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哈佛大学的培养目标作出了回答—a fine human being(培养好人),即品德第一,而第二目的则是提高智慧。"小胜靠智,大胜凭德。"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如何完善学生的道德品格,使其逐步靠近人生的"大胜"?在深入研究学校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之后,我们发现"自强、自立、  相似文献   

2.
刘丽红 《海南教育》2009,(11):37-37
有人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可见对一个人来说道德是多么重要。道德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培养的,道德的培养正是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我深知对学生道德培养是多么重要,因此,我不断认真思考德育工作的诸多问题,并且深刻认识快乐德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可见对一个人来说道德是多么重要。道德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培养的,道德的培养正是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我深知对学生道德培养是多么重要,因此,我不断认真思考德育工作的诸多问题,并且深刻认识快乐德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社会对人们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全球一体化时代的人类要有更高的素质才能有所作为。进入全球一体化时代,你必须带好两本护照:一本是知识护照,另一本则是道德护照。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年度报告中指出,进入21世纪的人类要带好两本护照,一本是知识护照,一本是道德护照。这就是德才兼备,"德"是指道德,而"才"则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关于德与才的关系,有几句顺口溜说得挺确切: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才无德是废品。要想在21世纪中站稳脚跟,有所成就,就必须  相似文献   

5.
严玉萍 《语文天地》2013,(12):61-62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有人说:"有德有才是良才,有才无德是坏才,有德无才是庸才。"为西藏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西藏内地班(校)教育的最高目标。一、语文德育的内容以及表现语文教学内容极其丰富,所反映的社会理想、道德情操、人生哲理等诸多方面,无不体现  相似文献   

6.
智慧·成功     
智慧·成功去小智而大智明。──《庄子·外物》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按照自然行事,倾听自然的话。──赫拉克利特智者不冀侥幸以要功。──《燕丹子》不用理智是难生活的。──高尔基在希望与失望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的德育工作不断地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我们必须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加强德育的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拓宽德育渠道,延伸德育时空,不断提高德育管理质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多年来,笔者在学校就此作出大胆的尝试与努力,并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对于人的全面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内在免疫力,有效抵制各种不良影响."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有德有才是良才,有才无德是坏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无才无德是无赖,可见,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纵观新时期中小学特别是初中学生德育现状,其道德面貌的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的态势,表现出了学生思想道德与社会发展要相适应的可喜局面。就学生个体(特别是农村初中生)而言,仍然存在着众多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和缺陷,如心中无德,唯我独尊;柔弱无助,意志脆弱;自卑闭锁,封闭心灵,行为怪诞;知行背离,屡教不改;坏习惯很多,好习惯甚少,品德较差,德育现状堪忧。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有德有才是良才,有才无德是坏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无才无德是无赖,可见,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纵观新时期中小学特别是初中学生德育现状,其道德面貌的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的态势,表现出了学生思想道德与社会发展要相适应的可喜局面。就学生个体(特别是农村初中生)而言,仍然存在着众多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和缺陷,如心中无德,唯我独尊;柔弱无助,意志脆弱;自卑闭锁,封闭心灵,行为怪诞;知行背离,屡教不改;坏习惯很多,好习惯甚少,品德较差,德育现状堪忧。本文拟就初中学生(重点是农村初中生)德育现状的形成原因,应对策略作一简要分析。形…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对于人的全面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内在免疫力,有效抵制各种不良影响。“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意大利诗人但丁的这句话十分生动地说出了道德的功能。基于道  相似文献   

12.
方玉琴 《文教资料》2007,(23):56-57,21
有人说:有德有才是良才,有才无德是坏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无才无德是无赖。可见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纵观新时期高职德育现状,其道德面貌的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的态势,表现出了学生思想道德与社会发展要相适应的可喜局面。但就学生个体而言,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有德无才是庸才,无德有才是害才,有德有才是良才”这反映出当今学子不仅要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良好道德思想.然而技校生因自身因素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使其存在许多对社会道德意识淡化、公共道德失范的行为.要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分析成因,全面了解学生;变现状,全方位加强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三个步骤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4.
曲桂凤 《华章》2007,(5):31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人说.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可见道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品德被列为各才之首,有人说"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可见德之重要.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青少年作为国家的宝贵资源,须先成人。人有才无德是毒品,有德无才是次品。只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承  相似文献   

17.
拿破仑曾说:"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这掷地有声的话道出了"德"对于人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还普遍的存在."口号多实际少,号召多考核少,宣传多评价少,赞扬多引导少",成为许多地方司空见惯的现象,以致出现了马加爵事件等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恶性德育缺陷案例.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这些要求恰如其分地界定了课程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在二十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秉承"以教育德,以德促教"的教学原则.下面,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谈谈心得,以资与广大同仁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18.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企业家牛根生先生的观点充分说明了品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要科学贯穿德育因素.  相似文献   

19.
德才兼备     
德与才是不能分开的。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把才华用来行善,品格低下的人把才华用来作恶。才与德对人来讲是如此重要。但是,它们在每个人心中的位置却是不同的。我更看重道德的分量,看重道德带给我们的心灵美好。我认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视道德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东亚文化圈里的母狐一直被视为反面形象,"狐狸精"具有浓厚的贬义色彩。但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所刻画的狐女用智慧大胆追求爱情,展示出新女性的生存状态;用智慧挑战封建礼教,颠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历史传统;用智慧挽救爱人,令"狐狸精"成为美丽与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