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累积优势、提升企业研发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现有理论解释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的不足,从效用理论视角系统剖析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创新主体主客观效用差异越小,协同创新机制越有效;IT能力、地理位置邻近性对隐性知识供需匹配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IT能力的影响更强,隐性知识供需匹配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主体间关系嵌入机制,即信任机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稳定性系统和协同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连带对隐性知识转移子系统和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主体间文化相似性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稳定性系统和协同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信息的观点和有限理性的视角,基于博弈论分析各主体间的互动过程,探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互动"机制,并引出"互动强度"来反映产学研各主体之间的互动程度。在了解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互动因素的基础上编制一个测量产学研互动过程的量表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互动过程中,双方交互越频繁,就越可能有效地转移知识和技术,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基础上,提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相关假设。通过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研究表明,组织之间的协同意愿、知识异质性以及组织知识能力等影响因素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复杂性对知识协同绩效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知识协同机制在各影响因素对知识协同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结合产学研创新主体的知识属性与特征,根据产、学研双方投入的知识协同成本、获得的知识协同收益、知识协同保障机制等一系列因素为基础,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探究创新主体的知识协同演化行为及其稳定性问题。构建产学研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模拟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个体及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研究发现: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协同存在知识供需关系,双方投入的知识协同成本(知识贡献成本、知识溢出风险、知识加工成本)过高会抑制创新主体的协同意愿,不利于系统帕累托改进;资金收益与学术收益的增加会提高双方的协同积极性,而背叛收益与协同积极性呈负相关;合理的知识协同成本投入与知识协同收益分配、完善的知识资源共享机制、有效的知识协同激励与惩罚机制以及健全的法律措施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稳定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以249家具有合作研发项目的企业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合作研发中的控制机制、技术知识转化与合作研发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契约控制对技术知识显性转化具有正向作用,但对技术知识个体隐性转化和协同隐性转化没有显著作用;信任控制对技术知识显性转化、个体隐性转化和协同隐性转化都具有正向作用;技术知识转化对合作研发创新绩效和能力获取绩效均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复杂产品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研发周期长、系统组成复杂、技术难度和投资风险大等特点,传统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要求,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以知识转移为视角,从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两方面设计了复杂产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提出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在复杂产品产学研创新活动中会协同发生作用,能有效促进创新主体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保证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基于概念模型构建,分别从协同融合的行为过程、交互环境和关系稳定性3个维度,实证检验产学研协同融合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探讨合作关系认知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产学研协同融合主体沟通合作的行为过程、良好的交互环境和稳定持续的合作关系,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合作关系认知调节上述影响关系,即随着产学研主体对协同合作关系认知水平的加强,主体间协同融合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研究成果为提升产学研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春发  赵乐生 《情报科学》2017,35(12):73-80
【目的/意义】组织双元能力是产学研知识创新协同演化的内生动力机制。研究阐释了双元能力与产学研 知识创新协同演化的耦合机理,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实现提供借鉴和启示。【方法/过程】基于组织双元性理论 和知识创新理论,构建双元能力影响产学研知识创新协同演化的理论框架,以及契合各主体间动态反馈行为的系 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和灵敏度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各主体间基于创新性知 识的供求关系为开展双元型合作提供条件,双元能力与产学研知识创新增量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构建计量模型,使用江西省1990—2014年数据实证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协整回归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提高0.120 4个百分点,在10%水平上显著,即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期有助于提高江西自主创新能力;ECM模型回归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0.090 7个百分点,即产学研协同创新短期内也有助于江西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但短期内促进作用较小。为进一步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提出对策建议:构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市场化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环境,建立完善产学研长效协同创新机制;加强政府部门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作用;着力创新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大力发展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的中介与专业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稳定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确定影响创新组织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基于适应性管理理念,从资源整合与互动2个维度出发,依据产学研之间核心主体与基础主体地位的转换,将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的生命周期细化为组建期、运行期、收益期,以动态过程视角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稳定性影响因素阶段性演变概念模型,结合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伙伴选择、制度建立、文化融合、利益分配各维度对组织稳定性的维系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9—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产学研联合申请专利为研究数据,将城市所嵌入的知识网络和城市间合作网络纳入同一个框架中,构建依存型多层网络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体现知识网络属性的知识多样性和知识组合机会均对城市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网络中心度正向调节知识网络属性对城市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合作网络结构洞负向调节知识网络属性对城市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合作网络密度强化了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在知识网络属性与协同创新绩效间的调节效应;合作网络中心势强化了网络中心度在知识网络属性与协同创新绩效间的调节效应。因此,政府应该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和提高城市群连通性等措施,以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了解政府资助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和效果,构建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以产学研联合专利数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两个指标表征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研究政府资助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并对江苏省高技术产业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资助对新产品销售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产学研联合专利存在负向影响但不显著;区域开放度与政府资助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并对新产品销售收入和产学研联合专利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政策供需匹配度测算是评估和调整海洋科技创新政策的重要指标和依据.从政策供需匹配视角出发,剖析海洋科技创新政策供需作用机理,构建供需匹配模型,以山东省为例,利用其"十一五"以来出台的89项海洋科技创新政策文件并对相关政策需求主体开展问卷调研,测算和分析政策供需匹配度.结果表明:供给方面的供给导向型政策匹配度较低,而需求方面的涉海企业与政策匹配度较低;从具体政策来看,产学研协同、信息化建设、人才扶持等政策匹配度较低.根据研究结论,对山东省就重视政策需求反馈、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及拓宽政策解读渠道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并从国家层面提出推进政策协调机制建设以及营造良好法律环境等对策建议,以期实现山东省及我国的海洋科技创新政策供需匹配与高效运用.  相似文献   

14.
政策供需匹配度测算是评估和调整海洋科技创新政策的重要指标和依据。从政策供需匹配视角出发,剖析海洋科技创新政策供需作用机理,构建供需匹配模型,以山东省为例,对其“十一五”以来出台的89项海洋科技创新政策文件和相关政策需求主体开展问卷调研,测算和分析政策供需匹配度。结果表明:供给方面的供给导向型政策匹配度较低,而需求方面的涉海企业政策匹配度较低;从具体政策来看,产学研协同、信息化建设、人才扶持等政策匹配度较低。根据研究结论,对山东省就重视政策需求反馈、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及拓宽政策解读渠道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并从国家层面提出推进政策协调机制建设以及营造良好法律环境等对策建议,以期实现山东省及我国的海洋科技创新政策供需匹配与高效运用。  相似文献   

15.
孙新波  李凤  罗能 《科研管理》2014,35(2):79-86
从系统的视角,将知识联盟激励协同影响因素分为知识主体行为、激励协同结构、激励协同动因和知识联盟情境四个维度,并建立了其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以不同类型的知识联盟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合作性行为对知识联盟激励协同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竞争性行为则具有显著负向作用;激励协同结构、激励协同动因和知识联盟情境对合作性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对竞争性行为则具有显著负向作用;知识主体行为完全中介了激励协同结构、激励协同动因和知识联盟情境与激励协同的关系。研究结果对知识联盟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激励有效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晓静 《科学学研究》2009,27(2):262-268
 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可谓当前的一大研究热点,但是国内外学者尚未真正展开对组织学习方式与隐性知识创新相关关系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以上海、浙江、北京、江西等地几百家公司高层管理人士为调查对象,从实证角度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干中学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2)从经验中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3)反思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4)忘却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5)学中干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6)知识冲突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7)交互式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8)试错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隐性知识共享是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基于云平台的产学研隐性知识共享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信任云机制、沟通云机制和激励云机制三个方面对基于云平台环境下的产学研隐性知识共享的协同机制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对推动产学研各方更好地运用云平台整合各自资源,进行隐性知识交流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催生了创新网络多系统共享开放、多主体互动互补、多因素震荡交织等特征的凸显,使得产学研协同创新对资源异质性、知识流动的双重需求日益加剧。该研究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分类别、分阶段探讨了资源异质性与知识流动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态交互效应。研究表明:资源异质性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产业生命周期的不断推进,知识吸收对此促进作用经历了 “负向调节效应较大-负向调节效应缩小-正向调节效应加强”的动态调节过程,而知识扩散则经历了“正向调节效应较小-负向调节效应出现-负向调节效应增大”的动态调节过程,为寻找人工智能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治理的突破口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系统揭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其作用模型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设;建立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效率视角选择其测度方法并构建相应测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进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主要受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因素驱动;环境质量因素和创新主体能力因素对协同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区域协同创新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形式,而政府资助作为政策支持的重要手段,两者的关系成为学界和企业界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本文通过构建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江苏省高技术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并以产学研联合专利数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两个指标表征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结果发现:政府资助对新产品销售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产学研联合专利存在负向影响,但不显著;区域开放度与政府资助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并对新产品销售收入和产学研联合专利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