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扼要综述主要环境因子(如温度、降水和雪融时间等)和物种组成对高寒区域植物物候的影响。多数研究表明增温和积雪早融使植物个体和群落的返青期和初花期提前,枯黄期延迟;但降水变化对物候的影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目前对植物地下物候的报道较少,现有的研究发现土壤温度、湿度以及养分有效性等的变化都会对根系物候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不同研究给出的根系物候的响应模式并不一致。综合分析表明:研究方法、地点和对象等的不同均会使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和方向表现出一些差异。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尽可能全面观测群落中各物种的物候序列,实现不同观测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转换和尺度推演,并加强根系物候和植物生物学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的物候现象 ,是其对自然环境的综合反映。依据物候指标划分的物候季节 ,能更准确地反映不同生态类型区季节变化的实际。物候季节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和同一生态类型区不同年度间分配极为不均 ,研究结果表明 ,季节、季段起止时间的变异系数为 1 5-3.3%。各季节农业气候资源分配极为不均 ,春、秋、冬三个季节 ,年平均总降水只有 90 mm,而蒸发量为 82 9mm,因此 ,春旱是制约此类地区种植业生产的限制因子。夏季降水年度平均为 4 65mm,占年降水总量的 83% ,并表现雨热同期 ,十分有利于各类植物生长发育 ,是农业生产的最佳季节  相似文献   

3.
杜诗中的物候描写,与作者的情感关系密切.<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古今注本仅以"白露节"为注,而未能触及它的抒情性质.此句所表达的是游子的物候之惊、思归之情.其情感根基是农耕文化所孕育的"安土重迁"意识.<同谷七歌>其六,写蝮蛇出游,古今注家多认为有所喻指,这是误解.蝮蛇出现是杜甫对物候的写实,它兆示春气的萌动,在饥寒交迫的杜甫眼中,它的出现是生命复苏的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4.
以野生花卉二色补血草的植株和花枝为试验材料,主要对其物候期和开花指数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引种栽培和切花观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二色补血草在秦皇岛地区生长期长,从萌发至枯萎7个月时间,花期较长,叶多为基生,根系发达,适合做地被及固土护坡植物;又因植株在6-9月开花不断且单株产量高,适宜做切花栽培,近距离运输的切花剪切选择盛开花枝,远距离运输的切花剪切选择初开花枝即可达到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植物分类学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结合植物生态特点,更进一步加强识别和认识植物的能力,同时熟知植物物候期全面认知植物,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使植物分类学为后续课程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根据殷墟卜辞中大量系有月份的物候气象记录资料可以推定,殷历是以小麦收获后的始食麦和种黍时节作为岁首正月的,这反映了早期农业社会的物候纪年法。此为夏至所在的月,月建为“午”。以始食麦月和种黍时节作为物候观测标准的殷历正月,可以合理地解释卜辞中农事活动和气象资料与时月配合的种种现象。  相似文献   

7.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人们无法在全球尺度上直接和全面的测量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因此,利用模型估算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GIS和RS的特性及这两种技术支持下的遥感反演模型和生物量遥感模型.通过比较分析可知,作为对空间数据存储和可视化表达的GIS技术和具有全球观测能力的RS技术在模型中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业高职院校植物生理课程教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理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虽然是一门农业院校的专业基础课,但其实践性、验证性内容较强,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机地结合生产实践进行教学。考虑到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主要体现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作物栽培既然是研究农作物生育规律和产量形成机理的一门学科,将植物生理学与相关专业作物栽培技术的教学进行融合,就可以有效地在学习栽培技术掌握其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的过程中,真正结合实际生产并根据具体情况,学习、运用植物生理知识,认知或解决作物生产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复杂的质量迁移伴随着重力场的变化,利用时变重力研究青藏高原质量迁移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重力卫星GRACE的应用,为人们了解青藏高原质量迁移规律和特征提供了重要的观测手段,也为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相较于传统的陆地重力观测技术,GRACE实现了对全球连续的重力观测,其数据能够用于大尺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分析处理了包括武汉台在内的全球地球动力学(GGP)台站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资料,研究和检测了地球液核的动力学效应.系统讨论了在日月引潮力、表面负荷和液核动力学行为引起的核幔边界及内核边界上,压力和重力扰动等不同驱动力作用下,地球的弹性引力形变响应.基于周日重力潮汐观测中的共振放大特征,通过国际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的迭积,研究了地球的自由和章动(FCN),精密确定了FCN参数.采用位移场的变分方法研究了液核的自由振荡,严密推导获得了用于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本征值-本征向量问题.同时采用GGP台站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高质量重力观测数据,研究了固体内核的平动振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