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能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又能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深入挖掘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并将其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以“融入”的必备条件,构建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评价效果创新的“融入”基本模式,从而提升以文化人、以史育人、以史鉴人的红色文化育人效果,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地域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育人价值的文化形态,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育人使命的重要依托。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深度融入地域红色文化,可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优化思政课教学方式,深化思政课教学效果。高校可以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和加快教法创新等多种路径,积极推动地域红色文化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显著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需要。红色文化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内在关联性,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价值。当前,融入资源缺乏整合、融入过程缺乏保障、融入方法缺乏创新、网络平台利用不足等问题影响着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需要通过“整合育人资源,打造优质教学基地”“加强协同联动,提供系统支持保障”“创新融入形式,提升教师融入能力”“依托网络平台,推动网络教学赋能”等措施,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拥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本土红色文化的熏陶,提升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本文分析了将辽宁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构筑思政教学顶层设计、整合思政课红色文化资源、优化思政课育人载体等方法,以期丰富高校思政课内容、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福建红色文化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育人资源,不仅能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也是新时代高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滋养学生健康成才和激励青年学生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宝贵资源。针对当前福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存在的福建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挖掘不足、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素养有待提高、福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度不够等现实问题,应通过开展研究阐释、强化师资培训、丰富教学素材体系、创新融入方式等路径推进福建红色文化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提高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认知、完善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网络平台、优化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环节等对策,推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现红色文化传承与时代育人目标的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这既是“大思政课”的本质要求,又是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育人价值的客观要求。这种融入,有助于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与实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深挖掘、巧设计、走出去、重引导,将地方红色文件资源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胡俊 《甘肃教育》2023,(18):15-18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既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又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课活起来,是笔者对于思政课教学创新的课程观和方法论。在网络育人环境下,笔者探究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方式;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案例融入课堂教学;通过课程设计融入实践环节;创作相关视频作品,通过网络传播。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是加强思政课立德树人育人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通过梳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为改进思政课教学效果、传承红色基因提供参考。以知网数据库为基础,搜集整理2012—2022年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共599篇,从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CiteSpace对作者共线、关键词共线、关键词聚类等进行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2012—2016年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发文量平稳且较少,2017—2022年发文量迅速增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价值、现状以及路径研究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创新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策略研究成为未来关注的重点,但目前学者间、研究机构间合作较少,研究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涵养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河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思考对党、民族、青年的时代价值;从教学导向出发做“学、思、悟、践”教学定位、赓续红色基因;从课程设计出发切实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打造多样化教学平台。河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时代价值的角度,对党、民族及新时代青年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在教学目标角度应统筹规划教学环节,砥砺青年思想品格;在课程设计角度应理论教学结合实践体验,助力平台搭建。总之,河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着重把握理论发展性特征以提升思政课教学创新力,凝聚思想共识、提升红色文化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1.
各具特点的地方红色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华红色文化,谷文昌精神是地方红色文化的典型代表。充分挖掘谷文昌精神的德育资源与育人价值,推进谷文昌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第一课堂、实践课堂和科学研究,是增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提升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之育人实效,必须遵循大思政、大课堂的育人理念,融入红色文化,贯通两支队伍,"建设一个馆、排演一部戏、开设一门课"之路径,有效推进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教育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教育功能。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红色资源融入其教学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甘肃红色资源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现状的调查分析,从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的顶层设计与资源开发、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共建红色基地实现协同育人三个方面探讨可行性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艺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在厚植爱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方面有独特优势,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大学生培养的重要精神资源。当前,红色文艺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存在红色文艺研究不足、思政教师文艺学基础薄弱,理论教学方式单一、忽视育人成效,实践教学注重形式、缺乏创新等现实困境,需要通过加强红色文艺研究,提高思政教师文艺素养,挖掘红色文艺中的教育资源,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开展实践教学,将红色文艺融入校园生活等途径,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切实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四川南充是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民主革命家张澜和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的故乡,同时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南充市优质且丰富的红色文化融入驻南高校思政课程,对于丰富驻南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资源、强化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将从南充市红色文化融入驻南高校思政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重点探析南充市红色文化融入驻南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对于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等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红色文化活动、强化学生自身红色文化素养、教师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学活动、建设专业程度高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积极营造红色文化环境等路径,促进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化,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艰苦奋斗十三年,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育人功能和思政价值。当前,随着“大思政课”建设不断深入,研究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建设路径,能够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育人作用,增强思政课建设效果,为赓续红色血脉提供现实依靠,也为保护与传承红色文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研究生是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储备库,红色文化有机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是适应时代诉求,继承爱国主义精神财富和培育卓越人才的重要途径。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政课需要围绕时代主旋律,充分利用各类红色文化资源载体和先进的现代传播手段,多元主体形成育人合力,还要突出体验式实践教学,引发研究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触动,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战略成效。  相似文献   

18.
红色旅游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历史、红色文化,具有极强的教育性,是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思政课理论教学效果、实现思政课教学目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之一。红色旅游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从提升思政课教师运用红色旅游资源组织实践教学的素养、建立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完善评价主体结构等方面入手,发挥好红色旅游资源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一脉相承,同向同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好红色资源,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传承好、发展好、运用好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推动红色文化“活起来”,可以有效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培育时代新人。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主阵地,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建立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结合,充分发挥兴文化、育新人的价值。为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建设,发挥好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相关部门和高校应开发优质红色文化资源及平台,为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提供强大支持,同时,高校也应创新考评机制,以激发教师利用红色文化建设优质思政课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驻马店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驻马店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总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因此,将驻马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能培养学生政治认同,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等。教师从“四个课堂”实践路径出发,将驻马店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高中思政课,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有效发挥驻马店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