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陈玉琨教授认为校长专业发展包含三个层次:首先要有专业精神和追求;其次是校长的专业修养与道德,就是职业道德;再次,校长不仅要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育理论,同时还要懂得教育管理。并且指出中国校长的发展主要不是专业知识问题,而是专业精神问题。楮宏启教授认为校长专业结构指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尽管专家学者对校长专业发展的结构划分不同,但笔者认为专业精神是校长专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2.
一、背景与动因 当前学生学习评价存在“五强五弱”现象:即甄别与选拔功能强,激励与调控功能弱;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意识强,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意识弱;对学科学习目标的评价强,对一般性发展目标的评价弱;量化评价强,质性评价弱;教师单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强,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弱。以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一种“奖励分票”即时评价法。  相似文献   

3.
校长是学校的领头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校长队伍,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因此,教育系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首先要抓好校长队伍的作风建设。结合太康县实际,我们重点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即学习上突出“勤”;工作上突出“实”;作风上突出“严、廉”;做人上突出“诚”。第一,学习上抓住“勤”,使校长做勤政为民的实践者。在工作中,要求他们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坚持集体学习和自学制度,坚持校长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校长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透过高校内部的“五强五弱”现象,我们会发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一是政工人员和教师、机关干部、后勤服务人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有作用发挥上的“强与弱”现象;二是课堂教学中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强与弱”现象;三是对传统思想阵地和网络新阵地占领上的“强与弱”现象;四是教师队伍和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上的“强与弱”现象;五是师资队伍建设中业务能力建设和师德建设上的“强与弱”现象。  相似文献   

5.
乡镇成人学校校长要有“三头六臂”李立新,任志英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乡镇成人学校的校长应该具各“三头六臂”,所谓“三头”,即三种头脑”;所谓“六臂”,即“六种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乡镇成人学校的需求。一、乡镇成人学校的校长应有三种头脑:1.具...  相似文献   

6.
话语:校长管理学校要做到三个“为本”:以生为本,促进健康成长;以师为本,促进专业提升;以校为本,促进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川 《四川教育》2005,(5):12-13
非专业化校长只能盲目追随教育发展,只有专业化校长才能引领和推动教育发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需要专业化校长。校长的专业化应体现在对学校教育发展的宏观层面,追求的是教育的大智慧和大境界。校长专业化,关键在一个“化”字。“化”是一个质量互变的过程。校长专业化就是指校长内在的知识技能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即校长在专业精神、专业理念、专业思维、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气质等方面的持续发展过程。就像医生有处方权、教师对学生有教育权一样,校长的专业自主权,意味着校长对学校的事务有决定权。要给校长“松绑”、“放权”,让学校能够自主办学,自主发展;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校长的权力进行监督,促使其依法办学,规范办学,避免其拥权自重,无所顾忌。要使未曾作过校长的人能担任这项工作,使在这个岗位上的校长日有所进,成为优秀的校长以至学校教育专家或教育家,“专业化”的这个“化”就是学习,就是是实践,就是实践后的反思总结,按照陶行知的观点,就是“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8.
彭钢 《江苏教育》2014,(5):22-24
若把学校工作理解为以教育专业为核心的自主教育实践活动,那么专业精神就是校长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精神维度,甚至是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所建构的精神世界的“核心维度”,我们可称之为“教育学的立场”。专业精神常常与某个领域的学术活动高度相关,但校长的专业精神与专家、学者的专业精神不同,它要面对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而不是“单纯”的教育学术活动,因而它是寓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教育理性精神与实践智慧的表现,准确地说是体现校长对教育专业的自觉与超越的理性精神,其中包含着三个维度的水平院自觉意识、自主实践、自由超越。  相似文献   

9.
现代校长专业精神的提升应包括三方面:(一)提升敬业精神,将校长职业价值观与个人的生活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理解认同校长专业的特殊性,凝练对校长专业的热爱和理解,并献身于校长事业;将校长职业价值观与国家和时代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校长应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从国家、民族、政治、经济的视角来看待教育和自身职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任世伟 《宁夏教育》2008,(10):22-23
本人有幸在上海参加了三个月的校长挂职锻炼,昕报告、交流经验、看实际管理,深切感悟到:新时期的好校长应具备“三种意识”和“两个能力”。 一、校长要有服务意识 首先,当校长就是搞服务,要有主动服务的态度,同时还要有服务的能力。要提高服务能力,就要学习名校长的先进经验,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相似文献   

11.
当代青少年的最新特点是“高、大、快、强”,即开放程序高,信息量大,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最突出的特点是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思想特点集中表现为,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强。他们个性之突出,信息之灵敏,求知欲之旺盛,远远超过我们这一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活动中心在其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校长是学校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校长角色、校长工作的性质和学校的环境正处在迅速变化之中,变得越来越复杂,问题越来越多”;“校长需要有机会进修提高,和就职前一样,校长也有个人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和其他专业人员一样,校长也应该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指出高校培养出来的青年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素质:第一,要具有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奉献的精神;第二,要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第三,要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第四,要具有组织与协调能力;第五,要具有法律与社会公德意识;第六,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陈至立部长曾经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键是校长和教师。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本身要创新。教师和校长更需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种种原因,缺乏创新恰恰是我们教师的“关键弱点”。可以说,提高教师创新素质是教育创新之本。作为教师需要具备哪些创新素质 ?如何提高教师创新素质 ?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缺乏创新是教师的“关键弱点”   1.“…  相似文献   

15.
一、校长把好“一身正气、克己奉公”自身关 现代学校的管理要以人为本,运用正确的激励手段调动教师主观能动性,树立群体精神、群体意识及良好的校风,这是学校德育成功的前提。为此,作为校长必须要恪守“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的古训,做到:不乱用公款吃喝;不随意用公款请客送礼;不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分  相似文献   

16.
一年级大学生学习风格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风格是制约大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择了西安交通大学487名一年级学生。采用柯勃的学习风格量表(LSI)进行研究,发现一年级大学生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强,但加工信息的能力弱;具体感知世界的能力强,而理性分析世界的能力弱;反思观察别人的能力强,而主动实践的能力弱;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基本处于不平衡状态。据此,高等学校应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节:(1)开展学习指导,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认知加工水平;(2)进行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3)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课程环境;(4)加强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7.
马长泽 《天津教育》2009,(10):19-20
目前,“一把”校长兼课问题是个热点话题。有人认为“一把”校长事务缠身,没有时间和精力兼课,且上课也不是“一把”校长的主要职责,不能“因小失大”;有人认为“一把”校长本身就是教育资源,深入教学一线对其制定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规划、制度、措施大有裨益,兼课天经地义;有人认为校长兼课要因人而异、因校而异,因为校长的专业能力不同,学校发展状况不同……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8.
“校长校长一校之长”,官本位色彩太浓,不宜滥用;“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过于虚幻神秘,不敢苟同;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很时髦,但我看未必,问题不那么简单。比较令人信服的一种说法是:“校长应该成为教师的教师。”这后一个“教师”,不是指那些数理化、文史哲专业的教师,而是一种泛称,就像一位学者眼中的市长:他不一定是位专家,但必须是能够团结专家、发挥专家作用的“专家”。中央提出建设几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号召以后,上海交通大学一个课题组专门为此作了研究,提出了九项标准。其中,把“名师荟萃”列为第二条,把…  相似文献   

19.
校长作为“班长”,是学校“一班人”的核心,其素质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领导作用的发挥。当前应该把校长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联系校内建设的实际,我们认为校长需要增强六个方面的能力。一、组织上的管理能力。校长的岗位特点,决定了其权利同班子中的其它成员一样,担责任却重于其它成员。在校长的诸多责任中,加强“一班人’管理是首要的责任,在实践中需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强化管理意识。学校中事务性很强、纷繁复杂、如果事无巨细,定会顾此失彼,只有管好一个班子,才能管好一个学校。二是要增强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一“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实践”,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基于实践能力。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差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差,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基础教育一向多“传递教学”,少“实践活动”。由此导致:学生学习的天地狭窄;学习方式被动;长于接受,短于创新;眼前应试能力强,终身发展基础弱。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基础,便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一切真正的改变,来自于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