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不能忘掉祖国”》讲的是宋庆龄15岁在美国留学时,在一次讨论会上批驳美国学生错误观点的事,赞扬了她对祖国充满理想和希望的爱国热情。本文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抓住课文的重点段,重点理解宋庆龄说的一段话的意思,弄清这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二是学习给课文分段,落实本课的重点训练项目。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重点可按以下步骤教学:  相似文献   

2.
《“我不能忘掉祖国”》教案江西南昌市百花洲小学黄琰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会用“将来、富饶、虽然”造句。”2、理解深文内容,学习宋庆龄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为祖国的振兴努力奋斗的精神。3.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  相似文献   

3.
《我不能忘掉祖国》(五年制第六册第10课)是新编的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少年宋庆龄在美国留学期间,一次讨论会上批驳美国学生错误观点的事,赞扬了她对祖国充满理想和希望的爱国热情。教学时,应根据课文特点,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重点理解宋庆龄的发言,体会每句话的意思,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第六册第三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 :《飞机遇险的时候》、《“我不能忘掉祖国”》、《雷锋日记二则》和《杏儿熟了》。我是这样设计的。一、挖掘课题内涵 ,激发学生情感。《飞机遇险的时候》 :A “遇险”是什么意思?飞机遇险后果将会怎样?这时 ,谁怎么做?怎么说?B 周恩来有一种什么品德?当你发现有人遇险时会怎样做?《“我不能忘掉祖国”》A 文题为什么加引号?谁“不能忘掉祖国” ,具体表现在哪些事上?B (由爱家过渡到爱国)设想 :你遇到像文中的事会怎么做?《雷锋日记二则》 :A 谁能说说雷锋的故事?B 我们…  相似文献   

5.
《大纲》修订版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形式,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为此,我们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不同,作了以下尝试。一、比一比,看谁讲得最精彩叶老主张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本文”,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掌握其思想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精心揣摩课文的重点词句,通过语言文字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其精神实质。在《我不能忘掉祖国》一课中,宋庆龄在讨论会上的一席话柔中有刚,掷…  相似文献   

6.
吴静 《山东教育》2011,(7):46-48
本单元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和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四位名人的故事。《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述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  相似文献   

7.
聂芬  朱瑛 《辽宁教育》2008,(7):80-81
《我不能失信》讲述的是20世纪伟大的女性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根据课文的编写意图和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若采用“初读感知、演读明理、朗读激情、拓展导行”的教学思路,容易使学生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感受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方面获得启迪。  相似文献   

8.
据笔者粗略统计,人教版六年制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共有课文312篇,其中与“中国地理”有关或关系密切的课文就达126篇。“中国地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一、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感学生心智发展的层次性,要求对不同年级应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形成序列,增强实效。低年级可直观地了解“祖国”,结合《归类识字》《祖国多么广大》《日月潭》等课文,知道祖国的名称、首都、版图,萌发爱国之情。中年级可形象地了解祖国,联系《赵州桥》《五彩池》《千里跃进大别山》等课文,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辽阔疆域、名胜古迹等,…  相似文献   

9.
罗春君 《广西教育》2010,(22):40-41
一、情景描述 课文《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讲的是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最终回到祖国怀抱的坎坷而感人的经历。整篇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浸润着钱学森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我的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这句话正是他爱国之情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在小语教学中,既要顾及语文学科的科学性、知识性,也要顾及其思想性、教育性,二者和谐统一,相辅相成,这就是“文道统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么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呢直接将“文”“道”结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我爱祖国》一课,课文先从“我爱万里长城”开始,写了“爱小河,爱五星红旗,爱白鸽,爱红领巾,爱花朵,爱爸爸、妈妈,爱老师、同学”等“八爱”,然后笔锋一转,通过设问“最爱什么”引出“我最爱我的祖国”。据文品意,课文先抒写的“八爱”是层层铺垫,以突出“我爱祖国”的主题。教师可让学生懂得每句诗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不平常的蛋糕》是第五册新选的一篇半独立阅读 材料,充分表现了宋庆龄同志对孩子们的关怀,对祖国未来的关心。 全文可分为四段:1.宋庆龄同志刚从斯里兰卡回上海就去幼儿园看望孩子们;2、宋奶如亲自把蛋糕分给小朋友和老师;4.蛋糕的来历。全文情节不算复杂,语言具有童真、童趣的特点,学生易懂乐读。 教学时,要把突出蛋糕的“不平常”,透视宋庆龄同志对孩子们的“牵挂”,对祖国未来的“关心”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全文,在老师点拨、引导、启发下,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解答问题、理解词语、练习朗读等训练手段学好这篇课文、可以按下列要点来体现上述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小学思品课第一册《我爱祖国》的课文只有几句话: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的首都在北京,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仅就课文内容而言,是很容易讲的。但如何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教给小朋友热爱祖国的道德行为方式呢?我的体会是不能把“热爱祖国”喊成一句空话,要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具体问题入手,引导他们用实际行动去热爱祖国。为此,我首先利用课文  相似文献   

13.
《我不能失信》讲述的是20世纪伟大的女性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根据课文的编写意图和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若采用"初读感知、演读明理、朗读激情、拓展导行"的教学思路,容易使学生通过人物对  相似文献   

14.
人教社出版的《教案》及一些教师用书,将本课教学时间定为1课时,但我不能,我的学生不能。用这么少的时间来学习这么一篇极有文化内涵的课文.顶多算是教过了一学期24篇课文中的一篇.学生是无法“浸润”其中的。我将时间定为2课时。  相似文献   

15.
教学《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一个 问题:宋庆龄是1893年出生的,于1915年和孙中山结 婚。也就是说,她成为孙中山夫人时已有22岁。而李燕 娥是16岁时来到孙府做保姆的,在课文“1928年,16岁 的李燕娥来到宋庆龄身边当保姆,庆龄当时已是著名的 孙夫人”等语句中可以证实。明摆着,宋庆龄年龄比李燕 娥要大,按理,宋庆龄应称李燕娥为“李妹”,可文中却一 再说宋庆龄是称李燕娥为“李姐”,这是为何?笔者认为, 不外乎以下三种可能: 第一,称李燕娥为“李姐”,是因为宋庆龄对其表示 敬重。…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国际主义者。她在“为新中国奋斗”的同时,一直为发展我国的儿童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为培养下一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宋庆龄同志逝世五周年纪念的日子里,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宋庆龄论少年儿童教育》。下面,我就宋庆龄同志的儿童教育思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宋庆龄同志说:“儿童,是人类的花朵。”她把发展儿童教育事业与革命斗争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她指出:“我们历代的祖先们曾在我们这块光荣的土地上劳动过,战斗过,目的就是为了要把祖国建设成一个和平幸福的乐园,要  相似文献   

17.
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东邪西毒》 “小柒,你说,怎样才能忘掉一个人?”期中考完最后一门课后,德偬落寞地问我。其实,我又何尝不想知道,怎样才能忘掉一个人。那样,我就不用再一个人躲进黑暗里默默哭泣。 “殷浩,你来背一下席慕容的《乡愁》。”老师站在讲台上叫你,声音里微微带了一丝怒意。你坐在我的斜后方,可我不用回头...  相似文献   

18.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教法初探李万荣初一思想政治课《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一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课文以丰富的内容、精辟的哲理、生动的典例,极大地感染、教育着学生。为很好地完成这课的教学任务,我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三法”教学活动,取...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改编后的小学语文第二册编排了 30篇课文,分为两个部分,安排在“识字学词学句”之后。本册第三组是继“古诗”之后的课文教学。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①识字;②词句训练;③朗读和背诵;④学习语言;⑤积累语言。教学重点是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本组课文的体裁有儿歌、故事;题材有写盎然春意的《我爱祖国》,有表现革命传统人物形象的《小八路》和《王二小》,有反映能客观地认识事物《我选我》的当代儿童,内容丰富有情有趣。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了当代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兼容了语文知识、思想…  相似文献   

20.
苗宪瑛 《小学语文》2013,(12):48-49
读《看雪》至文末,老师那一句深情的话语——“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让我一下子揣摩到了编者的心思:难怪要将这篇课文放到“爱祖国”这个主题单元里!可不是吗!先看本组教材的单元导语——“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虽然简短,却开宗明义,先声夺人。再细读所选的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