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零句”和“流水句”——为赵元任先生诞辰120周年而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沈家煊 《中国语文》2012,(5):403-415,479
赵元任先生的"零句说"是从整体上根本上揭示汉语语法特点的重要学说,包含三个互相联系的要点:(一)整句由零句组成。(二)零句是根本。(三)零句可以独立。从零句说引申出关于主语和谓语的两个重要观点:汉语的主语就是话题,汉语的谓语不宜按名词和动词区分类型。零句说能解释为什么汉语多"流水句",对零句说理解不透彻是流水句的研究不能深入的原因。本文在零句说的基础上阐述流水句的"并置性"和"指称性",这两个特性对语法理论中句法递归性和名动分立的普适性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2.
陈露 《考试周刊》2009,(22):38-39
英语和汉语被动句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在被动向的构成方式上.英语和汉语被动句都是通过句法和词法手段,不同的是在英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是经过形态变化而形成的.而汉语被动句中的谓语动词没有经过形态变化:在被动表达方面。两种语言都具有标记和无标记被动表达方式;在被动句语义内涵的特征方面,两种语言都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受事主语句和被动句的界限一直混淆不清。我们根据有无"被"字把主语是受事的句子分为受事主语句和"被"字句两类。在语义上,受事主语句表示一种状态。其主语具有定指性或周遍性和非施事性;其谓语主要是对主语的状态进行描写说明,这在句法上有一些形态标记;谓语和受事主语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指向关系。  相似文献   

4.
英语在类型特征上与汉语有所差异,突出表现在: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而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零主句或零宾句结构、假被动句等是汉英中介语中出现的带有汉语类型特征的变异结构,正确理解和解释这些过渡结构产生的根源,能帮助L2学习者正确设置参数和恰当选择句法形式。  相似文献   

5.
“在+处所”短语在句中可作状语、补语和定语,占据五种句法位:主语前、谓语动词前(无主语)、主语后谓语动词前、谓语动词后以及定语中心语前。对韩国学生来说,几种句法位中以谓语动词后的句法位最难,其使用规则也影响学生对其他句法位的习得,应加强“在+处所”短语后置于谓语动词的规则教学。另外,几乎所有句法位都存在方位词的误代、误加和遗漏,“在”的遗漏及与其他相关介词的误代;主语前和主语后动词前两种句法位存在较多错序:定语中心语前“的”的遗漏较严重。这些在对韩汉语教学中都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6.
汉语小句可充当谓语以外的各种句法成分,汉语小句同英语类西方语言中关系化不可同日而语;汉语中不存在关系化现象,也没有论元饱和化要求;西语中若干类型从句可归并入汉语定语位置小句;定语位置小句与普通定语无二,中心语同定语小句间连接词多样化:助词"的",指示词,量词,数词;连接词分工有二:定语/中心语标记功能。  相似文献   

7.
汉语的名谓句从结构上讲,无论主语、谓语,均可以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主语谓语之间不用动词。从语义上讲,主谓之间多半是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判断、说明和描写。汉语的名谓句与法语相对应的是主谓宾俱全的句子。这种不同的特点是由汉语的灵活性与法语的严谨性所决定的。不管结构上有何不同,汉语名谓句与法语相对应的句子所表示的语义关系则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被动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一般认为,主语是受事的,句子就叫做被动句。被动句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意念被动句,它是一种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另一类是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其中,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只能从主语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去理解,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常见的有四种形式,分别是"被"字被动句式、"见"字被动句式、"于"字被动句式、"为"字被动句式。  相似文献   

9.
主谓谓语句的范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主调谓语句最初的解释。是指“得以句为说明语”(陈承泽1921),即以句子作为主语的说明谓语。对这一句式的范围,早期的确定也比目前要小得多,仅指大主语与小主语有领属关系的一类,而且谓语以形容词或带有形容性的动词居多。例如:(1)、他工作顺利。(2)、小张腿疼。例(1)大主语“他”与小土语“工作”是领属关系,谓语“顺利”是形容词。例(2)大主语“小张”与小主语“腿”也是领属关系,谓语是表感觉状的动词“疼”。以后,随着现代汉语研究方法的转变,词序在确定句法成分中占了重要地位,而语义成分与句法成分的联系不再作…  相似文献   

10.
主谓谓语句又称双重主语句.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为简单起见,我们把全句的主语和谓语分别称为大主语和大谓语.把作谓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称为小主语和小谓语.其基本格式是主语‖谓语(主谓短语),或者说是大主语‖大谓语(小主语+小谓语).下面首先从语法、语义和话语功能这三个不同层面分析主谓谓语句的特点.然后探讨汉语主谓谓语句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可能产生的干扰及克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汉语句法的结构框架是“主语——谓语(——宾语)“模式的还是“话题——说明“模式的,这是困扰汉语句法学界多年的问题。本文认为汉语句法的结构框架是“话题——说明“模式的,并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
界定汉语主语,唯一可以凭借的语法特征就是语序。可是语序不仅包含语法信息,还包含语义和语用信息,因此,汉语主语的界定就成了一个难题。以Dixon(迪克森)的"普遍语义-句法元"理论为基础,区分(谓词的)论元和(谓语的)句元,并以论元在语句中的默认位置为依据,确定汉语的核心句,再通过将非核心句还原为核心句的办法,剔除语序中的话语信息和语义特征,从而证明,语序足以成为界定主语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在there+ be存在式从句与一般类型从句之间,存在着一种规律性的等价关系(即同意关系)。但只有当这种一般类型从句的主语是非限定性主语,并且其动词短语中又有动词形式be时,这种等价关系才可以实现。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普遍规则将存在式从句从一般从句中派生出来:主语+(助动词)+谓语wthere+(助动词)+be+主语+谓语。原从句中的主语可心被称为“实际主语”,没有实在词汇意义,并服务于句法功能上的主语,如下列各句所示: There will be a celebration tomorrow. Idon’…  相似文献   

14.
文言倒装句式是就现代汉语语序而言的,它是一种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文言现象。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主要包括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介宾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几种类型。下面针对高考中经常涉及的几种文言倒装句进行分类详解,以期有助于广大考生的高考文言文阅读备考。主谓倒装,又被称为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的谓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感叹句中,会把谓语提到主语前面。例如:  相似文献   

15.
以往对形谓句的研究都是以谓语为中心,忽视了主语的决定性作用。本文以主语为中心,对比探讨了汉日形谓句主语对谓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主语是人称名词时,汉语谓语形容词的使用比较自由,而日语会有一定的限制;汉语事物名词作主语时谓语可以是性质形容词也可以是状态形容词,而日语多使用属性形容词;汉语谓词或谓词短语作主语时谓语形容词多使用评价性语气的性质形容词,而日语根据主语的情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语序研究是语言类型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聚焦疑问标记的语序,运用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及跨语言对比法探讨疑问标记以整句作为参照时所处的相对句法位置,进而揭示汉语普通话及部分汉语方言在疑问标记语序上所呈现的类型学特点。通过跨语言对比发现:有些语言当中没有疑问标记,也不存在疑问标记的语序问题,如英语、斯瓦希里语等;有些语言当中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疑问标记,如日语、阿美语、乌尔都语等;疑问标记的句法位置可以分为句尾型、句中型和句首型三类;从世界语言的变异范围来考察,汉语的疑问标记包括两种语序类型,一为普通话的句尾型,二为苏州话、昭通话等的句中型,暂时没有发现句首型的实例。句中型语序类型的发掘,是语言类型学在汉语研究当中的具体运用,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汉语方言语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中"是"的辨析--并论"是"作判断词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在《论语》中共出现58次,几乎包含了它在古汉语中的全部用法。“是”从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动词,取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上古汉语判断句普遍不用判断动词,由此形成“句法空位”表示判断的形式。二是作为指示代词,“是”因在判断句中常做主语、宾语、状语而贴近“句法空位”,并接受“句法空位”赋予的判断性。由于“句法空位”处于无形状态,“是”在句中同时占有主语和谓语、或宾语和谓语、或状语和谓语等位置,因而产生“这是”、“是这”、“只是”等语法意义,并削弱“是”的指代作用。如果其前后的主语宾语不需指代且明确,“是”就只做判断动词了。副词修饰“是”,则是对这一演变结果的证实。  相似文献   

18.
主谓主语句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句式,能够充当主谓主语句大谓语的结构类型非常有限,本文讨论关系结构充当主谓主语句的情况,把关系结构分为判断结构、存现结构、比况/比较结构三种类型,并考察每一种类型的语法特点和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英汉主语受事句中的谓语形式在有“态”这一语法范畴的语言里,动词被动态是表现主语承受谓语动词动作的一种语法手段。英语是有“态”的语言。英语里动词的被动态由助动词 be(有时态、人称和数的变化)+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例如 The door was locked.汉语没有“态”的范畴,动作的受事做主语时,动词没有形态变化。例如:锁门了——门锁了。由于汉语动词没有“态”的变化,因此动词以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常把主语和谓语属于主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做主动句 ,而把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做被动句。被动句在汉语中是一种常见的句式 ,在现代汉语中 ,被动句通常是用一个特殊的、表被动意义的介词“被”来表示 ,一般容易掌握。而在古汉语中 ,表示被动的句式种类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