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散文教学方法有多种,可以从课文朗读,结构分析,意境赏析三个方面去启迪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美,领会作者的匠心,探究散文的神韵,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2.
针对如何上好初中小说课,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从朗读入手培养学生赏析小说的能力,其次要抓住重点词句来培养学生赏析小说的能力,最后是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赏析小说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写景散文的教学中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契合了写景散文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鉴赏散文语言、指导学生诵读、开展学习活动等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在对散文的赏析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分享美,提升审美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入选语文教材的散文大多语言优美、情感丰富、观点独特,文体特点明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散文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提升赏析水平。结合具体散文篇目,从分析人物描写、分析环境描写入手,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5.
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散文阅读考查在中考语文试卷中一直是个重点、难点。了解散文的特征,学会赏析和写作散文,是初中学生的一项必备的基本功。在了解散文的特征的同时,还要加强散文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及学生学习散文的特点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散文教学常囿于文本,文"散"教亦"散","六经注我"头绪芜杂,教师教得累,学生也把握不住要领。那么散文教学过程本身有没有一个"线索",能够牵动整个课堂,引导学生寻得散文赏析的规律达到"我注六经"呢?以《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为例,笔者对本文教学先从赏析语句入手,关注"重复性描写",再提炼核心内容(三笑),又由此寻找与之呼应的内容(三叹),顺之探究作者心路历程(三悟)。从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写景散文常见于小学语文课本中,其教学广泛应用赏析式教学方法,可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培养学生与美相关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写景散文教学为主题,以赏析式教学为主线,提出了几点简要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葛稳罡 《文教资料》2011,(26):42-43
教学目标:一、了解本文特点,学习对比手法应用。(知识)二、把握作品构思,培养阅读散文能力。(能力)三、体味语句含义,提升审美赏析素养。(素质)四、学习李冰精魂,树立忠于职守观念。(德育)教学重点:学习对比手法的应用,体会本文的构思立意;培养实践创新、忠于职守、服务人民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泪珠与珍珠》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从教材的编排来看,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散文的特点,从文本本体出发,引导学生抓住意象及其特征,运用联想迁移的方法,通过质疑、讨论、探究的手段,解读、赏析作品,逐步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课上,我和孩子们赏析着席慕容的散文《贝壳》。看着这些生活在内地的学生流露出对海、对贝壳的向往之情,我想起了几年前先生从海边带回的那一篾箩贝壳。当时,小儿把玩了几天便失去了热情,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角落里。如今,这些贝壳正好派上用场了。我  相似文献   

11.
《山泉》是言志散文,《珍珠鸟》是哲理散文。这两篇散文既不同题,也不同类,如何比较赏析?我想只要把握鉴赏散文的规律,还是有门路可走的。下面的赏析仅为同学们作比较阅读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阐述《囚绿记》的教学思路及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品味语言达到赏析文本的目的,教会学生怎样阅读写景散文。  相似文献   

13.
文学素养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所以培养学生对作品语言的理解与感悟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下面就以沈从文先生的散文《云南的歌会》为例,谈一下本人在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欣赏能力的几点做法,供同行们参考。一、教师引领,提供范例散文语言优美、隽永,读起来给人以美感。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散文语言进行赏析,存在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领,明确欣  相似文献   

14.
写人记事散文在初语课本中占据了散文乃至全部文章的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于初语教师来说,深入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此类文本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们对于此类文本的课堂赏析通常采用拆分式或者叫分割式,即生硬地从语文中提取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去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散文教学方法有多种 ,可以从课文朗读、结构分析、意境赏析三个方面去启迪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美 ,领会作者的匠心 ,探究散文的神韵 ,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之后,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又提升了一个层级,明确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对于优秀作品具备一定赏析水平的能力。可是,如今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成长在电视和游戏的环境下,潜移默化中已经习惯了快速阅读的模式,对于作品的深层含义没有过多的追求,从而导致赏析能力普遍较差。而且学生在初中阶段,每天的学习量也十分巨大,少有的时间都用来休息了,从而没有时间进行阅读赏析活动。从长远来看,这种情况对于学生今  相似文献   

17.
所谓"散文"主要讲究形散意不散,一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取逐段串讲或者是逐句讲解,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赏析散文作品效果,同时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情操。因此,初中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起问题设计,并且以文章关键词作为切入点,以此有效提升初中散文阅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写出具体有个性的文章来,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一、让学生接纳感受 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感受”,我没有直接向学生阐述“感受”这个抽象字眼的定义,而是从赏析着手,在对比中让学生自然理解并感受到“感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学习中,综观学生的学习状况,散文阅读是学生的一大薄弱环节,自然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严重障碍。学生在散文面前往往表现为思路模糊、毫无头绪而无从下手,深感可望而不可及。然而散文在日常学习中又常会碰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学生不得不读且要会读,不能消极回避而应积极面对。积极面对的唯一途径是务必掌握散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因此,引导学生领悟赏析散文之法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异常必要。根据学生阅读散文过程中的具体实际及本人的教学体会,结合散文的特点,笔者认为,散文导读贵在引导学生开联想思维之窍,以入赏析散文之门。…  相似文献   

20.
从《念奴娇·赤壁怀古》谈赏析教学山东/杨秀云一、找准赏析的切入点一般来说,赏析小说的切入点是人物形象,赏析散文的切入点是情景交融的写法(或者散文的寓意),赏析诗词的切入点是诗词中所蕴涵的优美画面和意境风格。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别林斯基指出:哲学家用三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