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晨 《体育师友》2017,(3):69-71
啦啦操作为一种时尚、阳光的体育文化,从风靡于赛场,到流行于校园,已经成为独特而亮丽的校园文化。文章首先从体育文化分层的角度,分别对校园啦啦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进行了阐述;然后从明确啦啦操精神文化的作用与地位,建立健全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制度,依托竞赛平台发展大众啦啦操行为文化,扎实做好啦啦操物化文化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校园啦啦操文化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的背景下,中学体育教育不断被学校、家长所重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丰富体育课程形式成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啦啦操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学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首先从啦啦操运动的慨念出发,分析啦啦操运动在中学体育发展与教学运用的重要意义,其次,对啦啦操运动本身的美学特征与内涵进行研究,最后,浅析啦啦操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20,(4):59-61
以啦啦操在中小学校园推广和训练的现状及发展为课题,通过文献分析法、观察法等方法,首先本文对啦啦操在中小学发展的现状进行概述,其次对目前啦啦操在中小学推广与训练过程中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试从多方面探索推动啦啦操在校园发展的方法,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使啦啦操运动在我校园的推广中提供一定的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啦啦操,最早来源于早期部落社会的仪式,目的是为了激励外出打仗或打猎的战士们,祈愿他们能够凯旋[1]。如今,啦啦操运动将青春活力和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与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不谋而合。为了进一步探究啦啦操文化与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交互影响,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啦啦操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特征进行研究,以啦啦操文化与体育文化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探讨出啦啦操与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赵佳慧 《灌篮》2021,(2):105-106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完善,各个阶段的教学收获了全新的教学内容。大学是我国教育的重点阶段,在大学开展有效的素质教育成为大学教师的职责。体育教学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近些年来大学体育教学的项目内容得到了丰富,体育啦啦操便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后受到教师广泛应用的一种体育教学项目。体育啦啦操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特征,本文将围绕着美学视域下的大学体育啦啦操教学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6.
啦啦操具有强身健体、塑造形体美及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等特性,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了啦啦操的主要作用,其次研究了啦啦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校园运动形式和运动内容的变化,啦啦操渐渐进入学生的选择范围,它以动感的音乐、活泼的动作吸引着学生,它以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逐渐进入校园生活,被老师和学生选择。在啦啦操运动中,舞蹈的柔美可以融合到啦啦操当中,体操的健美也可以运用到啦啦操中,还可以结合惊险的技能动作及调和动感节奏的音乐,同时啦啦操运动还可以展示运动员的健康精神美、服装美、身体姿态美、心理健康美等,集多种美于一身,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在运动中增强身体素质,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啦啦操的蓬勃发展趋势,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是必然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西华大学啦啦操课程教学中的师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啦啦操课程教学在高校的开设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体育意愿;制定切实可行的啦啦操师资培养机制;建立教学、竞赛、科研相长的啦啦操教育机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伍柳锦  覃强 《体育风尚》2023,(3):149-151
随着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冠疫情的爆发,传统的体育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体育大学对各项体育课程的需求,因此,“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已经成为现阶段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实施模式。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分析啦啦操教学现状,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讨论教学体系、教学设计、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模式,得出大学体育啦啦操混合式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18,(7):634-637
目前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在创新教学的同时,如何保持民族优秀文化,改变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是急需探讨的问题。本文以高等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考察访谈、教学实践等形式,对啦啦操教学与健身锻炼等诸多要素进行分析,通过遵循啦啦操教学以兴趣为主、自由选择的原则,让教育与乐趣能够在彼此间找到最好的契合点,将教学情境与健身效果相互作用,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充分呈现教学思想的新理念,采用专项教学与学生体质健康需求相结合达成共同目标的教学形式,扩展了学生教学情境与健身效果的空间,为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达到健身和课堂质量的改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啦啦操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出现在大众眼前。其中在广州市啦啦操运动课程穿梭于各大、中、小学,主要以集体舞蹈的形式出现在学校社团活动和校园大课间,由于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花都区啦啦操教学方面呈现出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不足、教学资源缺乏、教学组织方法单一的显著性问题。微视频教学迎合当前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在广州市花都区小学花球啦啦操教学中具有可行性与需求性。  相似文献   

12.
苑宁宁 《灌篮》2021,(2):125-126
舞蹈啦啦操是现代体育舞蹈项目的一种,它融合了众多的体育运动要素。随着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舞蹈啦啦操逐渐走入了大学校园的体育课堂。舞蹈啦啦操受到了女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舞蹈啦啦操可以充分地展现当代女大学生蓬勃的朝气,有助于促使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同时舞蹈啦啦操强化了学生之间的联系,需要学生完成高度的配合,因此舞蹈啦啦操的开展强化了大学生的社交能力。舞蹈啦啦操突破了常规大学体育运动的局限,激发了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符合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指示要求。本文将在以下围绕舞蹈啦啦操在大学女生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展开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13.
啦啦操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北京奥运会体育展示现场啦啦操表演为例,描述了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概况,探讨了啦啦操运动与中华民族文化以及基本精神的融合,以弘扬民族文化,推动啦啦操运动的开展,促使啦啦操运动与我国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合,对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怿 《体育师友》2017,(3):9-10
微课作为一种微课程,被广大教师积极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技巧啦啦操是一项充分展示运动员高超技能技巧的团队项目,得到国家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重视。从微课引入技巧啦啦操教育教学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技巧啦啦操微课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微课在技巧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以推动技巧啦啦操在学校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啦啦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啦啦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的新兴运动项目。对于高校学生具有很广泛的价值,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的同时对促进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啦啦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戴菲 《新体育》2023,(10):104-106
花球啦啦操是一种新兴起的体育运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实例研究,对花球啦啦操的动作编排、队形变化、音乐选择进行详细探讨,希望通过实例研究对中学体育花球啦啦操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从而提高中学生的花球啦啦操表演水平。  相似文献   

17.
黄丽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139-139,141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健美操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如何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体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为了实现此目标,广大教师有必要将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学中,借助啦啦操来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争取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健美操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解进  闻涛  韩叙 《当代体育科技》2023,(22):153-156+161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是育才与育人同步实施的过程,高校身为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工作,同时也应当注重学生思想品德以及道德观念的养成。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啦啦操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思政教育融入啦啦操课堂的重要性展开分析,研究了将思政元素融入啦啦操课程中面临的困难,最后从强化啦啦操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认知、以多元化的形式融入思政元素、创新啦啦操思政教育的组织形式、增强教师的综合素养4个方面提出优化方案,希望能够为国家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贺超 《中华武术》2021,(4):61-62
啦啦操是一项体育与舞蹈相结合的运行项目,非常受学生的喜爱。啦啦操运动可以在音乐的带动下进行不同的肢体动作,所以将啦啦操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肢体协调能力等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史俊 《体育科技》2014,(6):74-76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江苏职业学校啦啦操运动队训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皆在找出江苏职业学校啦啦操运动队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为职业学校啦啦操教学体育理论支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