过程。  相似文献   

5.
黄山电视台原有大洋、索贝等厂家的五台单独的非线性编辑机,为了实现数据共享,提高非编制作的工作效率,对这五台单机进行升级改造,采用大洋公司MPEG--2标准作为搭建非线性编辑制作网的压缩技术,考虑到今后制播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系统采用FC高速网和以太网相结合的双网结构。系统工作站分为复杂编辑工作站(有卡工作站)、无卡网络编辑工作站和配音工作站。  相似文献   

6.
2007年,我台的新闻节目的创作平台由传统的线性编辑系统整体平移到非编网络上。经过一年的工作实践,我们觉得依靠非线性编辑,实现了对原素材任意部分的随机存取、修改和处理,利用网络,实现了节目资源共享。非线性编辑系统,它虽然只是一种图像的编辑方式,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充分用好非编系统的特点,在编辑好图像的基础上,还能在多个方面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一、磁盘化原稿的含义   在我们的工作中,作者交给出版社的原稿有三种情况: (1)手写稿; (2)打印稿; (3)磁盘。   磁盘化原稿首先将手写稿排出在外;打印稿,可能原来是铅印稿粘贴的,可能是机械打字稿,也可能是计算机打印稿。   为了下面叙述方便,我们把计算机打印稿也划入磁盘化原稿,这样磁盘化原稿包括三种:有磁盘、无打印稿,有磁盘、有打印稿,无磁盘的计算机打印稿。   有时手写稿、非计算机打印稿,作者也提供磁盘,但除非作者特殊说明外,编辑加工应在原稿上进行,磁盘只作为排版时参考。   非计算机打印稿和计算…  相似文献   

8.
<正>非线性编辑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操作平台的电视节目后期编辑制作设备,本文结合大洋D3-Edit编辑软件介绍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在河南新闻发布厅中的应用,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和性能。什么是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是相对于线性编辑而言的。线性编辑指的是一种需要按时间顺序从头至尾进行编辑的节目制作方式,它所依托的是以时间轴为基础的线性记录载体,如磁带编辑系统。编辑人员必须对一系列镜头的组接做出确切的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非线性编辑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编辑而言,它直接从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中以文件的形式存取素材、进行编辑制作。非编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平台的专用设备,可以实现多种传统音视频制作设备的功能,具有信号质量高、制作效率高和设备投资相对较小的优势。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对各种类型的音视频、文字和图片等媒体资料进行管理的平台,其功能包括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和素材转码等等,目的是实现媒体内容的最大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用于广播电视电影制作的非线性编辑系统逐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以来,非线性编辑系统(单机)、非线性编辑网络,以至于越来越深入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全台一体化网络系统的大规模应用,使得非编系统以及非编网络在电视台日常工作中的必要性得到了更广泛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视频服务器为核心,以磁盘编辑为主的高速ATM网络将是电视台节目制作和播出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微波链路作为电视信号传输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多采用基于SDH(同步数字系列)和PDH(准同步数字  相似文献   

12.
《电子出版》2003,(2):51-54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给传统的影像业带来了一场革命。影像业正从线性编辑走向非线性编辑,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影像数字化。计算机在影视艺术上  相似文献   

13.
泰州台 E-net 制作播出网是全国首家整合了 E- net 制作、播出以及成熟的大型网络应用技术,是较为先进的非编技术。下面向大家作具体的介绍。一、基于软件编解码方式非编网络设计思路目前在国内使用非线性编辑网络的电视台中,其非线性编辑网络结构都是基于“视音频压缩/解压缩板卡 PC 平台”的方式构架。这种构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网络化是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集采、编、播功能于一体的非线性编辑网在全国多家电视台应运而生。非编网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采,编、播模式,要求使用者掌握数字化新技能,同时非编网的维护也给电视技术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浅谈非线性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 《声屏世界》2007,(1):69-70
在电视的发展过程中,视频节目的后期制作经历了“物理剪辑”、“电子编辑”和”时码编辑”等发展阶段。如今,随着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普及,节目制作发生重大的变革。非线性编辑引入了磁盘记录和存储、图形用户界面(GUI)$D多媒体等新的技术和手段,使电视节目制作向数字化方向迈进一大步。由于它能对原素材任意部分的随机存取、修改和处理,开创了原来磁带编辑系统所没有的新天地,具有突出的优点,所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非线性编辑系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系统构建,结合本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提出升级非编网的设计思路,从网络架构的选择到系统的安全等方面进行论述。该系统已投入使用,提高了节目制作效率,充分利用原有设备,节约了资金,系统稳定,应急方案有效,满足后期制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各种编辑和文字处理软硬件的快速发展,的确分担了许多编辑的责任。传统的爬格子、做嫁衣的编辑形象,已经被日新月异的高新科技抢足了风头。从文章语言上看.追求口语、速度,甚至“无厘头”的网络白话,让严格遵守现代汉语规则的编辑原则,既感莫名其妙,又感无从下手:从文章结构上看,读图(以卡通、动漫最为风潮)、因录音技术的革新所带来的写真、实录风格,  相似文献   

18.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现代传媒应用最为广泛一款软件,无论是短视频还是中长视频,运用非编软件制作节目简洁、快速。利用无线传输系统,现场制作,即拍即传,效率非常高,有效地节约了成本和时间。  相似文献   

19.
编辑思维系统论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任火 《编辑学报》2000,12(1):37-38
论述了编辑思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指出编辑思维系统由知识系统、文化系统、逻辑系统和审美系统构成。其功能集中表现为审稿及对编辑活动的总体控制。编辑思维系统规定着编辑活动的方向 ,决定着编辑活动的层次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辅助编辑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范围的迅速拓展,使得以往需要手工操作的许多领域,相继使用起计算机来辅助工作,各种类型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应运而生,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然而,在科技编辑领域中,却迟迟未见计算机辅助编辑系统问世。是科技编辑工作无需计算机来辅助,无需自动化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