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46年11月13日,冰心以国民政府驻日代表团第二政治组主任吴文藻家属的身份,从上海飞抵日本东京,并在此地生活五年之久。冰心在日期间进行的演讲、访谈、写作,于她而言是一生的宝贵经历,于中日文化友好交流而言是重要历史遗产。从文献的角度出发,整理《华北日报》1947年关于冰心几次演讲日本观感的报道,探析《华北日报》对冰心四十年代的人物塑造与宣传,展现冰心四十年代为中日文化交流所作内与外的努力,以此试完善此前学界的相关论述,提升冰心访日归国演讲文献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近日获悉,本刊2008年第5期李垣璋的文章《刘亮程研究十年综述》被《新疆日报》2009年3月17日副刊以《谈刘亮程的散文创作》为题整版转载。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广西日报》在近代广西报刊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广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可以视为广西资产阶级报纸广告的代表,本文对1937—1947年《广西日报》的广告宣传特点进行初步探析,以透视其在广西广告艺术发展史上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尽管《中兴日报》的立场更激进:"反对保皇党,推翻帝制",但所刊反满小说的主题比较隐喻。该报"小说"栏目容纳侦探小说,下意识地追随东西方长久以来打破雅俗之分缓慢进展的潮流。《中兴日报》在选刊中国小说来稿的同时,也输出该报所刊登过的小说到中国的报刊。因此,该报所作的中新文化交流,可以说是双向的。  相似文献   

5.
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国人自主经营的报纸———《循环日报》,开创了近代国人自主办报的先河。《循环日报》的创办体现了王韬借“日报立言”、以言议政及“博采群言、兼收并蓄”等办报思想。  相似文献   

6.
1999年3月4日的《文汇报》,曾发表陈子善的《生命的璀璨瑰丽》,文章将刊于1947年《京沪周刊》第1卷第27期的《谈生命》,视为冰心的佚作。此一说法,在中学语文教育界影响既广且深。然其底本,则是《寄小读者(通讯四)》(载1944年12月25日重庆《大公报》)。1945年1月30日,《新评论》第11卷第1号,即以《谈生命》为题,重刊通讯的主干部分。该文收入《冰心全集》后,又更名为《再寄小读者·通讯四》。四种文本段落、文字和标点多有出入。  相似文献   

7.
安徽芜湖《皖江日报》是张恨水报人生活的起点和公开发表小说的园地。张恨水精心经营报纸副刊,以此为阵地进行五四爱国宣传;首次发表了《紫玉成烟》《南国相思谱》;积累了新闻从业经验,打下了文学创作的基础;以新闻记者身份,更深地了解了社会,拓展了视野,扩大了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寄小读者》是冰心29篇以通讯形式所写散文的总题目。从1923年7月25日起,陆续发表在北京《晨报副刊》的《儿童世界》栏里,1926年5月结集出版。 1923年,冰心燕京大学毕业时,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学校的金钥匙奖,并且得到了美国波士顿·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于8月间赴美学习英国文学。这29篇通讯,1—6、28、29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2000年6月5日起,正式发布42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2001年6月5日,又增加了5个城市,从而使发布空气质量日报的城市增加到47个,包括32个省会城市、直辖市、自治区首府,15个沿海和重要旅游城市。中央电视台在每天《晚间新闻》之后播出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许多地方电台、报刊等媒体也会播报当地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及时发布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有利于广大用户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有关城市和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以拉脱维亚主流媒体之一《日报》(《Diena》)对“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为样本自建语料库,采用语料库辅助话语分析法,对该报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发布的关于“一带一路”相关报道进行研究,分析解读拉脱维亚国内对“一带一路”的理解认知与态度立场,探究其对中国形象在拉脱维亚建构的影响,并对中国在波罗的海区域对外话语的构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评析瞿秋白的《热血日报》社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秋白任主编的《热血日报》诞生于五卅运动的反帝爱国风暴之中。《热血日报》是中共中央创办的第一张日报,成为党领导人民的忠实喉舌和响亮号角。尤其是瞿秋白亲撰的《热血日报》社论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罪恶行径.透视北京军阀政府的卖国嘴脸,撕开上海总商会的伪装,成为反帝爱国的战斗旗帜,在错综复杂的斗争环境中,激浊扬清,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谱写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不朽篇章。  相似文献   

12.
《广西日报》在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中始终以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为主题。通过《广西日报》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提高了广大人民对抗美援朝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推动了抗美援朝运动的发展。《广西日报》的政治动员对当代报刊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3.
陶龙超在《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桂林时期的(救亡日报)研究》一文中指出,《救亡日报》作为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于1937年8月24日创刊上海,上海沦陷后南迁至广州,后又转移到桂林,直至“皖南事变”发生后,因其拒绝刊发中央社有违事实真相的通稿,于1941年2月28日被迫停刊。  相似文献   

14.
副刊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办活报纸的副刊,一直是报界探讨的话题。该文从报纸副刊突出新闻性、贴近性、地域性三方面,引入潮州日报为实例,对办好副刊进行较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1903年到上海,继《苏报》被查封后,与章士钊、张继等创办了《国民日日报》,并以该报为阵地,发表了一些政论文章和诗词、小说.对满清封建社会进行了无情揭露和鞭挞,在国内造成很大影响,对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起了一定作用,同时也表明他已由一个改良主义者转变为民主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广西日报》在近代广西报刊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广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 ,都可以视为广西资产阶级报纸广告的代表 ,本文对 1937- 194 7年《广西日报》的广告宣传特点进行初步探析 ,以透视其在广西广告艺术发展史上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五年五月四日,在鲁迅的支持下,在河南开封创办了一种新的日报——《豫报》。《豫报副刊》是随《豫报》发行的一个综合性的文艺副刊,每日出版十六开纸四页。现在看到的《豫报副刊》共一百四十期,至一九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豫报副刊》由吕蕴儒、高歌、向培良等人编辑。吕蕴儒,名琦,河南人,鲁迅在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任教时的学生。高歌,山西人,高长虹之弟,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学生,狂飙社社员。向培良,湖南人,狂飙社社员。《豫报副刊》的编者,后来在政治上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班里有一份十六开的手抄《班级日报》。由全班学生轮流编辑,又都是撰稿者。《班级日报》有固定栏目,其中:“班内快讯”栏目报道班内大事和各项活动情况;“表扬与批评”栏目主要是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弘扬班内正气;“学习”栏目交流同学之间的学习经验和每日一题。除此以外《班级日报》还有一些不固定栏目,如“生活小常识”、“多彩世界”、“谜语”、小故事”等。班主任是《班级日报》小编辑的参谋和顾问,对审稿、编辑、出版进行指导,特别是“表扬与批评”专栏文章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从实际出发。每位学生轮流当一次编辑后,进行一次评比,评出最佳编辑,最佳投稿人和好事做得最多的学生。出版《班级日报》我们已坚持了三年,对班集体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报纸要走向市场,副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副刊是报纸亲和读者、赢得读者的园地,同时也成为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中,人们休闲阅读、娱乐写作的“精神依托”。坚守“地方性”和“民族性”对民族地区地方党报副刊至关重要,地方报副刊融入当地地方文化,就是特色。以“格萨尔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康巴文化具备整个藏文化的主要内容,是藏文化的浓缩。反映本地现实,关注老百姓的关注,既是甘孜日报副刊的应有之责,也是副刊地方特色的必然要求。做大做强地方报副刊品牌,就要将地域文化的精髓完好地保留在副刊里,积蓄成一个资源库,以稳定和巩固读者群。  相似文献   

20.
以《河池日报》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数量、报道内容及报道的版面、形式、体裁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河池日报》对少数民族报道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报道形式多为以图片新闻;秉持"正面肯定"为主的报道立场;报道内容侧重关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和民族风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