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师毕业3年后,我在教学上已小有名气。因此,校领导有意把有“脏乱差”之“美称”的六年一班交给了我,既为了提高我的管理能力,又为了帮助我丰富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我也是普通一兵》(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设计了三个追问,有效地诠释了“普通”一词的内涵。追问一:谁“噙满泪水”?为什么?黑板上写下问题后,学生们一愣,陷入思考。我又用粉笔在“噙满”两个字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圈“:请问‘噙满’是什么意思?”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要流泪了”,有的说“是泪水满满地在眼眶里打转转,呼之欲出了”,有的说“情至深处,说不出话来时就是那个样子”。我说“:一定是动了真情时才会这样。”学生们纷纷点头认可。我指着黑板问“:谁这样了?”学生回…  相似文献   

3.
尚丙驷 《教育文汇》2014,(23):22-23
案例1:黑板上的拳头印。一天我上课时,忽然发现黑板上有个浅浅的拳头印,心想可能是学生不小心碰的,就没有放在心上。第二天上课时,差点把我气晕:黑板上的拳头印斑斑点点,犹如一朵朵梅花,而黑板成了丑八怪!我问学生:“是谁搞破坏?”结果没有一个知道的。后来有学生告诉我,是班里的一位同学练习跆拳道,用拳头打的!  相似文献   

4.
下课了,我像往常一样摘下黑板上的小卡片,收拾书本,正欲迈步走下讲台回办公室时,衣角不知被谁拽了一下,“老师,那扣子应该放下边。”我一回头,是班上那个最小最可爱的小女孩。我微笑着看着她:“你说什么?”“我们班席老师总是把它们放在这儿。”小女孩一边认真地说着一边走近黑板,踮起脚,使劲儿往上指。哦,我明白了,她告诉我,要把小吸铁石扣子往右黑板边上放,竖摆成一排。我想起来了,每次上课时,都是这样放的。“席老师说,这样放好看,我们都能拿到。”  相似文献   

5.
今天上午第一节是我们班的语文课,黎老师一进教室就在黑板上写下了“我最离不开的人”几个大字。“同学们,”黎老师深情地对我们说,“在你们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中,一定有许多关心、爱护、帮助过你的人,请你们从中选取最重要的六个,写下来”。  相似文献   

6.
我们学校的黑板很大,作为班主任的我总要在黑板的某个角落特设一个专栏,如“光荣榜”“名人名言”“班级情况通报”等栏目。这些专栏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有着激励、促进作用。在担任班主任的十多年中,我也一直沿用着此类专栏。然而我越来越感觉这类专栏缺少与学生的互动,缺少对学生的温情关怀,因而也就毫无生气,好多学生对此栏目也就熟视无睹了。我决心改造我们的班级专栏,可是该怎么做呢?我思索着……一天,我的手机短信提示我,明天要下雨。我灵机一动,黑板的角落写下了:“明天有雨,请同学们出门带雨具。”同学们看了,脸上充满了新奇和感动。…  相似文献   

7.
“妈妈,您能理解我吗?”我垂下头颓然地叹了口气。教室里安静得只听到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没有人注意坐在教室最后面的我。越过前排埋头伏笔的同学,我抬起头看到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距离高考还有30天”。高考的气息越来越近了,而抓在手里揉成一团的模拟试卷上却是一个刺目而惨淡的数字。  相似文献   

8.
掌声     
在教室门外,我听到,像往日一样,上课铃一响,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走进教室,就感到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但我还是平静地走上讲台,师生相互问好后,我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个学生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讲课中,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上———”我一边说一边转身准备往黑板上板书。班上的女学生王娜娜边站边喊道:“报告老师,你看黑板上———”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黑板上有一行清晰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还有一个不太清晰…  相似文献   

9.
前天的作文课上,黄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玩学古诗的游戏。” 我很好奇地想:平时老师是不跟我们玩游戏的,肯定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了。 黄老师说完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游戏规则(古诗的特点):1.字行整齐;2.规律押韵(就是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用相同或相近的韵母);3.规律停顿。 第一轮的比赛开始了。我第一个举手要求参加。陆续,又有三位同学加入,老师便出题了。 老师想了想,在黑板上写出《小雨伞》这个题目。 我想了一下,连做两句,可都“落榜”了。还是罗志恒帮我提…  相似文献   

10.
教室里,“光的反射”正在我的讲解和引导下有序地进行。正当我转身在黑板上画图时,突然“啪”的一声.一颓“子弹”从脑后袭来,在黑板上打了一个白点后,从我的眼前飞走了……  相似文献   

11.
1971年8月我从盐城地区“五·七师资训练班”毕业后,被分配到东移小学附设初中班任教初一语文、政治等。倘若其他方面的条件简陋尚可让人忍受,那么令人最感头疼的是没有课本“文革”中除了《毛主席语录》等书外,根本就没有其他书。书怎么教语文、政治只好从仅有的几种报刊上选社论、小评论实为一种小言论、通讯之类抄在黑板上充作课文,数学等只好找旧书一节一节地抄给学生…… 一天我找一位苏州下放的女生吴珏华谈话,发现她手上拿着一本《汉语成语小词典》,我眼中一亮,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何不借来一用。小吴说:“借可以,…  相似文献   

12.
请划掉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所大学。教授请一个女生在黑板上写下她最难以割舍的二十个人的名字。女生写了她的邻居、朋友、亲人,写完后教授说:“请你划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女生划掉了她邻居的名字。教授请她再划掉一个,女生又划掉了一个她的同事。教授说“请你再划掉一个。”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了三个人,她...  相似文献   

13.
我对黑板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敬慕黑板。幼时,老师课上时常提醒我们:“眼睛看黑板!”在那时,我的这颗童心,似乎就已经意识到:黑板是知识的宝库!黑板,它没有婀娜的身姿,也没有缤纷的色彩。它就是这样黑乎乎、硬梆梆,平凡极了。然而它从不自卑,象老师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尽着自己的职责,它是那样的脚踏实地。校园里的黑板报诞生了。人们总是对设计者的匠心赞不绝口。有谁想到,这一切若没有黑板的映衬,五颜六色能如此鲜艳?可黑板从不计较,它是那样笃实厚道、虚怀若谷。为了传播真理、传授知识。老师天天在黑板上吱吱嗄嗄地写了又擦,擦了又写。黑板耐心地接受每一次的擦写,它渴望老师在自己黑色的身躯上不断地写了擦,擦了又写,为了培育未来的建设者,确是做到了舍身忘己。  相似文献   

14.
我在教学复习课“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对称轴的理解,在练习时就这样设计: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小学阶段学习过的有关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看了题目后,学生非常高兴,因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不可能难住他们。在学生依次到黑板上画出了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的对称轴后,最后一个该画圆的对称轴了。看看他们一个个前俯后仰的兴奋劲儿,真想“治治”他们。班上的“小调皮”更不得了了,简直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了?于是我就喊他到黑板上画圆的对称轴,这下他更高兴了,边向我做鬼脸边跑上前来。为了“挫挫”他的…  相似文献   

15.
“诗教”     
毛泽东回忆自己的求学生涯时曾说:“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敬佩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老。”这位毛主席所敬佩的“徐老”,便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徐特立在担任湖南第一女师校长时,以“诗教”闻名。他经常用粉笔在黑板上题诗,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每晚九点,熄灯铃响过之后,他总要手提马灯,和女训育员一起放轻脚步,巡视学生宿舍。有一次他发现有学生熄灯后还大声聊天,第二天早晨,他在黑板上题诗一首:脚尖踏地缓缓行,深恐眠人受我惊;为何同学不相惜,不出嘻声即足声?那些昨…  相似文献   

16.
老太太走进男厕所湖南刘新力一天上午上数学课,我正在黑板上板书一道几何例题的时候,听见下面有学生在窃窃私语,当我转向学生时,声音就停止了。当我再次转向黑板的时候.声音更大了,竟然还夹杂着“哧哧”的笑声.我在学生的眼中.是一个令人敬畏的老师,但今天学生好...  相似文献   

17.
我是差生     
睁开眼又是新的一天。今天的天气很好,透过玻璃窗,阳光懒洋洋地洒进我的卧室,可它们并不属于我。早晨,我在父母的训斥声中起床,匆忙赶到了学校,可还是迟到了。我不敢从前门进去,怕打扰了正在为考试而用功的优生们;更怕他们犀利的目光将我最后一丝自尊给刺杀掉。于是我悄悄地从后门溜了进去,找到一个“享受”不到阳光的阴暗角落坐下。化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又擦,擦了又写,一遍一遍。我瞪大了眼睛,竖直了耳朵,但眼前还是模糊一片,听到的也只是“懂了吗,会了吗”这些摸不着头脑的话。可那些优生们却异口同声地都说“会”。我只有惨兮兮地瞪着那双无奈的眼睛。下课了,这时喇叭中传出这样一段话:“……请各班尽快出好黑板报……”听到广播后,我兴奋了好一阵,这可是我大显身手的好机会。虽然学习成绩比别人差,可是我在这方面却颇有经验。于是中午我早早地来到班里,擦完后面的黑板,便忙活起来了。东涂西抹,抄诗词,画卡通,终于在同学们到来前“完工”了。  相似文献   

18.
上完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推理后,为了巩固计算法则,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道练习题:用竖式计算1.44÷1.2。因为这是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第一节课,在移动小数点时学生最容易出错,学生往往把除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划去就除。这时,我指名一位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上来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上练习。这了一会儿,我巡视了其他学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按计算法则正确地演算完毕,而台上这位学生在黑板前正在慢慢思考。突然,他先把被除数1.44的小数点划去,我刚想说:“下去,下去。”这时下面的同学起哄:“错了,错了。…  相似文献   

19.
杨维斯 《辽宁教育》2004,(10):36-36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不例外,没有丰富扎实的语言根底,同样不能产生成功的作文。为了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我找到了一块肥沃的土壤———“班级金三角”。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方沃土为学生作文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一、黑板一角我所教的班级黑板向来是“缺少”一角的,这一角被我“侵占”去专门用作展览好词佳句,而写好词佳句的任务,是由全班学生轮流完成的。每天早晨,由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来,其他同学抄下去。实际上,即便不抄,单是看黑板的时候不经意地扫几眼,一天下来,也会把这几个词或者一个句子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在学生…  相似文献   

20.
陆韶韵 《班主任》2008,(12):17-18
故事一:有“创意”的通知 一天中午,我让数学课代表A发一个让部分学生参加数学提高班的通知。不一会儿,数学老师怒气冲冲地来向我告状:你去看看你们班的“通知”!我走进教室,看见黑板上的通知:“4:30请提高班同学到多媒体教室忍受数学的折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