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各种姿势起跑与自然站立式起跑是小学低年级教材跑的预备学习内容.两个内容在教材中是独立呈现的.各种姿势的起跑是为自然站立式起跑教学做铺垫的,这说明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学生只有体会各种姿势的起跑方式,才能逐步明确站立式起跑是一种很有效的起跑方式.  相似文献   

2.
读了1989年第五期《体育教学与训练》王万鹏同志所写的“对站立式起跑动作要领的看法”一文,文中作者认为《中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中对站立式起跑动作要领的阐述是违反《田径竞赛规则》的,是错误的。对他的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在800米以上距离的短跑竞赛中,运动员是容许取用任何一种起跑方式的,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竞赛,既有人用跪式起跑,又有人用立式,如果站立式起跑用二个信号,而跪式起跑是用三个信号,比赛就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在小学阶段的比赛和游戏中,运用最多的起跑方式就是站立式起跑。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习站立式起跑时,由于学生理解能力不强、身体不协调且教师讲解时用的专业术语比较多,导致有部分学生理解不充分。起跑时,学生们经常会出现踩线犯规、起跑动作不标准、同手同脚等问题。对此,基于"游戏是学生的天性"这一认识,笔者将游戏和站立式起跑结合起来,分成四个小游戏来学习站立式起跑动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踩线玩游戏规则:在有线的场地内(如,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或跑道等),学生们进行  相似文献   

4.
站立式起跑是田径比赛中的一种起跑方法。也是小学体育与保健课教学中的重点教材之一。它在省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保健课本三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快起快跑”中安排,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小学阶段起跑方法的重点,意在发展和提高儿童快速反应和起跑能力,如果教师不重视站立式起跑的教学,站立式起跑错误动作的纠正就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5.
新编《中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1987年第二版,第15页关于站立式起跑动作要领的阐述中谈到,站立式起跑是按照“各就位”、“预备”、和“跑”或枪声,这三个信号进行的。但对照《田径竞赛规则》中所说:800米以上的赛跑项目,(也就是采用站立式起跑的比赛项目),只喊“各就位!”,等所有运动员稳定后即“鸣枪”;是按两个信号进行的。因此《中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中对站立式起跑动作要领的阐述是违反《田径竞赛规则》的,是错误的。假如说,书中按三个信号采用分解教学法是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和学习动作易于掌握的话,那么,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我们常常在学校  相似文献   

6.
站立式起跑是小学的教材,中长跑起跑一般都采用站立式起跑,而自然站立式起跑在球类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是常有的事。站立式起跑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起跑姿势和培养学生快速反应的能力。但体育课堂教学不同于一般训练,全班几十个学生怎么组织,如何做到万马奔腾“活而不乱”呢?怎样才能使三年级学生到六年级学生“百练不厌”,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收到增强体质效果呢?我的教法是:一、掌握教材重点,让动作要领在儿童头脑中深化1.讲解示范采用讲中练、练中讲、讲练结合的办法。教师讲“各——就位”,学生也默念”各就位,教师讲“各就位”动作要领,学生也默念动作要领:“两脚前后开立,前脚  相似文献   

7.
<正> 学生学习站立式起跑时,容易出现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动作: 1.弓步型:上体过于紧张,两腿前后开立过大,形成弓步。 2.一顺型:即同侧臂与腿同时在前或在后。 3.前倾型:上体过分前屈,身体重心过于前移。 4.后仰型:上体过份后仰,形成身体重心落在后腿上。纠正方法: 1.图示法:运用体育教学挂图,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2.口诀法:即教会学生如下的  相似文献   

8.
单纯的站立式起跑教学对水平二学生来说,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单一、乏味。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低段学生对于运动器材的兴趣远远高于运动技能的学习,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把运动技能、动作要领与器材的兴趣点有机结合,通过挖掘与开发体育器材的兴趣载体,有利于学生学习技术动作。笔者就小沙包融入起跑技术动作教学,谈以下几点教学心得:  相似文献   

9.
站立式起跑的教材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正式出现,到四年级以后的各个年级主要是巩固和提高的问题了,按理说,这个简单的动作同学们应该掌握得较好,但在教学中,达标测验中,甚至各种较大的田径比赛中,常看到一些同学起跑动作犯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动作无疑会影响起跑的速度。常见的起跑错误动作有下面几种: 1:“予备”口令后,两腿弯曲很小,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生的跳远技术训练是以掌握快速、准确的助跑,正确的起跳技术,以及合理的空中和落地动作为前提,为将来进一步提高跳远的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小学生跳远技术的训练应结合青少年的特点,一般分为助跑、起跳模仿、助跑与起跳结合、空中姿势和落地动作等几个步骤。1.助跑技术(1)在普通跑道上助跑练习。在跑道上丈量好步点,反复进行助跑练习。(2)在跳远助跑道上助跑练习。2.起跳模仿动作(1)原地摆臂。两脚平行站立,两臂屈肘位于体侧,起跳腿同侧臂在后,异侧臂在前。然后,起跳腿同侧臂顺势向前上摆起,异侧臂向侧后摆起。当脚离地的一瞬…  相似文献   

11.
各种姿势起跑与自然站立式起跑是小学低年级教材跑的预备学习内容。两个内容在教材中是独立呈现的。各种姿势的起跑是为自然站立式起跑教学做铺垫的,这说明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学生只有体会各种姿势的起跑方式,才能逐步明确站立式起跑是一种很有效的起跑方式。在设计这两个教材的教案时,我就在想把二者作为单个教材来教学显得比较枯燥,如果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是否能在课堂中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使教学更加有趣、丰满呢?  相似文献   

12.
<正>在初中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以及初中的大班制等因素,使蹲踞式起跑很难面对全体学生,难以施教,导致真正掌握该技术的人只在少数。基于"站立式"起跑有简便、易学、不受场地限制等优势,在田径运动中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正> 第一节分腿站立,两手体前握方凳。动作:1.直臂上举方凳,深吸气。2.还原,呼气(图1)。重复10-12次。第二节分腿站立(同肩宽),左手握方凳垂于体侧。动作:1.两臂经侧平举成前平举。2.右手迅速接握方凳,成侧平举(图2)。呼吸均匀,重复12-14次。第三节分腿站立,两手背后握方凳。动作:1.两臂屈肘上提方凳(凳面顺着背部向上滑动),吸气(图3)。2.还原成预备姿势,呼气。重复12-14次。第四节分腿站立,两臂体前屈肘握凳脚。动作:连续向上举(图4),呼吸均匀,重复10-12次。第五节坐在凳上,两脚尖勾着支撑物,两手抱颈。动作:1.后倒成仰卧,呼气(图5)。2.仰卧起坐,慢速,吸气。3.上体左转。4.动作同 3,方向相反。重复8-10次。第六节坐在凳上,两脚开立(宽于肩). 动作:1.上体右侧屈,右手触地,左臂屈肘,顺着体侧滑向腋窝,呼气(图6)。2.还原,吸气。3-4同1-2,方向相反。重复14-15次.  相似文献   

14.
动作规格用站立式起跑,快速跑进20一30米后以均匀步子进入途中跑并用最快速度冲过终点线,跑时臂腿配合协调自然,呼吸有节奏自然。跑时步幅大一些,落地有弹性。难点…‘l:‘、自然有节:。用前脚‘掌若地,呼吸内脏器官发展。兮m一M︸犷币教任务手段!教学要求1.改进提高站立式 起跑技术2.发展学生的耐久 力跑的能力。站立式起跑动作准确,起跑后疾跳过渡到途中跑,自然。1.进一步提高掌握 弯道跑的技术2.发展学生的耐久 力跑的能力。1.站立式起跑后到疾跑过渡到途中跑3一4次, 距离50米。2.用变速跑的方法,距离400米,50米快、50 米慢1次。3。利用…  相似文献   

15.
当今,短跑成绩已经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 次,在运动员的步频与步幅达到一定限度的情况下,提高速度已变得相当困难。于是重新研究改进蹲踞式起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观点认为,听到枪声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动,同时两腿迅速蹬起跑器”,(《田径》人民体育出版社)。笔者在训练中发现,学生对两手迅速推离地面理解不准确,对成绩造成负影响。我们认为,听到枪声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这个技术动作是多余的,而“直接蹬离起跑器,顺势屈肘抬臂做有力的前后摆动”会更有利于缩短起动时间,为加速跑创造条件。为…  相似文献   

16.
短距离快速跑在小学各年级教材中都出现,是跑的重点教材。除跑的距离要求不同之外,在技术要求上是一致的。其技术要求可概括为一松、二大、三快、四平直。就是动作轻松、步幅大、步频快、重心平稳、直线性强。要达到上述要求,腿的后蹬前摆要快速充分有力,摆动腿用前脚掌积极着地缓冲,全身动作协调配合。但在不同年级的教学过程应有所侧重。一、二年级可重点要求跑的直线性,抬腿充分和摆臂正确。在这个基础上,三、四年级与后蹬跑的教学结合,要求逐渐做到快速充分有力的后蹬。五年级可增加对摆动腿积极下压着地的要求。低年级可采用自然站立式起跑、高年级采用前腿弯屈、身体较大前倾的站立式  相似文献   

17.
凡是竞技游泳动作的开始和结束阶段肢体都是伸直的,而日间实效的对水阶段却是屈臂(高肘)或屈腿的。在教学实践中,如一开始就要求规范的屈臂划水和屈腿打水动作,往往事与愿违,学生难以掌握。如果先让学生直臂划水或直腿打水,以后逐渐缩小关节角,度使学生在直与屈的过渡中慢慢体会对水的肌肉感觉。则能尽快掌握正确的划水和打水动作,并能形成较巩固的水感和动力定型。因为,原始的泳式大多是直臂和直腿动作,这种自然的动作当然容易学会,这是其一;其二,身体之所以能在水中推进,主要  相似文献   

18.
<正>站立式起跑是体育教师最熟悉的一个动作,属于小学的教学内容,但是它准确的口令是什么,大家未必在意。通过网络查阅得知,这一口令有三种不同的叫法,一是各就位-跑!二是预备-跑!三是各就位-预备-跑!这三种叫法中,第一种叫法在网络上搜到的解释最多。  相似文献   

19.
<正> 在篮球比赛中,持球基本站立姿势是进攻技术的基础,一切持球进攻技术均从持球基本站立姿势开始。持球进攻技术教学方法的第一步应从持球基本站立姿势开始。一、动作要领 1.持球手法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两侧后下方,手心空出,两臂屈肘,肘关节下垂,置球于胸前。 2.身体站立姿势两脚前后或平行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略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二、教学难点 1.双手握球时掌心空出,指根部位触球。 2.屈膝身体稍前倾,保持有利的起动姿势。三、教学步骤与手段 1.示范与讲解 (1)正面对学生示范。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少年儿童一级田径运动会中,常会遇到一些运动员在蹲踞式起跑时,由于头部动作过高或过低,致使起跑动作突然停顿失去身体重心前趴,影响了出发速度。因此,在少年儿童蹲踞式起跑教学训练时,教师除了抓关键的上下肢动作外,还必须注意正确的头部动作。本文试图通过头部动作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影响分析,找出蹲踞式起跑时正确的头部动作模式,供蹲踞式起跑教学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