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目前,学生学习的起点不一,教材建设跟不上教学和实践的要求,教学模式无法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评价方法简单,计算机教学与等级考试难协调。因此,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要提高认识,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信息化人才;培养责任心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授课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考核评价标准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要求,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及素质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应用,培养自觉使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建议,以期能够提高大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应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选择教学内容,以目标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应用和项目驱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技能培养,改革考核方法及评价学习效果机制。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教学对于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本研究认为,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需要做到任务选择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分析任务、明确方向;通过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能力;科学评价任务完成情况,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信息素养的内涵分析,阐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在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具体目标,构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框架体系:以来自于企业日常事务,具有工作过程系统性的课程项目为基本构成单位,组织课程内容;以小组为学习组织形式,组织自主学习过程;以多种教学方法交替应用到教学中,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以网络教学工具为补充,促进学生课堂外的学习和交流;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构成综合性教学评价方式,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信息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标和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求,以“因课施教”为指导思想,提出基于电子学档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多元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包括制定学习契约、实施多元互动教学、实施多元评价、交流讨论形成反思等四个教学环节。从试验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该教学模式能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是高职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基础是现代学生学习的基础,是所有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当下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及评价体系的改变。本文从过程性理论谈起,探讨了过程性评价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使用,让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在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的同时,重点探索过程性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培养技校生《计算机基础》课学习能力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整合课程内容,突出操作实践;布置大型作业,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努力克服困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多项指标评价,强化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9.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总结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几个误区。针对相关误区,提出计算思维导向的混合教学模式,以及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实行多主体、多元化评价体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具体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性学习能力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着极其重要作用。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变原来填鸭式的教学为探究性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收集素材,完成、评价、完善作品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激发内驱力,培养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本文就应用性学习能力评价在中职计算机基础中的作用作了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软件技术基础I——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指导思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对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教学实践证明,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并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职高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让他们通过探究提高计算机综合素质,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在职高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的特点设计教学,采用趣味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究中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打造高效的计算机优质课堂。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个性化教学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属计算机方面的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较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微机操作技术,提高计算机文化素质,为今后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比较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能力水平和专业需求实行个性化教学,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非计算机类学习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理论知识,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并能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环节,通过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分析了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要提高师范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必须改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计算机知识的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评价系统,获取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畜牧兽医类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提出了计算机教学为行业服务、突出培养学生能力、以企业真实案例为载体、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施与评测。从学习领域情境设计、教学实施过程设计、课程考核评价等几方面详细介绍如何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有较高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是评价新形势下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提出了特定要求。首先分析高校入校新生的计算机基础学习现状,然后总结等级考试重难点及考点频率分布,并从重构教学内容体系、开发优质教学资源、革新教学评价体系、实施分类分层教学几方面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实施教学改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一步提升该课程教学质量及等级考试通过率,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现状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存在着学生来源不同、基础差异较大、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机房紧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可采用摸底测试,实行分组教学;归纳整合教学内容,授学生以“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改革考核方式,实行“开放择优式”无纸化考试等方法和措施,来加强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由于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作为基础的计算机教学在学校的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本文简单的阐述了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计算机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课教学思路和方法也要不断地变化。文章提出: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模式,引导、加强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必须实用,突出专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