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本在宋真喜(韩)的《“在”字句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在”字句研究进行补述。论述时把“在”字句分成四种句式分别说明其研究情况。这四种句式为:S1,在Np Vp;S2,Vp 在Np;S3,在Np,Np Vp;S4,Np V在了Np。  相似文献   

2.
陈荣 《文教资料》2007,(8):58-60
本文主要论述了《鼓掌绝尘》对《金瓶梅》性爱观的拨正和反思,主要以“情”和“礼”来反拨《金瓶梅》中的“欲”,通过才子佳人的“才”来抵挡金钱“财”对人的异化。其实《鼓掌绝尘》对《金瓶梅》性爱观的拨正和反思正是才子佳人小说对人欲横流的晚明小说特别是艳情小说反拨的一个典型。但《鼓掌绝尘》终因其不成熟和《金瓶梅》在明朝不可替代的地位而落入了尴尬境地。这种拨正和反思最终也以“无奈”而收场,或者我们可以大胆地说,这种结果本身就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3.
《鼓掌绝尘》共使用299例动词重叠.在《鼓掌绝尘》中,有的动词重叠可带补语或"着"等助词性成分,双音节动词重叠一律不带宾语,代词作宾语时总是中嵌,动词重叠极少带"儿"尾.单音节动词重叠中,"V-V"格式占统治地位,没有"V了V"格式;双音节动词重叠中,"AABB"格式最多,"AB-AB"格式次多.与同期的北方作家创作的白话小说相比,《鼓掌绝尘》中的动词重叠有不少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庐山远公话》中“蒙”字句、“被”字句都是典型的被动句,将二者从作用、用法等方面子以比较,找出共性和区别,进而给“蒙”字句正名,立为积极被动句,而将“被”字句称为消极被动句。  相似文献   

5.
本结合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三遂平妖传》中的“把”字句进行穷尽性的考察,分析了书中“把’’字句的使用情况。并将《三遂平妖传》中的“把”字句与现代汉语中的“把”字句进行对比,探求“把’’字句从明代到现代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分析了《鼓掌绝尘》一书“风”、“花”、“雪”、“月”四集中的艺术手法,包括人物设置、故事结构、作者评论等,揭示出作者在男女风情故事和世情故事的文本背后对欲念和道德之间关系的真实观点。  相似文献   

7.
《歧路灯》“把”字句可分为工具式、处所式、处置式、否定式等几类;融合式“把”字句、“把”共管多个宾语及“把”后谓语动词的消失等是《歧路灯》“把”字句的特殊形式;《歧路灯》里用于表处置的“把”字句占绝对优势,而且多用于口语中,“将”字句已经或即将从当时口语中退出。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西洋记》中出现的主要被动句进行详尽统计的基础上,对该文献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被”字句参照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和描写,并总结出“被”字句在应用上的一些特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洋记》中的“被”字句基本符合“被”字句历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从《西厢记诸宫调》和杂剧《西厢记》的被动式比较中,看200年间表被动的介词的变化和在唐以后被广泛用于表被动的“被”字句的形式及发展趋势,并对“被”字句中的特殊“被”字句在两部作品中被较广泛应用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被”字结构一般在句中作谓语形成通常所谓的“被”字句,而不作谓语的情况也不少,在《醒》中这一结构的句法功能多样,可作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主语等,本文采用定量统计定性分析法对《醒》中的“被”字结构作一研究,以便人们清晰认识《醒》中“被”字结构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红楼梦》中的4类特殊"被"字句:零主语"被"字句,"被……所"式"被"字句,否定式"被"字句,"被把(将)"同现句,并对其源流演变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先从句法上把《论语》中171个“於”字句分为“VP”前“於”字句和“VP”后“於”字句两类,然后再主要从语义着眼分类描写。  相似文献   

13.
临夏方言的“是”字句除与现代汉语“是”字句用法相同外,大部分“是”字句结构复杂,用法特殊。这些句子“是”字的前、后分别是谓词性短语,所构成的单句表达了复句的内容,并且因主题不同,强调的焦点和侧重点不同。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三个平面分析了临夏方言中的这类“是”字句。  相似文献   

14.
东干语“把”字句是很有特色的句式,这种句式在东干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选取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俄文中篇小说《木木》为语料,将东干语译文与普通话译文中的“把”字句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以此探讨东干语中把字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把”字句是汉语中的常见句式,常常表示处置意义。然而,“把”字句和处置意义并不等同,其关系还相当复杂。从《围城》中的400多个“把”字句可以看出,一方面,“把”作介词,并非专用于处置式,它也可以表示“中介”“方式”意义,从而相当于“拿”;另一方面,处置意义也可以不用“把”来表示,比如“类处置式”。  相似文献   

16.
贾君芳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7):98-100,115
明末清初,“把”字句的使用相当宽泛,通过对《醒世恒言》中所使用的“把”字句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将其与现代汉语的“把”字句进行比较,发现该时期的“把”字句主要存在这样两个特点:“把”的宾语表达的语义关系更加丰富;“把”字句结构形式多样化。在比较中,试图简单概括“把”字句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关于汉语的"都+NP+了"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认为“都+Np 了”句式中的Np具有顺序义,并具体考察了Np的各种顺序义小类,同时,本认为“都+Np 了”句式中的“都”不是时间副词,是语气副词,不同于“已经”。  相似文献   

18.
曹禺《雷雨》、《日出》、《北京人》等三剧中“被”字句(包括“被”字句结构作某一句子成分)共42例。本文打算对三剧中的“被”字句作一番考察分析,描述它们的结构类型、语法特点以及某些句法成分的语义情态,同时也涉及其表义功能。略陈己见,就正方家。 一、“被”字句的基本类型 三剧中的“被”字句,根据其基本结构的格局,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 A类: (1)破了的窗子也被吹的抖个不休。(《北京人》) B类:  相似文献   

19.
<正> 《水浒》中的被动句,主要是“被”字句和“吃”字句,这些向熹先生已有专门论述(《语言学论丛》第二辑)。这些“被”字句和“吃”字句一般都是表示主语受到损害,动词对主语来说。是不愉快的,不好的(当然并非全是如此)。这种被动句我们称之为消极被动句。《水浒》中,表示被动的还有另外一种句式——“蒙”字句。这种句式,至今尚无人论及,这也许是由于人门笼统地认为“蒙”是一个表敬副词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儒林外史》中“把”字句进行穷尽式收集,然后对其宾语所表示的语义关系以及“把”字句自身的结构问题进行探析,从而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异于现代汉语“把”字句的情况,最后本文试图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把”字句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