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乾嘉学派研究》陈祖武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乾嘉学派作为清代的一个主要学术流派, 亦称汉学、朴学或考据学,因其在乾隆、嘉庆两朝达于极盛而得名。它活跃于18、19两个世纪之间的学术舞台,影响及于20世纪中叶。其间杰出  相似文献   

2.
《乾隆朝满文寄信档译编》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作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丛刊"项目,于2011年10月由湖南岳麓书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寄信档是清代军机处专门抄载寄信上谕的重要档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乾隆、嘉庆、道  相似文献   

3.
《出版参考》2013,(10):22
本刊讯(记者邸荣芬)3月21日,由中山大学黄仕忠教授等整理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子弟书全集》新书发布会暨子弟书艺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子弟书是由清代八旗人士创制的一种说唱艺术。大约在雍正、乾隆年间兴起于京城,至乾隆、嘉庆时期已经广为流行,清代后期,传至沈阳地区,被称作"清音子弟书",至天津地区的则别名为"卫子弟书",最后随清代的覆亡而消歇,前后流传时间将近二百年。子弟书取材十分广泛,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史价值,是了解清代中后  相似文献   

4.
编成于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至嘉庆十三年(1808),又按嘉庆旨意,将其中《授时通考》中《耕织图》(上、下)原有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题诗下分别增补抄入了自己的题诗四十六首。经过增补的《授时通考》被重抄后再入文渊阁《四库全书》之中。就笔者所见,其余六阁中文津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中的《授时通考》均有相同处理。嘉庆此举,虽有私意,但丰富了农耕文献的内涵,进一步维护了清代帝王重视耕桑的良好形象,也有功于文献的保存和流传。  相似文献   

5.
文化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从冀派内画的发展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画艺术起源于清代乾隆、嘉庆时期,鼎盛于清末民国初年,历经旧社会的坎坷、新中国的复苏、"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振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京、鲁、粤、冀为代表的四大流派.  相似文献   

6.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著名学者梁章钜的笔记体著作《浪迹三谈》的卷二《历代年号》与清朝乾隆、嘉庆时期的史学考据家梁玉绳的《元号略》有大量重合之处.《历代年号》收录古代年号六十二个,合为五十九条,其中的五十八条皆沿用《元号略》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浙江档案》2004,(10):36-36
清代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鼎盛时期,期间形成的原始地方契约,对研究当时的农业、商业、风土人情等具有极高的参考研究价值。此次入选第二批浙江档案文献遗产的《清·江山县长台地方契约》,形成于清代顺治九年(1652)、康熙元年(1662)及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  相似文献   

8.
《四川档案》2013,(4):48-48
日前,南部县档案馆在整理和数字化馆藏民国档案时,发现了一批零散清代档案。这批清代档案约三、四百件(一事一件),主要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的官府文书和民间文约。这些档案无疑是对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就被发现、现已进入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清代南部县衙门档案”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9.
《阅微草堂笔记》廿四卷,清纪昀著。该书分《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如妄听之》四卷及《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1789)年至嘉庆三(1798)年陆续写成。嘉庆五(1800)年,由纪昀门人盛时彦于北平合刊印行。 纪购(17  相似文献   

10.
宋咸熙是《经籍诂》编修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但其行事、著述,尤其是他与《经籍诂》的关系,迄今无人叙述,以至一代学人,几近湮没无闻。咸熙字德恢,一字德辉或德晖,号小茗。浙江仁和县(今属杭州市一部分)塘栖里人。约清代乾隆中后期至道光中期在世。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举人,任浙江桐乡县教谕,后终老于家。除参加编修《经籍诂》外,另有著述多种。丁申《武林藏书录》卷下“思茗斋”条:“宋大樽,字左彝,号茗香。仁和人。乾隆丁酉顺天举人,官国子监助教。有《学古集》、《牧牛村舍外集》。工校雠。”大樽即咸熙之父。大樽著…  相似文献   

11.
清中后叶以来,《燕行录》中留存了大量朝鲜使臣的宫廷观剧笔记,思慕大明的心理促使他们以复杂眼光看待舞台上的汉服衣冠,并重新思考与清廷的交往和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一部分,自乾隆朝始,面向朝贡使臣的演剧活动成为宫廷戏曲礼化契机之一。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风格、装置精巧华贵的清音阁戏台及与当年流行于内廷的《升平宝筏》,都是塑造清国大一统、重礼教等对外文化形象的重要步骤,彰显着乾隆所刻意加强的“华夷一家”意识在多民族体系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燕行录》中来自域外的观剧书写和相关论述,从接受史的角度大大丰富了后人对清代宫廷戏曲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袁枚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著名文学家,也是一位有特色的思想家,他在世时和身后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尽管历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差异甚大,但其思想和作品无疑已成为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不可轻视的一个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后至7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袁枚主要作为被批判、否定的对象进行评介。80年代始,随着思想解放之  相似文献   

13.
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汾州府志》,因出于清代大学者戴震之手,而负有盛名,被誉为清代志乘的代表作,影响很大。但是,学术界中对这部书的纂修人和体例也有一些争议。因而这里想谈两个问题:一是对于乾隆《汾州府志》的纂修人问题作出论证;二是就乾隆《汾州府志》的体例谈点看法。一关于乾隆《汾州府志》(下文简称《汾州志》)的纂修人,各藏书志历来著录为戴震本无异议,但由于《汾州志》中未署戴震之名,于是今日有人提出新说,认为《汾州志》的纂修人不是戴震,而应是孙和相。1979年《山西大学学报》第四期登出薛愈、  相似文献   

14.
形成于顺治九年(1652年),涉及顺治、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等7个年号,时间长达250多年的一批清代地契档案最近在浙江省江山市档案馆被挖掘整理。江山市档案馆共存有解放前档案13871卷,2000年他们挖掘整理出的清代《清漾毛氏族  相似文献   

15.
赵涛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3):140-145
汉、宋学术之争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大的争论之一,也是清代学术界长期聚讼的一个主题,清代前期的许多学者都卷入了这场学术大讨论中。编纂于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恰恰反映了这一清代学术发展的趋势和状况,提出了经学史上著名的汉、宋二派说,体现了明显的重汉学、轻宋学的学术倾向,其秉持的学术态度和倾向作为一种思想红线,贯穿于《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批评始终,成为《四库全书总目》经学观的精神内核和精髓。  相似文献   

16.
<正>本书是"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重点项目,是对清初康熙一朝最重要的典章文献《会典》进行的系统整理。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前后共修纂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光绪五朝会典,详细记述了清代的行政法规和各种事例,反映了我国历史王朝行政和法律体制的高度完备。《大清会典·康熙朝》由著名法律史专家杨一凡先  相似文献   

17.
清代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鼎盛时期,期间形成的原始地方契约,对研究当时的农业、商业、风土人情等具有极高的参考研究价值.此次入选第二批浙江档案文献遗产的<清·江山县长台地方契约>,形成于清代顺治九年(1652)、康熙元年(1662)及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主要有江山长台田地山场产权登记、买卖及纳税等档案.其中鱼鳞册形成于明代万历十年(1583),清代乾隆四十二年重新抄录.  相似文献   

18.
正"审音"制度是清代童生试中独有的一项防止考生冒籍跨考而实行的制度,制定于康熙年间,盛行于乾隆年间。《历史档案》于2002年第3、4期及2003年第1期公布了一批有关清代童生试的档案《乾隆中晚期科举考试史料》,为研究审音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审音制度作为清代特有的防止舞弊的一项措施,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而非像以往研究所论述的,仅施用  相似文献   

19.
近日,长安区教师王同锁向陕西省档案馆捐赠114件清代时期契约、诉状、民风民俗档案,上起乾隆17年(1753年)至民国21年(1932年),最早的档案距今已有260年。按时间划分乾隆时期10件、嘉庆时期4件、道光时期4件、咸丰时期3、同治时期2件、光绪时期41件、民国时期2件、年代不详48件。  相似文献   

20.
乾嘉以还两淮盐政日渐窳坏,原因很多,盐务总商的把持摊派和侵蚀需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在以往学者的论著中多有涉及。然而,盐务总商中的“首总”,却从来没有人注意到。这主要是由于有关“首总”制度的史料过于零散,勾稽实属不易。《历史档案》1991年第1期刊登了《道光初年楚岸盐船封轮散卖史料》(下简称《档案》),为这项研究提供了可能。本文拟以此为基础,结合其他文献史料,对清代乾隆、嘉庆和道光三朝的两淮盐务“首总”作一番粗浅的考察,以就正于海内外的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