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歌剧是声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对歌剧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歌剧《魔笛》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复仇的痛苦》是这部歌剧中最有名的女高音咏叹调。本文对这首咏叹调进行了分析对作品的人物、表演以及音乐特点进行了研究,论证了莫扎特与众不同的创作特点和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2.
莫扎特,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Mozart,Wolfgang Amadeus(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所有时代最伟大的音乐戏剧天才。创作出了最伟大的歌剧作品,《魔笛》即是其中之一。里面帕米娜的咏叹调《我感到》,以优美委婉著名。本文试从分析《我感到》谈莫扎特风格以及《魔笛》的艺术魁力。  相似文献   

3.
歌剧《魔笛》创作于1791年,歌剧题材取选自当时的诗人维兰德(ChristophMartinWieland,1733-1813)所编辑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的《璐璐或魔笛》(LuLu,OderdieZauberflte)。该剧于1791年9月30日首演,莫扎特亲自担任指挥。这是莫扎特最后的一部歌剧,也是莫扎特最动听、评价最高的一部歌剧,除了"伟大"一词,很难用其他词语来形容《魔笛》的成功。瓦格纳在提到莫扎特时说:"意大利歌剧倒是由一个德国人提到理想的完美之境的。"加之《魔笛》是莫扎特创作的成熟时期、用自己本国语言所创作,赋予了这部作品非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艺术魅力来源于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魔笛》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也是最优秀的一部歌剧,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多元化的音乐元素赋予了作品本身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莫扎特是18世纪末伟大的欧洲作曲家,尤其在歌剧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展了意大利歌剧,并且开创了德文歌剧的先河。《魔笛》是莫扎特后期的一部重要歌剧作品。本文通过分析作品《魔笛》中几段具代表性的咏叹调和重唱来探讨莫扎特歌剧的声乐艺术风格,进而进一步解读他赋予歌剧的声乐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莫扎特是18世纪末伟大的欧洲作曲家,尤其在歌剧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展了意大利歌剧,并且开创了德文歌剧的先河。《魔笛》是莫扎特后期的一部重要歌剧作品。本文通过分析作品《魔笛》中几段具代表性的咏叹调和重唱来探讨莫扎特歌剧的声乐艺术风格,进而进一步解读他赋予歌剧的声乐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魔笛》是莫扎特运用他一生在创作实践中所积累的全部声乐、器乐作曲技巧谱写的最后一部也是最伟大的一部歌剧。他以其不倦的努力和探寻,创造性地借鉴了意大利正歌剧和喜歌剧各种类型的咏叹调形式来丰富了德国的民族歌唱剧体裁,为以后的德国浪漫主义大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对莫扎特在创作《魔笛》中所体现的民族性、哲理性、戏剧性、人物个性及对各歌剧体裁创造性运用加以简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是一门需要不断熏陶的艺术,那怎样通过课堂的引导和教学让学生走进音乐,走近艺术呢?文章以莫扎特歌剧《魔笛》为例,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以供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9.
歌剧《茶花女》是19世纪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歌剧的代表作,在世界歌剧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一部不朽的艺术作品。威尔第凭借着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独特理解和精湛的音乐创作技法,除了在视听上给人们营造出所有伟大的艺术悲剧所必须要具有的"崇高"的审美感召力之外,更坚持把意大利歌剧的传统创作技法与时代音乐风格相结合,用歌剧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茶花女》的文本精旨。从该剧中女主人公的重要咏叹调的角度分析歌剧《茶花女》的悲剧性,以及作曲家独具匠心的音乐语言背后所蕴藏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歌剧《魔笛》是莫扎特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当时风靡的主要艺术手法,本文通过歌剧中分量较大的三个风格特征进行概述:宗教色彩,意大利正歌剧色彩,意大利喜歌剧的色彩。体现出歌剧魔笛本身的艺术价值,给歌剧欣赏提供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邵华  宫莉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5):99-103
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是一首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作品。这首作品集中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新原则,是钢琴改编曲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对《夕阳箫鼓》的改编背景、音乐分析及创作手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其创作手法的科学性、时代性、民族化是钢琴改编曲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包括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等,其中多以音乐戏剧为主,并融合各种艺术别具一格地在舞台上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漫长的音乐与戏剧相结合过程中,孕育了歌剧。宣叙性段落是歌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歌剧由兴起到成熟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果在歌剧音乐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宣叙性段落的问题,将使得全剧的音乐与戏剧的连接,剧情的发展,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受到影响,导致歌剧得不到完美的表现。因此,宣叙性段落运用的好坏是一部歌剧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奥尔夫教学法重视体验、多感官参与的方式,不但适应幼儿学习的特点,也有利于激发幼儿自然的情感,促进幼儿多种感官能力的发展.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集语言、动作、乐器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教学,将其应用在幼儿园戏曲活动中,有利于幼儿领悟戏曲唱腔艺术、体会戏曲舞蹈艺术、体验戏曲奏乐艺术.在应用过程中,将奥尔夫教学法渗透到幼儿...  相似文献   

14.
古典戏曲鉴赏学是对古代戏曲的文学艺术、表演艺术等进行欣赏、理解和批评的一门学问。明清戏曲评点是中国古代戏曲鉴赏、批评的特有理论形态,它针对古典戏曲集舞台性、文学性、音乐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特征,主要从表演和文学艺术两个层面参与古典戏曲鉴赏学的理论建构,其特点是紧密地结合戏曲文本,发掘演员情感体验、排场合理性和曲白可演等要素在戏曲舞台艺术塑造中的意义,揭示戏曲文学鉴赏中的主体性、想象性和超越性价值,从而丰富了古典戏曲鉴赏的文本及其理论内涵,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5.
李叔同(即出家后的弘一法师)是我国近现代文化界的著名人物。在时代思潮的推动下,他能审时度势,勇于创新,以其杰出的才华,广泛的兴趣,在戏剧、美术、音乐等诸多艺术领域,被公认为是"首创者"和"第一人"。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戏曲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艺术因素,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然而,在戏曲艺术实践不断成熟、不断完备的情况下,我国戏曲理论却始终停留在以戏曲局部的音乐性与文学性统观戏曲艺术整体的框架中。李渔的戏曲理论则首次突破了这种传统的戏曲理论研究格局,以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为基点,涵盖了戏曲艺术本体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李渔戏曲理论从文学属性的倚重到戏曲本体的回归,标志着我国的戏曲艺术在理论上达到了艺术本体自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戏剧处于艺术的最高层,属于综合艺术,它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多种艺术.戏剧在综合中体现出其隐喻特性,因此,戏剧是隐喻的艺术.具体来说,戏剧的隐喻主要表现在冲突、动作、空间、视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汤显祖“因梦成戏”戏曲观念,是在其“因情成梦”的独特人生体验与“以梦写情”的戏曲创作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从《紫箫记》到《紫钗记》,体现了汤显祖“因梦成戏”戏曲观念的理论自觉,之后他完全遵行了这种戏曲创作逻辑,并且进一步丰富了其审美内涵.这种戏曲观念的美学价值在于“梦”不仅是剧作家用以塑造人物、观照现实、寄托理想的重要手段,也是剧作意蕴风格、艺术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更是戏曲编创的“主脑”与关捩,其中涉及到中国古典戏曲美学诸如“虚实”、“体用”、“传奇”、“真幻”等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9.
戏剧处于艺术的最高层,属于综合艺术,它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多种艺术。戏剧在综合中体现出其隐喻特性,因此,戏剧是隐喻的艺术。具体来说,戏剧的隐喻主要表现在冲突、动作、空间、视觉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