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俊 《中国钓鱼》2007,(2):11-11
一、钓具钓法串钩钓法不同于海竿糟食底钓,虽然钓竿都是海竿。用钓串钩的海竿不宜太硬,以软调3米竿为好。选钓组应看所钓鱼种而定,如春冬钓鲫鱼为主,自己绑串钩主线以直径0.3毫米,脑线直径0.2毫米即可。脑线细一点软一点便于鲫  相似文献   

2.
钓组。用2.7米软调海竿,多轴承旋压式绕线轮,不超过直径0.3毫米的优质软钓线。串钩要短,拴3只钩即可,钩一般用3号白狐钩,此钩钩柄长,钩尖锋利,易挂蚯蚓。用直径0.24毫米的软脑线拴钩,脑线与主线之间最好用8字连接环连接。拖钓找鱼用的坠重30克,其余的竿用40克坠。坠与第一钩之间最长不超过30厘米,  相似文献   

3.
文龙 《钓鱼》2012,(5):22-23
四、独具特色的海竿串钩钓法 鱼不靠边,自忖自己的短手竿一定钓不过长手竿,于是打算用海竿钓之。事后得知,此前也曾经有钓友用海竿钓过,可是都无奈地放弃了。 结合前两次钓手竿的情况,我对这里鱼情的认识是: 1.鲫鱼较大、吃食力量不轻,海竿串钩应该能用。  相似文献   

4.
陕西魏剑峰来信:我喜欢在山塘水库野钓,经常使用海竿,但是在使用海竿配串钩钓底的时候,感到串钩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因为串钩长,后面的钩子着不了底。还有用串钩能钓浮吗?求答。  相似文献   

5.
每年6月中旬后,新疆额尔齐斯河汛期过后,主河道水位下降。加之水库蓄水,灌溉渠大量引水,额尔齐斯河河段出现很多大的平缓的漫滩、浅滩,水流变缓,水色变清,是海竿串钩钓鲫的好时间。海竿串钩用竿1~2支,走钓用一支,守钓用两支,1.8~2.1米就可以了。海竿串钩钓鲫鱼,由于距离远,范围大,鲫鱼见不到晃动的人影和鱼竿,吃饵显得干净利落。钩用伊豆6~7号或袖7号、伊  相似文献   

6.
侯增福 《钓鱼》2009,(17):26-27
夏夜钓鲇鱼以海竿串钩为主,因为海竿辐射面积大,遛鱼、起鱼方便,海竿长度以2.4—2.7米的为好,太短则投远时受限制,而且钓线容易缠绕竿梢,太长则抛投不方便,特别是夜间在有障碍物的地方,竿长了更不方便。当然如果水中障碍物较多用长竿,收线时抬高竿梢可以提升钩坠在水中的高度,减少挣底的危险,也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手竿动钓翘嘴鲌、用 饵是较黏的面团,外面包易化散的饵。甩竿后,包饵未散时,会把钩饵一直带到水底。但垂钓时因经常要钓半水,这样就需要均匀地向上提,凭手感起鱼。这样的钓法虽然效果不错,但是人比较累,而且只能用一根竿,只能用长竿短线钓法。前年夏,笔者尝试着在立漂的上方加装了10粒细的羽梗星漂,使星漂的浮力大致和包饵的浮力相当,立漂和钩坠搭配照常规调节。经这样改进后,钓线可以放长了,因为线组可以自动上升;线组在达到预定深度继续下沉或包饵化散上升的过程中或包饵未化散落在水底时,都可以从星漂中看出鱼讯。故而…  相似文献   

8.
飞钩钓鲢     
关新铭  桂志强 《垂钓》2001,(9):52-53
钓鲢鱼的方法多种多样,就其效果而言,海竿飞钩钓最有效。鲢鱼一般个体较大,冲撞力强,因而海竿最好使用3米以上的中硬调竿,鱼线用直径0.4毫米以上的强力线,鱼钩用10号以上的大钩。  相似文献   

9.
刘定龙 《垂钓》2002,2(10):38-40
这是人们最熟悉的钓饵。人们对它的用法已经有许多认识,以我个人的经验,带斑马状横条纹的红蚯蚓可钓绝大多数淡水鱼,通常用作手竿和海竿串钩的钓饵。渔具店出售的所谓大平二号红蚯蚓形体普遍较小,钓手竿还好,用于海竿则嫌太瘦。还有种竹筷粗的大绿蚯蚓,用于手竿或海竿钓鲇是首选之饵,钓别的大鱼效果也不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杂鱼的骚扰。用它钓黄鳝,效果远远好于红蚯蚓。  相似文献   

10.
张忠江 《钓鱼》2011,(17):30-31
(二)海竿钓法:也叫抛竿钓法,海竿钓法主要有两种: 1.海竿远投垂钓法:选用3米以上的海竿,可配用齿槽或手拨轮、中型旋压式渔线轮或鼓形渔线轮;钓线用直径0.35-0.4毫米的优质尼龙线,线长100-120米:钩坠的组合与手竿钓法用的相同,只是坠子要重些,钩距为2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1.
今年7月12日,一阵阵小雨使连日闷热的天气凉爽下来。晨9时雨住,我迫不及待地骑车赶往市区边的八一水库,抽出两支4.5米手竿,钓了一些小杂鱼。下午4时,我架起6支海竿,以小杂鱼为饵,用12号串钩钓鲶鱼和翘嘴鳇。可是直到晚8时,只钓到3条小翘嘴,真有点让人扫兴。又过了两小时,正当我烦恼时一支海竿的铃声响起,在海竿第二次大弯腰时,我连忙提竿,手感很沉,我知道上钩的是条大家伙,看看表,已是10时30分。我慢慢收线,大鱼也回游。在我前方两米多的水中,一条近1米长的大鲤鱼慢慢浮起。我既高兴,又紧张,连声叫来同来的两位钓友帮忙…  相似文献   

12.
刘定龙 《钓鱼》2008,(17):18-19
淡水钓鱼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手竿钓、抛投钓、懒钩钓三类。手竿钓,按钓鱼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竞技钓、休闲钓和生产钓,按钓鱼的分类习惯可分为台钓和传统钓,按钓竿和线的长短比例可分为长竿短线、齐竿线、短竿长线钓,按用饵的习惯又可分为粉饵钓、虫饵钓、颗粒饵钓、包食钓、蘸粉钓等,按鱼钩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钩钓、双钩钓和多钩(组钩)钓。  相似文献   

13.
夏秋夜钓鲶     
鲶鱼属底栖鱼类,肉食性,昼伏夜出。当水温达到19-22℃时鲶鱼进入了摄食旺期,也就是说从小暑到白露这段时间正是钓鲶鱼的最佳季节。根据鲶鱼的这些习性,北方地区钓鲶鱼一般都在夏秋两季进行夜钓。钓法用插棍放底钩。钓具很简单:一根50厘米长的竹棍,20余米线(0.4毫米),串钩、组钩都行,一个铃销。钓时,将竹根插在岸边夹上铃档,竹棍要插牢防止被鱼拖进水里,然后把线夹在竹棍上,这时就等铃响上鱼了。需注意的是,所用竹棍必须软硬适中,太软很可能挂不住鱼,碰上小鱼闹饵一时又不能正确判断,盲目收钩往往会贻误时机;太硬起不到…  相似文献   

14.
去水库垂钓,人们多去坝前深水钓位,而浅水漫滩处却少有人往。其实在适宜的条件下,浅滩的三五十米开外,一人来深的水中正适合钓鲫。何况在这里摆海竿,场地开阔,操作方便,既不扰人也无人扰,心静气闲何乐不为。施钓前先看风向,最好顺风,其次逆风,最忌侧风。在较强的侧风下,抛出的钓线被扯出大肚弯,很难快捷地收直绷紧,紧线时还可能牵拉钩、坠移位,拖烂钓饵,造成“死竿”。因为所钓鲫鱼一般不超过500克,所以用竿不必太长太硬,中、软调3米上下的就可以。选用长把小钩,钩条长易穿饵,饵的目标也稍大些。主线线径为025毫米左右…  相似文献   

15.
例如钓鲶鱼、鳜鱼、黑鱼、甲鱼等凶猛性肉食性鱼类不论使用何种钓饵,钩尖均可外露。因为这类凶猛性鱼类,平时称王称霸惯了,以小鱼小虾等为食,它们在吞食时,虽有鱼鳍、虾鳌等硬物扎嘴,但从无顾虑,所以在吞食钩尖外露的饵料时仍然照吞不误。  相似文献   

16.
一、钓具的选用及配备 用手竿垂钓,要选用中硬调以上钓竿,竿长5~6米。配直径0.4~0.5毫米的优质尼龙线,线与竿等长。子线最好用多股软尼龙线或锦纶线挂钩,以防被鲶鱼利齿咬断。钩要选用长柄大钩为宜,如用泥鳅为饵钩可小点;若用大青虫钓鲶须用特大号钩。浮漂应根据水流情况而定,流速缓慢或无水流可装漂,反之则不装漂。  相似文献   

17.
1.竿。钓鲂鱼所用的海竿,以3.0~3.6米为佳,长点短点亦可。2.钩。伊势尼8-9号为佳。若鲂鱼单尾重量多数在500克以下,用8号钩;单尾重量多数在500克以上。1500克以下,用9号钩。3.坠。坠有两种。扁圆形坠和塔形坠。重量70~80克为佳。4.线。主线、脑线直径0.4毫米。挂钩以下的串钩主线略细。5.钩坠配制。按垂钓方法不同。有两种配制方法。①底坠串钩。配制方法:(自下而上)扁圆形坠,  相似文献   

18.
一、制备钓具 利用鲢鱼滤食特点,制作天平钩组合挂蘸饵钓鲢十分好用。其方法是:选用刚性较好粗1毫米,长100毫米钢丝两段,十字交叉焊结牢固作成担梁,其尖端砸扁,分别拴伊势尼9~11号短柄钩,作为副钩;用直径0.35毫米脑线,长40毫米,中心结拴0.5毫米粗主线,下拴1只11号钩作为主钩,脑线长30毫米;用挂钩环与主线相连接,主线齐竿长。一般选用5.4~6.3米超硬调竿,抽去软竿梢,从前第二节拴大线使之钓竿调性更大,留出护竿线,若竿梢过软则中鱼差。鲢鱼一般个头较大,体胖劲足,冲力猛,钓上后很难制伏,所以钩选大点,脑线粗点,否则易断线脱钩跑鱼,得而复失。  相似文献   

19.
年12月18日,星期天,阳光明媚,微风,气温0~14℃。上午9时我与两位钓友驱车前往古田县城郊的翠屏湖鲤鱼湾垂钓。我选好钓位,用爆炸钩上自制糟食、尾钩挂小河虾,连续打出5支海竿。当准备打第六支竿时,发现靠左第二支竿竿尖颤抖几下后松线,随即提竿收线,只见一尾重约30克的翘嘴挂在尾钩上,真让我扫兴。换饵时,又见左边第一支竿颤抖几下,心想可能又是小翘嘴鲌闹钩,未于理睬。约过了5分钟见竿尖小弧度缓慢下弯,又慢慢弹回,凭我十多年的垂钓经验判定是鳜鱼在咬钩了。我屏住气蹲守竿旁等待时机,心想千万不可太早提竿,因为鳜鱼第一口咬住小鱼的身体,含在口中尚未吞入,若此时提竿钩挂不住鱼嘴。  相似文献   

20.
钓鱼不扬竿     
“潜底式磁力触发自动钓鱼器”为解决海竿底钓因扬竿不及跑鱼而研制的配套器具。具有解除保险、进入待击、回弹钩鱼、收线浮起的自动功能。不改钓组结构,用于静水。使用时连接钩饵,一同抛入水中即可,重35克,长180毫米。特点:(1)操作简便,不用盯竿,多竿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