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在教学中应构建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共同体。依托学习共同体,教师需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创设情境、提出真实问题,通过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各种思维活动,确保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充分展示,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内化学生的能力,落实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运用教育生态学理念,探索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建立基于课程资源与教学过程的生态链,构建学生学习生态和教师教学生态,进而形成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生态共同体。该生态共同体的构建促进了教师与学生、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教育生态学关系的形成,显著提高了学生成绩,提升了学生深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学习共同体的出现逐渐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所谓语文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平等,在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同等重要。课堂上,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重要的教学问题,师生可以共同研讨、写作交流。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不仅能使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马雪竹 《教师》2021,(9):32-33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是指在师生紧密配合的前提下,教师为学生设置共有的学习目标,分享语文知识并且获得更高层次的收获。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与教师互为主体,教师起引导和帮助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文章就小学语文学习共同体构建提出了相关意见,包括建立学习共同体、激发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流畅性等,希望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旨在引导学生立足于学科学习,并围绕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综合性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学语文、用语文,明白语文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根据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实施建议,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注重切入点的选择,注重教学的逻辑性、生活化,以提高跨学科教学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教师发展途径和促进学校变化和发展的潜在策略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从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ICH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实际出发,探讨在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人际关系、群体反思和民主的领导方式四者在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过程中不容忽视,需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67):142-143
在高中学科学习中,高中地理的学习属于综合类比较强的学科,它涵盖了数学中的空间图形想象及语文中的文字逻辑排列等。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时,既要有空间想象力又要有严谨的文字总结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效率,教育体系提出了西式化的教学方法——共同体教学法,融入于高中地理学习中。共同体教学法以学生为出发点,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到讨论之中,也可以减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疏离,促使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提高对地理学科学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体验,让学生经历语文的生成及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逐步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并通过各种活动获取语文知识,丰富学生的语文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9.
面对基础教育变革的时代挑战,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教师的学习。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成为时下促进教师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本文从自组织理论视角出发重新剖析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实践基础等问题,进而基于自组织的关键特征提出几点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0.
缪丹 《小学生》2012,(9):80-80
学生的语文素养反映了其学习语文的综合品质,包含语文知识与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因素,内容多元性和学习过程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开放性的语文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掌握自主学习本领,促进可持续发展,为造就高素质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能力,教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实践与探索。一、转变观念,重塑角色,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致力于把教学过程变成  相似文献   

11.
问题的生成和解决,是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逻辑力量.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从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太松 《教师》2010,(27):35-35
问题的生成和解决,是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逻辑力量。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从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教学改革正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语文教学应顺应这种转型,变被动为主动,构建和谐的现代课堂教学。一、由单一传授向多元化设计转变,构建课型和教法的和谐课型体现着教育理念、思想、方式、思维等。单一课型强调教师的传授和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潜能。教师要改变单一课型,从问题学习角度、从思维品质角度、从能力品质角度设计课型,设计结构化教学过程,组织一些探究性问题。按照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等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陆帅 《成才之路》2020,(5):42-43
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可以给学生呈现完整的知识链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认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的策略有:绘画课堂教学板书,构建核心知识体系;设置探究路径,实现思维逻辑的可视化;重视复习课、试卷解题分析,提高学习能力;打造学习共同体,促进合作与对话。  相似文献   

15.
教师队伍的建设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提高教师队伍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促进教育、教师、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实践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引导教师在理念学习中形成共识、在课堂实践中学会探索、在交流分享中升华思想,在殊途和异步中取得同归。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为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达成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从而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概念理解片面、个体认知过程缺少关注以及内部组织层次受到忽视等问题,文章从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概念,即从“共同体”出发,重新阐释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揭示出课堂学习共同体对于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以“学习心理学”课程为例,通过对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要素,即教师与学生、认同与协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分析,提出了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教师队伍的建设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提高教师队伍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促进教育、教师、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实践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引导教师在理念学习中形成共识、在课堂实践中学会探索、在交流分享中升华思想,在殊途和异步中取得同归。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为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达成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从而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是灵动的、多变的,构建高效高中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关注课堂中的各种生成。本文从高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基本特点分析,以及高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具体实施过程两个方面阐述了关注课堂生成的重要性。旨在指导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学生存在的疑问,以及学生提出的各种游离于教师预设以外的问题,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巧妙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更具魅力,让每个生命个体更有活力。需要教师在新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利用教育智慧捕捉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随机生成的问题、个性化学习表现以及独特的思维,进而巧妙引导、灵活点拨,使之成为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教师已经关注到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各种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课外作业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