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说起文创,大多数人都不觉得陌生。文创可以实现多种文化元素的融合,重新建构新的文化,形成内涵丰富的产品。“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文创产品也是物质与自我精神的融合成果。小至一方砚台、一段视频,大到一间书房、一个客厅、一处院落,一切都可以有文创的身影。我们希望在文创的浸润中成长。  相似文献   

2.
杨丹 《四川教育》2013,(7):51-51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凑史,没有阅凑的人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的发育。”“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和品质。”……在“首届全国教师阅读和专业成长高峰论坛”上,朱永新老师的这一番阅读理论让我感触很深。  相似文献   

3.
评语     
当我读完张寒随的作文《我的精神家园》后,欣喜之情油然而生。我感到:在市场经济的年代,当有些人千方百计地追逐物质享受的时候,一个中学生能把书籍作为自己休息的精神家园,确是难能可贵的。文章写的是“我”,但寓意不仅在我,它启示人们:一个人在辛勤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不要流离和荒废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篇作文意在笔先,主旨鲜明。文章虽从“我有一间完全独立的书房”起笔,但作者叙写的重点并不在此,而是由书房写到“书房内弥漫着的书香”,写到无声的书“最有灵性”,写到在书林中寻觅知音的书趣,写到自己静默在一个人家园里的安逸,这样由浅…  相似文献   

4.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5.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阅读时,学生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与千年之前、万里之外的作者交谈,可以自由地放飞思想,流淌个性。在一个和谐、愉快、轻松的氛围中阅读,学生吸取知识、提高能力、升华精神,使自己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发展, 阅读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心灵鸡汤”。  相似文献   

6.
闲话读书     
中国人做什么都注重形式,譬如读书,稍稍有点像样的读书人,大都少不了要有一间像样的书房,置一张像样的书桌。似乎无此便不足以表明自己“穿长衫”的身价。其实大可不必要如此隆重。读书,原本是一件很平凡的事,不见得非要有一间书房一张书桌才可以读书的。  相似文献   

7.
“如果有人想用很小的空间,譬如一间屋子,来最大限度地容纳悠久浩瀚的人类精神的历史,那他大概可以想出这么一个办法:为这间屋子精心挑选书籍。不过,把书放在自己的屋子里,并不等于拥有了这些书。拥有一本书的真正意思是:阅读它,通过阅读使书的内涵进入自己的精神和心灵。所以,如果一个人想用很小的空间,来最大限度地容纳悠久浩瀚的人类精神的历史,他有一个比屋子更好的放书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他自己的精神和心灵空间。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可见,阅读对个人、对社会的意义多么重大。近八年来,汇龙小学在“阅读滋润童年”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以儿童文学为中心,致力于“阅读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对于现行的阅读教学是一个挑战,它更加注重学生这一阅读的主体,更加注重阅读实践。那么教师如何来认识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呢?一、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全新理念1.阅读就是生活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读书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信息;读书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吸取精神营养;读书能发展人的语言和阅读能力。而这一切都得由读者自己去理解、感受、体悟,因此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的生…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17,(24)
经典指数:★★★ 阅读难度:★★★ 推荐指数:★★★★ 作者:扬之水 ◆原书节选◆ 唐宋时代室内格局与陈设的情况,由传世绘画和近几十年发现的墓室壁画可以看得很清楚,这里不必细论.花瓶成为风雅的重要点缀,是完成在有了新格局的宋代士人书房.它多半是用隔断辟出来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宋人每以“小室”“小阁”“丈室”“容膝斋”等等为称,可见其小.书房虽小,但一定有书,有书案,书案上面有笔和笔格,有墨和砚,砚滴与镇尺.  相似文献   

11.
“经典阅读”遭遇“地下阅读”的围堵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用“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为青少年读者辩解,言辞似显偏激。然而,“黄金放错地方就不一定是宝贝”,经典阅读同样存在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一现实问题。笔者从二十年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青少年在经典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适合”、“适当”、“适用”等方面的障碍亟待正视。经典:缺乏适合的时代内容阅读是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精神发育的重要方式。不可否认,经典具有跨越时空的精神辐射力,然而中学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要他们与精神大师对话,首先面临着是否有共同话题、共…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在阅读能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上,大家已达成共识。但在读什么样的书上,却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读经派主张读“四书“”五经”,内容上越深越好,认为孩子在13岁以前应该满腹经伦;儿童文学派反对读经,认为儿童就应该读童书。大家都强调是让儿童在最适合的年龄读了最适合的书。我个人认为,儿童阅读就是在汲取他们精神成长所需的“营养”,这个“营养”的搭配必须全面、合理与均衡。因而,我主张儿童阅读应“两条腿”走路。一、古诗、古词、古文——孩子成长的“母乳”从小多读一些经典诗文、名家名篇,除滋养…  相似文献   

13.
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广泛阅读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开启智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审美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糊涂斋记     
在学校里,老想起我的那间小书房。其实,也不能称它是书房,不过是我的一间卧室。但我依然给那间不是书房的“书房”取了个名字:糊涂斋。斋内的陈设简略: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书柜,再就是墙壁上挂的几幅市场上常见的廉价的字画,其中最显眼的就是那幅“难得糊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的确,阅读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点亮人生。阅读,它穿越时空,为人类开辟了一个遥望世界的无限星空。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如何有效阅读,积蓄阅读?  相似文献   

16.
阅读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修养,拓展人生;阅读可以丰富生活,增长知识,愉悦身心。著名学者朱永新说过:"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史。"以书香打造特色,以书香追求卓越,让书籍点亮人生,让书香溢满校园是我们美好的、理想的追求。一年多来,九江市教科所开展多种读书活动,以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康社会的重要文化特征。“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努力的目标。不久前,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等政协委员提出了“建议设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  相似文献   

18.
钱理群教授说:“中学语文阅读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这里强调到了一点,那就是阅读的品位。让那些优秀的作品培养一个人的底蕴,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灵,进而对一个人的人生旅程起一种导向作用,这才是阅读的本质。然而,遗憾的是,快餐文化和消闲阅  相似文献   

19.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聪慧。"郭沫若说:"能读书才必博。"阅读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人生,阅读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阅读可以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因此,阅读能力是人一生的重要能力。小学生  相似文献   

20.
书房,在不太宽裕的家居中也许是一间可有可无的屋子。这也难怪,因为在不多的几间屋子里,挤出原本似乎更具实用价值的一间作书房,实在显得有些奢侈。但我,一个读书不满十二年的小书生却固执地坚持拥有一间书房。这也许是受了罗曼·罗兰的影响,因为他曾说每一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筑造一个心灵的单间。而在我看来,书房就是心灵的单间。书房不大,四壁都是书架,一进书房便油然感到一种文化氛围。书自然不少,文、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