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约瑟夫&;#183;康拉德是20世纪英国现代主义文坛的先驱之一。他的短篇小说《黑暗中心》叙事手法独特.意蕴深刻,是英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小说中两个人物叙述者分置于不同结构层次,有效地相互作用,构成精巧的框型叙事结构,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一步步发掘认识故事所提示的殖民主义的“黑暗”本质。  相似文献   

2.
英国的小说家康拉德的代表作《黑暗之心》一反传统小说叙事结构,创立了故事中套故事的新叙事手法,作者通过这一叙事手法,在小说里精心设计了两个身兼多职的叙述者——马洛和匿名的"我",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论文从叙事学角度分析两位叙述者在文本中扮演的角色,以说明两位叙述者都对作者揭示以库尔茨为代表的西方殖民者的两面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英国作家康拉德的小说《吉姆老爷》现在越来越受到读者与评论家的关注,并被现代西方评论界视为英国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本文首先从小说的叙事技巧的分析入手,继而阐释了该书叙事技巧对于道德主题的深化与延伸的重要意义,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该书中叙事技巧对主题发掘所起重大作用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康拉德的叙述特点十分引人注目。他打破了以往的叙述传统,在许多小说中运用了复杂的叙述角度和叙述技巧,在西方的叙事历史上,康拉德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黑暗的心脏》就是一部在叙述学上具有开创性和转折性意义的叙事作品。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多以第三人称展开全知叙事而缺少第一人称叙事,与西方同时代小说及中国文言小说比较而言这是比较独特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既有小说艺术本身的原因,也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不无关系。白话小说中的叙述者、接受者及被叙述者的特定性当是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多以第三人称展开全知叙事而缺少第一人称叙事,与西方同时代小说及中国文言小说比较而言这是比较独特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既有小说艺术本身的原因,也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不无关系。白话小说中的叙述者、接受者及被叙述者的特定性当是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叙述者的叙事态度影响着一部小说里故事的稳定性,也同时决定了小说结构形式与内容意义连接关系。本文即着眼于废名小说《桥》的叙述者,从叙述角度,叙述节奏和叙述频率来详细确认小说中叙述者的叙事姿态。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小说《怀念狼》所描绘的世界是一个既真实又让人觉得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世界。小说通过叙事语言、叙事策略的交互影响,使得作品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和动人心魄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康拉德被认为是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为努力摆脱传统叙事方式的束缚,寻求新的形式来表达意义,他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陌生化手法。小说《黑暗的心》的复型叙事结构、不可靠叙述、陌生化叙事语言以及“解码延迟”的陌生化手法彰显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何朝辉 《文教资料》2010,(11):29-31
当代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蝇王》中的叙事基调是反讽的,它的叙事中充满了“创造性的讽刺意识”。在小说中作者将词语反讽、情景反讽(戏剧反讽)和结构反讽等叙事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了一种巨大的反讽张力.旨在揭示这样的主题:人性的黑暗具有普遍性,人类的暴力与杀戮源于人类自身中的人性之“恶”。  相似文献   

11.
《芋粥》是芥川龙之介取材于《今昔物语集》写就的历史题材的小说.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芥川都对原作进行了再创作.形式上的再创作主要体现在让叙述者“外显”这一点上.而通过分析《芋粥》中叙述者的类型,可以更好地对文本进行叙事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王朔“新京味小说”的叙述方式彻底摆脱了以往“京味”小说的建构程式和审美规范 ,建构出一种迥异于旧“京味小说”的叙述模式。这一点在其小说文本对叙述者的设置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其小说大量设置的第一人称叙事者“我”是一种“另类”形象 ,从根本上颠覆和否定了传统的正面价值。同时 ,其小说叙事具有强烈的“倾诉性”特征 ,叙述者“我”本身反映出作家强烈的反讽倾向。这些叙事特征都从某些侧面拆解了王朔小说文本的深度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叙述者的身份三次转变,从伙计到专管温酒的温酒工,地位猛降了两级,也可理解成"我"从酒店的最高层降到了最底层,然后再安排与文本故事的主人公孔乙己相见。文本在上等人与下等人、有知识的人与没知识的人到底谁更高贵的责问声中,流露出作者对世风日下的社会深恶痛绝的批判以及对孔乙己落难的人生的无尽同情。作者此种安排文本的叙述策略不仅能取得戏剧化般的效果,更能使读者从深层次中进入文本,挖掘出文章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虽然具体描写了日本社会这一舞台,但读来更似一种美国小说,比起日本文学来,他更倾心美国文学,在众多的美国作家中,他最为钦佩的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村上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与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两部作品都是探讨都市青年的内心世界的恋爱小说;都对主人公予以高贵、滑稽、悲剧性的描写;都以"我"的第一人称倒叙体的形式来叙述故事;作品中都交织着各式各样的对立体:生与死,感伤与快乐;幻想与现实等.可以说村上春树就是当代的菲茨杰拉德.  相似文献   

15.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结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叙事结构的探讨,对其时间倒错、人称代词指代模糊及采用灵活多变的叙述者等叙事特征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6.
对于“法治”,不同的解读,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含义。从人类历史上看,存在过两种不同的“法治”:一是以法治国的“法治”,二是依法治国的“法治”。即便是依法治国的“法治”,仍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权力为本位,另一种是以权利为本位。以权利为本位的“依法治国”应当成为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L+VP"结构中的"在+L"在语义指向上有前指、后指、双指或无指四种情况,语义指向的不同决定了表义功能的差异,从而导致相关句式具有不同的变换形式.当"在+L"语义前指或双指时,结构体中的"在"是动词;当其后指或无指时,"在"是介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百度"词性的辨证分析及搭配的考量,再有与"V+一下"结构语义成分做对比,我们最终确定"百度一下"是一种特殊的"V+一下"述宾短语。作为网络流行语,它的语义内涵在扩大,它的词性已经动词化。  相似文献   

19.
聚焦理论是西方叙事学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文章据此来分析《三言》以期解析出传统话本小说在叙事聚焦方面的某些特点。由于话本小说采用了模拟书场的格局,对书场效果的刻意追求,强调功利的价值取向。使其在叙述声音方面选择了固定的全知叙述者,在叙事眼光上选择了“环形”聚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