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此"妙手"     
任湛轩 《初中生》2005,(16):36-37
[文题:看图作文:以上面的漫画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棵死树,或许没人想看,但要是到了画家的画里,应该会有一些观众,也值得几两"银子".如果在名画家的画里,死树变成一棵生机勃勃的树,那这画一定价值连城.然而,死树还是死树,真实的情况是无法改变的.  相似文献   

2.
李小小是班里出了名的"小调皮".有一天课后,他突然心血来潮,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画:一个戴眼镜、鹰钩鼻子、笑嘻嘻的人头像.下边还注上一行龙飞凤舞的"李氏体狂草"--"赵爽遗像".同学们进了教室,看着这幅漫画不由得大笑起来.因为,他画的是新来的班主任赵爽老师,一位头发已有些花白的中年女教师.  相似文献   

3.
宋朝文学家苏东坡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书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相传他画过一幅<百鸟归巢图>,明朝时,为一胡姓员外购得.因画上没有题款,胡员外便请当时颇有名气的小才子伦文叙为这幅画题诗.伦文叙十分喜爱苏东坡的这幅画,诗兴大发,当即题诗一首:  相似文献   

4.
"画"与"说"     
在许多美术活动中,总是教师先说,然后幼儿按要求去画.这无疑对幼儿掌握绘画的技能与方法是有利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幼儿往往以老师说的和示范为标准进行单纯的模仿,即便鼓励他们去想象,也无非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添画,这显然会限制幼儿的想象.幼儿评画的时候也往往没有积极性,总是围绕老师的构思进行评画,因为这不是他们自己的画,没有自己的构思.天长日久,幼儿对绘画就会失去应有的兴趣,只是为完成画画而去画画.  相似文献   

5.
"妈妈,我不想'6个1'了!"下班回到家,小艾坐在沙发上严肃地对我说. "6个1"是指看1本书,读1首古诗,跳100下绳,做1件家务事,认10分钟字,画1幅画.这是小艾参观了一所小学后,寒假里主动提出的每日目标.每天晚上,我会根据她的完成情况在记录本上画五角星.每当我画上一颗五角星时,小艾就笑靥如花.计划已坚持了两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绘画史上,"历史画"创作是一个源远流长、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特别是在宋代以前,以人物为核心的绘画,包括描绘历史事件的"历史画"和以刻画人物为主的"历史人物画"一直是中国绘画的主流,只是随着山水、花鸟画的兴盛,"历史画"在元、明、清三代发生了流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与山水画的合流,影响了"历史画"的独立发展.至于明、清时代,特别是清代大量出现的帝王"纪功画卷",则只是一种异变了的"历史画".中国古代的"历史画"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创作提供借鉴,中国古代"历史画"发展的历史在很多方面也对我们有一定垂诫意义.  相似文献   

7.
书法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艺术教育的突破口、切入点.研究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对于研究中国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讨论书与画的联系,即从较全面、综合、多方面的角度来对它们的关系做一综合讨论,以期引起画者的广泛关注和足够重视,注重书法的学习、运用,推动中国画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不但要求新,更要求美."美的"音乐课堂,必须要有美的语言、美的情境、美的歌声,才能够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美的"语言 说到美的语言,有一则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位朋友是漫画师,尤能根据人的特点或者行业特征给人画肖像漫画.有一次,他给一位教师画肖像时,脸型、眼镜、发型均神似,唯独将一张嘴画得硕大,占据了大半个脸,煞是突兀,众皆不解."他笑言:"你们教师是吃开口饭的,嘴不突出还靠什么呀?"众乐,皆服.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来美术教育和创作领域出现的一股不严肃的浮躁现象,且均冠以"画无定法".作者通过追溯"画无定法"的由来及古今大量的事实,论证"画无定法"决不是美术创作中信手涂鸦胡来的,而是应该严肃对待.  相似文献   

10.
"布置自主墙啦!"标兵小队的小队长一声令下,队员们把早已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原来,这次自主墙的主题是"我能行",队员们畅想的是"20年后的我",他们结合自己的特长画了四年后自己的肖像画,写了自己的梦想和愿望.有的画的是"我当舞蹈家",在上海大剧院演出;有的画的是"我当灌篮高手",在奥运会上勇夺金牌;有的则画的是"自己当公司总裁",在巡视世界各地的分公司……标兵小队的队员都为自己的得意之作而洋洋得意时,队长许家菁发现队员小童却在一旁不作声,此时他手中也没拿出自己的自画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队长心里直纳闷,仔细一寻问,原来,小童的兴趣爱好是航模,长大想当一名航天家.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师在辅导学生进行创作时,有这么一句口头禅"想怎样画就怎样画".表面看来,是借此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敢想敢做,是在发展学生个性.其实,这是辅导中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做法.本文从构思、构图、创作三方面来谈谈在儿童画创作中,怎样解决"想怎样画就怎样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净恩 《职业技术》2005,(7):30-32
每次采访前,我都有为采访对象"画像"的习惯.当然,这只是根据事先掌握的一些基本情况,在脑子里来一番不用纸笔的创作.每回"画"完像,待见到采访对象之后,我又习惯性地在心中暗自进行比较.有些时候,我"画"得挺准,便觉得采访也顺利、容易了许多.有些时候,则会沮丧地发现"画中人"与现实差得很远,每逢这时,难免就要调整采访计划了.采访莫言迟(化名)这一次,我就又把像"画"错了.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欲望和意向,是形成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对学习感兴趣后,学生才能自主地、自觉地去观察、研究和探索.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内容可以让他们动笔来画一画,在看似轻易的涂画中,却学会了知识.就此笔者提出了"画题",并以此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一面小镜子,让你和爸爸不说话就可以进行交流,不信的话就和爸爸来玩一玩、试一试吧! 1.准备一面小镜子. 2.宝宝用力对着小镜子哈口气,在镜子上留下雾气. 3.用手指画个爱心(爸爸我爱你). 4.用手指画个大拇指(宝宝真棒).  相似文献   

15.
教材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片断一 师(伸开自己的右手):这是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小组同学画在同一张纸上(5人一小组).出示一小组完成的图画.  相似文献   

16.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感到很奇怪吧!太阳怎么会从西边出来呢?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好朋友白雪约好一起画画.一点钟左右,我家的门铃果然响了,我把白雪请进屋,准备好画画的用具,各自画起画来.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画中,"留白"是常见的一种构图方法,能营造画的意境,使画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其实,"留白"手法不仅仅在中国画中有独特地位,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这种手法也有妙用之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美术学科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而小学美术课程学科本身的特点,就给学...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心目中很敬佩郑板桥.他是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在潍县署中的那首画竹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相似文献   

19.
教学活动一:情境引入 师 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同学们知道吗? 生1 意思是说做人做事要讲规矩,不讲规矩是不行的. 生2 我想,它的意思是不用圆规画不出圆来,不用矩尺画不出方形来. 师 说得很好.你们见过矩尺吗?  相似文献   

20.
元旦、春节期间,总会收到已毕业学生发来祝贺节日的短信和身边学生亲手制作的贺卡.学生从草稿本上撕下一张纸,用彩笔画上自己喜欢的画,画的中央是"心"形图,图中写上几句祝愿的话,然后把它叠成"心"形,腼腆地走到老师跟前,"老师,这是我送给您的节日礼物,请您不要嫌弃,等我长大了一定送您更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