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化学演示浓硫酸的脱水性时,是用玻璃棒在纸上写字。但该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才有明显的现象。在高中化学讲到纤维素的水解时,有一个学生实验,其内容是把一小块脱脂棉或滤纸放入试管里,滴入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搅动使它变成糊状,再加2毫升水,放入水浴中  相似文献   

2.
实验步骤: ①将少量脱脂棉放入蒸发器中,用水浸湿。然后滴加浓硫酸,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使脱脂棉成为无色透明液体(半分钟)为止。 ②取2毫升此液体于一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水。  相似文献   

3.
高中化学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185页[实验7-5]“纤维素水解”的演示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实验,也是一个疑难实验。做好这个实验对于引导学生学好纤维素的重要性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材中采用90%浓硫酸滴到棉花或滤纸上,再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滤纸捣成糊状,小火微热直到溶液变成亮棕色,最后加新制的Cu(OH)_2加热煮沸。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成功,实验现象也不明显,溶液经常由于硫酸浓度过高而被炭化成黑色,看不到亮棕色,最后加新制的 Cu(OH)_2,加热煮沸也看不到砖红色的沉淀出现。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硫酸》中,有一个浓硫酸脱水性的演示实验: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蔗糖变黑面包”的实验,是糅合趣味性、科学性、探究性于一体的好素材,需要我们用心去开发,让其充分发挥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学生实验七:浓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方法:在试管中或烧杯中盛有水,然后小心地沿试管(或烧杯)壁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或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纤维素水解实验是高三化学中的一个演示实验,由于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多,操作讲究,所以它是一个较难做的实验。为了探讨有关因素对纤维素水解效果的影响,以提高实验效果,本人对实项实验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二、实验原理纤维素在浓硫酸催化及加热条件下水解,生成纤维四糖、纤维三糖、纤维二糖等,但最终产物是D-(t)-葡萄糖。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一起加热时,首先生成Cu(OH)2沉淀,进一步加热分解成砖红色的Cu2O。在生产实际中,对纤维素的水解是在浓酸或稀酸作用下以及加压下进行的,在中学实验室的条件下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高一化学新教材(苏教版必修一)专题4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中有关浓硫酸的特性(第91页)观察与思考中实验2:取2克蔗糖(C11H22O11)放人大试管中,加入约5 mL浓硫酸,迅速搅拌,然后塞上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将玻璃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水解实验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演示实验,由于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多,操作讲究,所以它是一个较难做的实验。为了探讨有关因素对纤维水解效果的影响,以提高实验效率,本人对这项实验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实验的原理 纤维素在浓硫酸催化及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纤维四糖、纤维三糖,纤维二糖等,但最终的产物是D—( )—葡萄糖。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水解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素水解实验的改进贵州省天柱民族中学(556600)龙兴钊高中化学(选修)第三册第87页(实验3-4)介绍的做法,因加热水解时间长,且用NaOH溶液中和酸难以估计.为此,笔者对本实验作如下改进:在一干燥试管中放入几片碎滤纸,然后加入约sml的浓硫酸...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高中化学课本第三册 (选修 )的学生实验五《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性质》中 ,“纤维素的水解”部分 ,学生很难准确掌握 ,常会出现如下情况 :1 .加碱中和时 ,加碱少了 ,水解液显酸性 ,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后加热就没有红色的氧化亚铜生成 ,实验失败 .(这种情况较普遍 .)2 .加碱中和时 ,加碱多了 ,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而且学生没有学到加碱中和的应有知识 ,实验也不算成功 .为了辅导学生做好这个实验 ,现将此项实验作了改进和探索 .一、由于纤维素水解用的是浓硫酸 ,且一般来说学生用量都是偏多 ,我们除了教育学生准确使…  相似文献   

11.
郝晓宏 《甘肃教育》2009,(20):56-57
一、不当的操作顺序具有危险性 1.浓硫酸的稀释实验 应在玻璃棒的引流下,将浓硫酸沿容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若将水倒人浓硫酸中,则极可能因产生的大量溶解热使溶液沸腾.试剂飞溅.发生危险。同理,制乙烯时,也应先往容器中加酒精,再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纤维素水解实验是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中安排的一个演示实验。此实验对于学生了解多糖水解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由于课本对实验的叙述过于简单,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又很多,所以如果按照课本上的叙述进行操作很难把握实验成功。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节约实验时间,需要寻找这些影响因素的最佳组合状态。正交试验法,是使用正交表来安排实验(一种特制的表格),并利用正交表的特点对试验结果进行计算j分析,从而找到较优试验方案的一种方法。因此。可以采用正交试验法来寻找纤维素水解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3.
家庭小实验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称取10g新鲜菠菜,用小刀切成碎块,放在研钵中加入10mL丙酮或石油醚,继续研磨成浆糊状,将提取液用滤纸过滤除去菠菜渣,然后在一小杯中放入5mL提取液并垂直放入一张滤纸,等待3~5min,菠菜色素就会在滤纸上分离。由于滤纸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色素受纤维素毛细管作用。液体1菠菜色素的分离沿滤纸上升并表现出非常显著的色带。绿色为叶绿素,黄色为叶黄素,桔黄色为胡罗卜素。先取两支试管贴好A与B的标记。分别加入5mL蒸馏水,在A试管中加入一滴甲基橙和一滴盐酸,在B试管中加入一滴酚酞和一滴10%的NaOH溶液,注意观察支试管中的颜色。然后在…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第一册第六章[实验6—4].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虽然操作简单.但按书上的要求做.有时不能确保实验成功.  相似文献   

15.
关于吸热反应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化学第一册 [实验 1 -4]是一个新的实验 ,有一定的难度 ,现谈谈对吸热反应实验的研究。1 实验事实1 .1 晶体之间的反应(1 )在小烧杯里加入 2 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 [Ba(OH) 2 ·8H2 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 5—8滴水的泡沫塑料(或玻璃 )片上 ,然后再加入约 1 0g氯化铵晶体粉末 ,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使Ba(OH) 2 ·8H2 O与NH4Cl充分反应。实验现象 :在玻璃棒搅拌过程中 ,原来无色的颗粒状晶体慢慢变为粘稠状 ,最后成为糊状物质。实验过程中闻到有强烈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16.
1 作反应物 1.1 纤维素硝化反应中所用脱脂棉是反应物 1.2 多糖纤维素的水解用到的棉花是反应物 1.3 用棉花团包裹Na2O2粉末,然后用胶头滴管向Na2O2粉末上滴2~3滴水,或通过长玻璃管用嘴向Na2O2粉末中吹气,棉花团能燃烧.棉花团作反应物.  相似文献   

17.
“稀释浓硫酸”的实验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实验人员的安全。现行沪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203页安排了“稀释浓硫酸”的两个对比演示实验,以帮助学生明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  相似文献   

18.
正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第101页实验4-9: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该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思维能力的难得素材。由于实验反应因加热温度、硫酸的浓度、反应物用量等条件不同,反应出现不同现象,为此,笔者组织学生从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等几个方面进行科学探究,收到了良好效果。一、实验装置的探究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装置的最大优点是简单,但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缺点。1.不能探究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2.反应加热生成二氧化硫及硫酸酸雾易溶于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纤维素化学法水解-氧化一体化制备葡萄糖酸钠的技术特征为:利用80%浓硫酸水解纤维素制备葡萄糖,前一轮氧化阶段副产物Cu2O和Cu(OH)2作为碱中和纤维素水解阶段的催化剂硫酸,Na2Cu(OH)4作为氧化剂氧化葡萄糖制备葡萄糖酸钠;中和阶段获得制备氧化剂的原料Cu SO4和副产品Cu,葡萄糖酸钠、金属铜产率分别为85%、87.6%。葡萄糖酸钠联合生产法的特征为:纤维素水解与葡萄糖氧化一体化设计,利用氧化剂副产物处理硫酸实现"零成本"回收硫酸,解决了传统浓硫酸水解纤维素中硫酸回收困难、成本较大和腐蚀性强等问题;葡萄糖氧化与湿法炼铜一体化设计实现"氧化剂增值"和"氧化剂循环",解决了传统制备葡萄糖酸钠工艺中存在的反应条件高、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增强了该技术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高中生物必做的分组实验。在实践中我对教科书中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如下改进。 1.色素的提取 将5g丁香树叶(或绿叶)去梗剪碎放在研钵中加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然后加入2mL丙酮进行研磨,研磨至接近匀浆时,再加入2mL丙酮,快速研磨至匀浆。这时将研磨液倒入小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漏斗里放一块脱脂棉纱布,漏斗基部塞少许脱脂棉,用纱布包着研磨液,用手挤压(最好戴上薄塑手套),滤液很快流出来,用小试管收集滤液,塞上棉塞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