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汪峻岭  TP 《当代学生》2013,(21):24-25
实习、求职近在眼前,而不规范的用人市场常常陷阱重重,同学们要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呢?案例一肖肖是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他们许多同学都会在假期到企业实习。现在,他们马上要毕业了,学校又安排他们去一些企业实习,然后才能回到学校领取毕业证书。学生提问:肖肖他们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否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模式和品格特征受学校教育影响极大,在很大程度上老师对其影响甚至超过了父母.就我的经验和观察而言,青少年心中的"偶像",常常会是自己的老师.他们对自己的"偶像"钦佩到如此程度,以致于有意无意地去模仿:思维模式、性格特点、意志、品德等等.这种模仿通常贯穿一个人意志、性格的形成期,他们成年后的许多心理特征,常常可以在自己的"偶像"身上找到影子.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一些文化名人的回忆性文字,常常以显豁的篇幅和动情的叙述来写自己的中小学老师.我在大学执教已20余年,当我看到那么多学生在<我的老师>或<影响我精神的一个人>之类的命题作文中,不约而同地写到自己的中小学老师时,我深为感动并有震悚之感--是的,他们太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孙凯 《辽宁教育》2009,(9):28-29
初为人师时,常常听各方的观摩课,欣赏的同时也常常羡慕做课的老师上课如何成功,学生表现如何出色.每堂课上学生没有学不会的知识,也没有学不会的学生,课堂上尽足收获的声音,总是那么完美无缺.可当我去效仿、去学习他们的做法时,却发现学生的表现总是那么不尽人意.课堂上看似解决的问题,却在课后一一暴露出来,这使得我一时对自己丧失信心,对学生抱怨不断.我发现要让他们说出"听不懂"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相似文献   

4.
班集体中大面积的中等生,他们由于心理上的一些原因,常常无意识地把自己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才干给淹没了,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就无法培养出大批的创造型人才.在这个问题上如何办为好呢?我的尝试是这样的:创造课堂教学的最优环境,调动中等生的思维积极性,让他们在享受成功的乐趣中加强创造意识.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但过去我并没有使中等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常常是优生,点名发言的又往往是差生,中等生只好袖手旁观,不去主动、积极地思考.现在,我坚持"自学课文——发现疑难——提出问题——疏导点拨——自由  相似文献   

5.
陈超 《河北教育》2005,(5):10-11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模式和品格特征受学校教育影响极大,在很大程度上老师对其影响甚至超过了父母.就我的经验和观察而言,青少年心中的“偶像“,常常会是自己的老师.他们对自己的“偶像“钦佩到如此程度,以致于有意无意地去模仿:思维模式、性格特点、意志、品德等等.这种模仿通常贯穿一个人意志、性格的形成期,他们成年后的许多心理特征,常常可以在自己的“偶像“身上找到影子.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一些文化名人的回忆性文字,常常以显豁的篇幅和动情的叙述来写自己的中小学老师.我在大学执教已20余年,当我看到那么多学生在&lt;我的老师&gt;或&lt;影响我精神的一个人&gt;之类的命题作文中,不约而同地写到自己的中小学老师时,我深为感动并有震悚之感--是的,他们太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阮阳 《教育文汇》2009,(4):35-35
几年前。我到一所实验小学去实习,那时候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热情,我的脸上始终挂满篥容。因为,我觉得他们真的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我暗下决心,我将会用自己的一份真情,去爱他们,和他们一起快乐地生活。我想这就是每一位实习老师在最初圆教育梦想时的共同愿望吧!我希望他们变得聪明、健康、诚实、守信,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相似文献   

7.
徐彩萍 《班主任》2005,(12):33-33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班主任的成长亦如此.班主任工作也需要我们常常去反思,在不断的反思中再积累经验.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经常问学生六个"是"与"否"的问题,使我能够及时反思并调整自己,使自己为学生们服务的心态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8.
记得自己参加毕业实习的那一个月.当时大专毕业后,我到一所中学实习,担任初一(1)班的见习语文老师兼见习班主任.由于刚刚毕业,我对教师工作充满了新奇、期待,同时也满怀紧张、腼腆.与其说我是一位教师,不如说我更像一位大姐姐.在教育教学中,我充分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但和他们一起学习,而且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学生也经常到我的宿舍和我谈生活、谈学习,我和他们成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9.
在广西"绿荫"妇女热线做咨询时,我常常接到这样一些已婚女性的来电,她们都是在婚后一直围着丈夫和家庭转、视丈夫为自己和家庭的精神、经济支柱的女性,为了自己的家她们几乎牺牲得一无所有(没有了自己的事业、学业、爱好、朋友等等),当她们发现丈夫有外遇或弃她而去时,顿感天仿佛塌了下来,生活没有了希望!离婚吧,自己已没有自立之本,孩子和自己今后怎么过?  相似文献   

10.
专业实习是理工科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实习教学实际,针对我系生物工程专业实习过程,分析了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生物工程专业实习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采访中,最重要的是,要与采访对象友好地沟通与交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多给予他们关心和理解。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自己不是什么"钦(qīn)差大臣"、"无冕(miǎn)之王",而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要放下"架子"和他们做好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和问题,这也是保证新闻采访能够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那是我的第一次面试. 自我介绍完后,坐在左边的一位主考官一边翻着我的简历,一边对我说:"你去省交通局实习过?"是的."在实习的过程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我略加思索,然后胸有成竹地说:"是单位领导的工作方针和工作态度.没有他们的正确领导,我们的工作效率会大打折扣.我相信,如果我能在贵单位工作,在各位长辈的领导下,我一定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几位领导听完我的话,都互相看了看,然后"扑哧"一笑.我一看他们笑了,认为自己刚才说的话还不错,于是信心陡增.  相似文献   

13.
田星 《今日中学生》2007,(35):30-32
看看短信我看到"青春热线",受益匪浅。在我的青春期,有您这样的良师益友,我很高兴。高县月江镇中学王鑫鑫热线对接杨巧玲(南充市高坪喻家学校):我是班长,却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我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到自己的职责,就不得不管理这个班,从而导致同学对我的不满。我尽力改变自己,更加努力地把工作做好,还是不能得到同学的原谅。难道我伤害他们就这么深吗?而且对于一些违规行为,我也给过他们改错的机会,可是他们为什么不站在我的立场想想呢?  相似文献   

14.
人生历程中有一些艰苦的时光是值得我们永远记忆和回味的.对我来说,考研就是最值得记忆的一部分.我常常用那段时光来对比自己现在的生活,鼓励自己不断地努力;也常常用来"指导"那些正走在考研道路上的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商家纷纷开设了投诉、咨询等热线电话,服务范围也不断扩展,确实为群众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电话号码大同小异,比如12310、12315、12316……相似的数字,代表的却是不同热线,让人很难分辨。而有的地方实行政府部门热线一个号码联动,这就大大方便了群众。  相似文献   

16.
田星 《今日中学生》2006,(14):27-29
青春短信:当第一次读到“青春热线”的时候,我就觉得它非常实际。以后,我在遇到问题时,都喜欢向它咨询。别人提出的问题,都是我存在的,您解答了,我得来全不费工夫。广汉市广兴中学罗季A面青春SOS:枯萎的花朵(发自郫县)我是一个自信活泼的女孩,加上在班上露面的机会很多,长得又不漂亮,班上的一些男生对我很不满,我的长相就成了他们攻击我的话题。常常在背后乱说我,有时候我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们也会挤眉弄眼地做怪动作。弄得我失去自信,怨恨自己为什么不长漂亮些,以免这些男生嘲笑我。田星金点子:其实这些“攻击”你的,往往是飞不高或者不想…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杂志社的编辑在谈到自己去某中学担任实习班主任时说道:"之所以要去做实习班主任,一方面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亲身体验做老师的感受,知道现在的老师和学生大致处在一种什么状态,了解他们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自己的生活多一些变化,增加一些社会经验与阅历,开阔自己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常常羡慕一些流浪者,只因为他们可以去他们想去的地方,涉足名山大川,观赏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我向往他们的自由,他们的洒脱。常常觉得自己像樊笼里的小鸟,在学校这个金丝笼里,经常错过日出日落,也没有机会去领略大海的波涛汹涌。每天过着平淡如水的日子,生活里没有一丝波澜。常常想象着自己成为一个流浪者,去看壮丽的日出,博大的海洋,享受最美的风景。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最美就在我身边,它渗透在我们的每个生活细节里。每天早晨,天刚拂晓,同学们陆续来到教室。晨读的声音,犹如美妙的音乐,伴随着我们一天的开始。每声每句,都是对知识的记忆,对…  相似文献   

19.
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我常常发现,孩子们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事,往往可以不吃饭、不睡觉,有时候,在遇到困难或不懂的问题时,即使没有大人的帮助,他们也能想方设法去解决。这说明,孩子的内在潜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20.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们来说,"运动即是生命".可以说,作为教师的我,最先喜欢的肯定是爱说爱动的孩子.因为,经验告诉我:大多爱说爱笑爱动的孩子反应快、爱动脑、接受力强.于是,在工作中,我不断地探索、寻找、总结,然后尝试着去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我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天性——爱动,让他们在课堂上也动起来、笑起来,让知识在他们的玩笑中、活动中灌输到心田,让这些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