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今,我国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网络行为已经成为现代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出版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新媒体的产生与推广对传统出版媒体造成严重冲击。本文简要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出版行业现状,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重要意义,并对"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出版媒体的发展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森  沈月娥 《青年记者》2017,(32):56-57
英国广播公司(BBC)克里斯·韦斯科特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曾说:“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时代逐步到来.移动互联网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形态多样化、传播互动性强等传播特征,这使得传统媒体环境下的广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广播节目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成为当前广播行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是相对所谓的"旧"媒体而言,即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不断改变着传统媒体内容的生产、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格局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由张小波所著的《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动画的发展与创作研究》一书系统阐述了动画艺术的发展逻辑,该书对媒介生态环境、动画艺术的改革、经典的新媒体动画电影等均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陈思  赵骅 《新闻前哨》2013,(9):97-99
传统媒体曾长期占据着自上而下纵向传播的主导地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这一主导地位,而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传统媒体不得不与新媒体进行合作,以寻求新的生路,转型已经成为必由之路。一、网络媒介促进电视媒体多屏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在社交媒体的传播机制中占据了主体地位,使大众传媒的传播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新媒体都是利用数字化信息系统进行传播的,主要以人际关系和有一定类似属性的群体作为立足点进行传播,本文主要对现今互联网文化、新媒体传播的特征展开分析,并对目前新媒体的发展和传播规律进行深入探究,内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彭逸林  霍凤 《传媒》2015,(22):47-49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发展趋势.《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该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在国家鼓励推动信息产业的环境下,多终端、碎片化等词语描绘了当下视听媒体的特征,互联网企业深度介入到视听媒体产业中,通过新技术颠覆原有的视听传媒产业,OTT TV(Over The Top TV)视频领域也难躲被重新洗牌的产业变革.在OTT TV视频过去几年的发展进程中,牌照等制度对OTT TV视频进行可管可控,有力规范了市场竞争,但其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瓶颈,而“互联网+”政策的提出,为OTT TV视听媒体产业的发展与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通道.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手机、互联网等新兴移动端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的地位正在发生着改变。相比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成本低、收益见效快的特点,传统广播节目的样态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单一的声音传播,到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广播节目呈现出可视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可以实时看到主播在直播台前状态的节目形式也是传统广播迈向新媒体的体现。本文针对广播节目可视化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为传统广播节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传统媒体造成了颠覆性的改变,一方面,传统媒体业态、格局迅速瓦解,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成为社会舆论传播和监督的主体力量。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带动媒介改革,从平面、广电媒体发展到互联网媒体、移动智能终端媒体,为"媒体融合"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基于此,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既存在博弈也存在合作,如何促进双方的融合发展是一个时代命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这一论题展开研究,并提出合理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9.
陈晓旷 《青年记者》2017,(14):114-115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正侵占着传统报刊的生存空间.各种社交平台、APP成为人们接触的重要媒介.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传统报刊必须整合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社交平台等各种资源,开拓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在传统报刊业艰难转型升级的同时,如何培养适应网络时代的各类编辑人才成为传统新闻传播学科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而报刊编辑人才培养的改革显得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带来舆论环境重大变化近年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迅速崛起,成为我国媒体阵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迎来"移动"时代.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未来10年,互联网将发展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从手机网民的成长速度可见一斑:2009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2.33亿,2010年底增至3.03亿,而到2011年4月底,这一数字已跃升为4.77亿.互联网技术的裂变式发展对传统政府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出现裂变式发展,带来一个显著变化就是网络互动功能凸显.每一个终端用户都可能成为网上内容的提供者和传播者,这一重大变化,给我国新闻信息传播体制带来了深刻影响,对政府有效引导和管理网上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以短视频、新闻H5页面为代表的网络视听化新闻呈增长趋势,并且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电视视听新闻的特征。河北媒体新媒体平台上也大量存在这种视听化新闻,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转载率高、缺乏互联网基因、传播渠道单一等不足。为更好的发挥河北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建议河北媒体新媒体平台:一是强化专业的新媒体采编力量,引入UGC创作,提升原创性;二是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加强解释性和社会话题性内容,增强引导性;三是明确发展定位,拓展传播渠道,加强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2.
冯岚 《青年记者》2016,(5):69-70
近年来,互联网在移动化发展过程中深刻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也影响着新闻传播业的整体格局.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传统媒体如何运用新的移动渠道和移动工具构建新的移动平台、布局移动互联网,以此来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获得用户规模和黏性、保持影响力和公信力,成为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成晓丽 《青年记者》2016,(20):31-32
新媒体技术诞生以来,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话语传播的渠道来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语言传播方式,移动手机、移动电视、自媒体平台等各种新媒体样式的出现,为话语的重新构建提供了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王庆 《今传媒》2017,25(11)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催生了新的媒体形式——网络新媒体.随着服务范围的扩大和内容的多元化,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也更为重要,这也为商家找到一个新的营销平台.人们开始探索与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平台相契合的营销理念,进而引发一场营销方式的革命.在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对新媒体的营销理念、营销特点和营销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影响下,舆论环境中的非理性和集群效应得到强化,往往演变成万人集结的"广场效应".从具体分析来看,"广场效应"的强化主要在于新媒体下新闻传播"媒体-受众关系改变"匿名"不平等"以及"黄色新闻"这几个因素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合理发挥媒体的作用以引导舆论,通过议程设置、专业化培养、跟踪报道、法律法规四个方面的完善来对"广场效应"进行引导,使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朝理性、客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视听新媒体快速成长,已成为全球媒体发展主旋律,中国尤甚.视听新媒体行业一派"莺飞草长"气象,既冲击着媒体的旧格局,又重塑媒体的新模式,堪称当代中国文化传媒娱乐业的历史性奇观,奠定了未来媒体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化,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兴媒体进入一体化发展的加速轨道,新型主流媒体呼之欲出,而视听新媒体"新"的阶段性特征也逐渐消失,正向更高形态的智媒体演进.  相似文献   

17.
在移动互联时代,随着终端的转移,人们阅读新闻的习惯逐渐转移到了以智能手机为主.新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改变着我们观看"两会"的方式.近两年来,两会演变成新媒体集中亮相的大舞台,同时也成为媒体融合传播成效集中检验的竞技场.在2017年"两会"报道中,从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二维码,到各区县级两会的图文、视频直播,各个媒体拼内容、拼手法,也拼技术.注重体验的新闻呈现方式成为亮点,媒体融合报道方面的表现也颇为抢眼.  相似文献   

18.
从报纸媒体到电子媒体再到当下的全媒体时代,媒介生态环境正发生着看似平静却是波澜壮阔的改变.媒介与媒介之间互相融合、界限逐渐模糊、社会化营销正影响着传统的媒体经营思路,也颠覆着传统视听媒体“广告二次兜售”的赢利模式.在这个传统视听媒体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小,而视听新媒体市场份额正逐步扩大的历史交界线;未来的视听新媒体除了传统视听媒体的“广告兜售”模式以外,还有哪些新的赢利点?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营销思路——湿营销.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创造了媒体的多种形式,媒体的多种形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不断提升。目前,互联网等视听新媒体为人类提供了更为个性化的新的自由交流空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法律政策角度进行探讨,以规范和促进视听新媒体的健康有序持续发展。一、视听新媒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视听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便捷、多样的受众体验,其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渐渐成为视听市场重要的服务主体。2013年6月1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报告显示,"2011贏2012年,商业视听新媒体发展成为一支媒体新军,形成与广电媒体的竞争,市场份额在新媒体领域占据主要地位。""商业新媒体正在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和媒体价值。"而在这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融间,新闻编辑的含金量无疑正在提升,其竞争力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