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近期,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正开启人类社会智能化的新纪元。研究人工智能成功案例背后的技术原理,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AI4S)新范式,对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以数学、物理学、生物学、材料科学领域为例,简述AI4S的研究进展。其次,面向近年来最为成功的人工智能范例,分析AlphaFold和ChatGPT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算法、模型、数据、知识、人的因素等角度,总结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新趋势,探讨AI4S研究新范式。  相似文献   

2.
任杰 《演艺科技》2020,(1):67-72
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及在视频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并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5G+4K+AI的电视制作的研究和实践为例,阐释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生命科学进入了数据爆发的新时代,传统生命科学研究范式难以在日益增长的生物大数据中揭示生命复杂系统的本质规律。随着人工智能(AI)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持续取得颠覆性突破,AI驱动的生命科学研究新范式呼之欲出。文章通过深入剖析AI驱动的生命科学研究的典型范例,提出了生命科学研究新范式的内涵和关键要素,阐述并讨论了新范式下的生命科学研究前沿和我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正图像、语言、声音、游戏,一直是AI(人工智能)界最喜欢触及的几个领域。不过现在,人工智能企业把手伸向了一个不同的领域——美妆。从获得消费者良好反馈的AI配制的香水,到各种定制护肤品、AR(增强现实)试妆等应用场景,人工智能不仅为消费者选购产品带来了便捷、有趣的体验,也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不断升级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将为其它产业带来颠覆性变化,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定量分析能系统展现该领域发展态势,但当前数据来源单一,无法全链条反映该产业态势.基于文献或专利的定量研究,增加领域顶级会议论文、产业规模、投融资情况、科研项目信息等多来源数据,从基础研究、前沿热点、技术创新竞争情况、全球科技布局和产业态势等方面全链条挖掘分析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分析全球竞争形势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3):411-414
<正>本文梳理2021年度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指数报告》主要结论(1),以期为读者提供人工智能(AI)这一复杂领域的直观感知,并从多个角度展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企业高管及普通公众提供来源于全球的人工智能相关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7.
智能教学系统(ITS)是教育技术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是人工智能(AI)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成果。本文对ITS的系统结构及知识库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人工智能(AI)失控、机器人背叛人类一直是好莱坞科幻大片最钟爱的题材,大众与AI这个单词缩写第一次正面遭遇恐怕也来自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电影《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曾几何时,AI只是一个有科技感的流行文化符号,所有略显严肃的反思也仅仅局限于科技、哲学、科幻文学领域。回想一下上一次人工智能刷遍全球各大媒体的新闻版面、引发大众心理震动的事件——1997年IBM的计算机"深蓝"打败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喧嚣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德温特创新专利引文索引数据库提供的人工智能相关专利数据(2010—2020年),利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绘制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网络图谱,识别出AI创新关键路径及重要节点企业/科研机构、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最有发展潜力的创新主体和重要创新主体,并对其创新合作特征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2010—2020年人工智能关键路径及演化呈现四大特征;(2)AI创新关键路径重要节点企业/科研机构有15家;(3)AI最具潜力的创新主体有华为等10家企业,以及中山大学等15家高校/科研院所;(4)AI重要创新主体有腾讯等10家企业,以及电子科技大学等10家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10.
Science     
<正>人工智能改变科学Science封面:科学家的学徒,大数据遇到了对手。Science杂志第6346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人工智能改变科学。越来越多的领域,收集数据的能力已经超过人类的洞察力和分析。然而,研究者开始逐渐解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特别在人造神经网络领域的应用。不像早期在AI的尝试,这种"深度学习"的系统不需要一个人类专家知识的编程。相反,  相似文献   

11.
运用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集成灰色综合评价,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风险评价模型,对中、美、欧盟三大经济体人工智能产业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美、欧人工智能产业风险为中等等级,而中国处于较高等级,且在产业创新能力、产业规模及产业能源消耗问题最为突出,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降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风险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为助力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构建识别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的方法并分析其现状。以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收录的2000—2020年人工智能领域专利为数据源,从地域、申请人和国际专利分类号(IPC)层面分析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分布和发展情况;构建涵盖技术、法律和经济三维度的核心专利识别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AHP)-熵权法的核心识别模型进行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识别。结果发现:世界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逐渐形成以企业主导技术创新模式;中国在体量和应用多元化上有所突破,但发展不均衡,核心技术研发存在一定短板;识别得到的14项核心技术均为美国持有,集中在语音识别、通信传输、电数据处理、图像分析技术领域,美国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技术研发重心逐渐扩散,已经涉及医疗、交通、物流以及金融、工业等各个产业领域。所筛选出的核心专利符合世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发展现状,证明基于专利属性特征构建的三维核心技术识别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从政府、企业和研发方向等方面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和勇  古龙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202-210
本文以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利为数据源,运用专利计量法对专利数据从时间、地域分布、技术分类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人工智能主要发展国家或组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状态、重点技术发展方向,并对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成果较多的中美日三国,对不同专利类型利用Ucinet软件进行关键技术分析,比较三个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和产业应用情况,分析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再通过对我国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人技术分布、地域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顶尖咨询机构权威报告、我国重点科技项目布局方向的共词分析遴选出高频词的未来产业领域,根据“对标国际、紧扣国家、立足江苏”的原则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引领江苏发展的未来产业。基于2010-2019年WOS核心合集收录的英文文献和CNKI数据库中文核心文献,运用知识图谱方法进行前沿热点技术分析,为江苏下一步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提供借鉴。结果显示:江苏有基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端化发展;美国和中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研究最为活跃的国家;国外人工智能的热点技术为机器人、物联网、特征提取和强化学习,重视对系统、模型和算法的研究,未来向着与大数据、物联网融合的方向发展;国内重视对模糊控制、遗传算法、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未来向教育领域的融合应用、社会治理、5G、人才培养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基础科学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也愈发显现。本文围绕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基于WOS数据库,以及USPTO数据库,构建了人工智能基础科学合作网络和专利技术合作网络,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全球区域发展格局,以及其他多样性网络特征,探讨了人工智能基础科学网络与专利技术网络的相互影响。研究显示,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美国依然是世界第一;中国在论文发表上占优,但技术创新较弱,而印度则技术转化能力强;英、法和意大利等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上失去了领先优势。模型研究发现,基础科学网络中心性程度高的国家对技术创新有显著帮助,而科学网络结构洞和聚集系数对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关键矿产是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战略新兴产业不可或缺,同时又被打上地缘政治烙印的一类矿产资源。战略性关键矿产的种类因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和全球化产业分工不同而呈现某些时空演变规律。特别是21世纪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战略性关键矿产内涵不断延伸并与产业链密切衔接,彰显了其重要地位和安全意义。中国、美国和欧盟战略性关键矿产种类高度重叠,美西方国家正在试图构建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关键矿产供应链,因此中国需要制定相关战略并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基于安全情报视角分析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发布的数份研究报告,研判美国人工智能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动向,以期在中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预警潜在人工智能对抗竞争,优化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梳理NSCAI的设立背景、人员构成和主要任务等情况,根据NSCAI报告内容总结美国人工智能维护国家安全的现状及趋势,分析其影响并提出应对之策。[研究结论]NSCAI鼓吹中国人工智能崛起的安全威胁,体现了强化美国人工智能竞争力,打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目标。我国应时刻警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科技霸权打造战略威慑的行为,立足自身发展需求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及其相关技术,以此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8.
借助ISS信息检索和分析平台,对德温特数据库的医疗健康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梳理1963-2020年间相关领域专利的演进,对专利申请国分布及其所聚焦的研究热点、技术点进行探查分析。较为清晰地判定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专利数加速攀升,热点领域以专门用于处置或处理医疗或健康数据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类居多,研发主体以国际医疗器械、信息科技公司为核心研发梯队,推测医疗产业市场经济驱动是专利增长的重要因素;相比较国际专利现状,我国相关企业在申请数量上正赶超美、日、欧公司,研发活力最强,而科研机构从业人员与专利激励政策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崭新的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高地和新焦点。对美国人工智能国家战略行动最新动向的考察与洞析,可为中国人工智能管理体系、基础研究、实施路径、人才培养和产业融合等方面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以美国两份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以及其他六份重要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文本为主要依据,分析和归纳了美国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投资、人才队伍培养、领导地位增强、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美国人工智能国家战略行动对中国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具有重要启示,主要体现在优先投资、人才培养、生态建构、产业应用、标准与工具研发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