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西藏文学是中国多民族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以其雪域文化的特质在今天的商业文化、消费文化语境中尤显夺目。以描写西藏的三位重要作家扎西达娃、阿来和马原的艺术追求、创作风格和作品文本为切入点,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当代西藏文学的文学形态,从文化市场机制的角度分析了消费文化对其作品在生产、传播和读者接受等方面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巴金文学生命中,译介与传播俄罗斯文学有着很显赫的位置。巴金对俄罗斯文学进行译介和传播的贡献是中国文学翻译史中的重要一章。巴金译介俄罗斯文学有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巴金往往不是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译介这些作品,而是从思想、精神和情感的角度来接受、喜欢它们,并把它们介绍给中国读者。翻译能成为巴金表达自己内心“隐衷”的渠道。俄罗斯文学作为巴金借来的武器,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中,发挥着启蒙民众、唤醒青年人独立意识的作用。同时,俄罗斯的文学精神随同巴金的文字在中国读者中形成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在巴金对出版工作的主持下,及巴金热爱俄罗斯文学的影响下,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俄罗斯文学译本。  相似文献   

3.
本人认为,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主要欣赏方法大致包括通过作家创作主张欣赏作品、通过文学思潮欣赏作品、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欣赏作品、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欣赏作品与通过文学接受欣赏作品,这些有助于当代各族大学生提高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4.
东北民俗文化是迟子建文学创作中难以分割的文化命脉。东北民俗文化的融入使迟子建的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东北特色和民族特征,同时也增强了她作品的思想深度和历史纵深感。迟子建用三十余年的创作,塑造了一个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民间风俗世界,斑斓丰富的民俗文化是她永葆创作活力的秘密所在。多重民俗叙述视角的选取可以看出迟子建的民族文化情结和叙事冲动。迟子建小说创作呈现出的民俗化倾向,直接体现出了她对东北这片土地的深切观照。  相似文献   

5.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迟子建的代表作,英译本接受良好。这不仅归功于作者的精美文笔,还与英译者徐穆实的努力密不可分。本文基于译者主体性视角,通过对比分析原文和译作中的鄂温克民族文化,揭示译者的能动性、为我性和受动性在译文中的体现,说明译者主体性对鄂温克民族文化英译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庭坚诗歌传播与接受的文化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庭坚诗歌的传播与接受,除受其诗歌本身的审美价值影响外,还与重道德教化的儒家诗学观、重诗艺探讨的诗国文化、尚名人评价的接受心理和重宗派地域的民族文化观念等文化语境相关联。各种文化语境为传播接受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文学的传播与接受;文学的传播与接受又反过来拓展和深化了种种文化语境,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形成了文化交流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迟子建小说中满—通古斯语族萨满超自然行为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子建小说中常常出现满-通古斯语族萨满的超自然的现象或行为,如治病救人,祈雨和咒语等。由于迟子建从小生长在满-通古斯文化的核心区域,文学创作深受萨满文化的影响。迟子建小说中对满-通古斯语族萨满超自然行为的描写,其文学内涵是在大自然中寻找民族之根以及生命存在的价值,追求"天人合一"的真正的文明之境,进一步拓展了萨满文化的深层文学寓意。  相似文献   

8.
迟子建小说中动物感恩母题的跨文化寻踪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迟子建小说对动物感恩母题的运用方法是直接运用、叠加运用、拓展运用和神化运用。由于受佛经文学众生平等思想的影响,动物感恩母题开始频繁出现于六朝小说中,对后世小说的创作影响重大。满—通古斯语族的各民族信仰萨满教,动物崇拜是其主要信仰之一,因此在满—通古斯语族的神话传说中经常出现动物感恩母题。迟子建小说中的动物感恩母题深受佛经文学与萨满文化的双重影响,同时具备了这两种文化的精神意蕴,进一步拓展了动物感恩母题的深层文学寓意。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俄罗斯文学有着源远流长的东正教文化传统和人道主义的文化传统,作为19世纪后半期启蒙现实主义作家的一员,列斯科夫在描述万花筒般的社会生活的同时,继承并弘扬了俄罗斯文学这一浓厚的文化传统,并对后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创作起到了启蒙作用。以列斯科夫笔下的"圣人"题材作品为例,分析列斯科夫对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可以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作家的价值观取向。  相似文献   

10.
普希金不仅仅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属于全世界。 普希金是深受我国各族人民尊敬和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积极地影响了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研究者们一般把1903年出版的《上尉的女儿》汉译本定为我国译介普希金及俄国文学作品的先例,其实,这是针对汉民族和汉语世界而言。生活在我国西北边陲的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因所处地域和发展历史等原因,受俄罗斯文化影响的时间较长,程度较深。他们属跨国民族,有俄罗斯或前苏联境内的同民族的文化人这个中介,普希金及其他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在他们中间的传播和接受,其速度快于中原大地,受影响的程度也深于汉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的现当代文学,特别是现当代诗歌是在普希金的直接影响下发展壮大的。著名的维吾尔族当代诗人库尔班·巴拉提的成长发展历程可谓范例之一,颇具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列夫·托尔斯泰对20世纪俄罗斯一系列作家都产生了直接影响,从高尔基对托尔斯泰的理解和接受、布宁心目中的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历史观对帕斯捷尔纳克的影响、阿尔丹诺夫的历史小说与托尔斯泰的历史小说之间的联系等方面,都可以发现托尔斯泰的思想与作品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遗产和文化资源,始终在滋养着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始终在这一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史是作者、作品、读者的三位一体,批评家与文学史家只是占少数比例的、专业的读者群,作者本身同样需要阅读作品,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算是健全的文学史。但是在对中国当代文学(一般是指称1949年以来的大陆文学)的批评与研究中,因袭了传统的文学史观念,一直偏重对思潮演变的审视和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即将文学史理解成了作家作品的罗列史,忽略了文学的功能史与作用史,忽略了文学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共同创造的产物,忽略了读者(包括批评家、学者、翻译家、编辑、文艺记者、文艺官员等专业读者)在文学史上的功绩。通过考察传媒文化对当代文学的深层影响,从传播接受的角度重建中国当代文学史,探寻文学的传播接受对文学的外部环境的重塑以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的渗透。  相似文献   

13.
皮利尼亚克的创作在20世纪20—30年代对当时俄罗斯文学的贡献很大,他的作品已成为俄罗斯文学的遗产。他的创作具有独特性,曾被称为“皮利尼亚克风格”,当时许多年轻的作家纷纷模仿他。本文将从皮利尼亚克对俄罗斯传统文化和前辈作家创作的接受来探究皮利尼亚克创作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2012年中国文学界最大的盛事当属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了,这也引发了中国读者对文化传播和文学接受的思考,而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异域文化的了解与接受,对中学生而言,也显得格外重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小说,这篇小说相继在  相似文献   

15.
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各国的文化交流以及各民族间的文学影响是必要的工作。上千年前,中国文学早已对越南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越南人在不同的阶段一步一步地接受了中国文学的精华,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当中,鲁迅是被传播到越南的第一位,也是越南普通高校选择作品授课的唯一的一位。鲁迅得到了越南人民的感情与敬仰,其越南读者日益增多,研究鲁迅的著作数不胜数。越南人喜爱鲁迅不仅因为他是越中两国文学交往的主要桥梁,而且还因为他平易近人。鲁迅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极为深刻,他在越南文学事业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试图突出越南民族文学的革新化、现代化的基本特点,从此进一步肯定鲁迅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卡拉马佐夫气质"是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性格"题材诸多"性格"类型中的一种,它是俄罗斯民族性格在文学中的审美提炼,具有"所多玛的灵魂"、"阴郁的怀疑"、"迷失后的皈依"和"历久弥坚的信仰"等复杂的文化构成。它是俄罗斯深邃的宗教文化与原始自然力和欧洲文明疾患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民族在社会转型期间的价值危机和精神困惑。对于它的学理辨析将有助于理解俄罗斯文学所透露出的宗教精神以及俄罗斯灵魂所蕴藏的复杂质素。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生态文学在近几十年逐渐成为热点。对生态文学的研究成为一种热潮,而民族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图腾文化产生的基础。对于现代生态文明而言,图腾文化既是古老守旧的宗教思想,也是可以启发现代人类生态思维的重要精神来源。因此,蒙古族与俄罗斯生态文学作家乐于将图腾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态作品之中,以此巩固作品中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8.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研究可发现,多余人是当时社会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探索作品主人公奥涅金作为多余人存在的深层内涵,可以揭示出作者由自己的文化积淀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世纪末的俄罗斯文学呈现出多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派、创作方法共生的格局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真正能得到评论界好评、受到读者青睐的还是那些继承和发扬俄罗斯民族文学传统、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家与作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20世纪早期、20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末的3个时段评述了东南亚国家对鲁迅文学遗产的接受状况,结合东南亚各国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文学形势等因素,分析鲁迅思想和作品在这些国家传播和产生影响的诸种形态,呈现了现代中国思想文化与现代东南亚思想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