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原生态”一词成了音乐领域描述“原汁原味”民歌的时髦词汇。从2004年西部民歌大赛,到南宁国际艺术节,再到2006年“青歌赛”首增原生态比赛,原生态民歌以其朴实自然的特殊魅力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文化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声乐界出现了"原生态民歌",这个现象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业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原生态民歌逐渐消亡的现实,笔者尝试大学生音乐教育与原生态民歌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原生态民歌的传承问题,使得原生态民歌得以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3.
原生态唱法的出现让人们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此也激起了人们对原生态民歌的关注,从而引发对原生态民歌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推广和流行,原生态民歌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民歌由粗糙化向精致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失去其内在的动力,举步维艰了.原生态民歌纯粹质朴,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寄托和情感的真实体现.它的失传意味着中国传统精髓的遗失.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原生态民歌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音乐审美心理的嬗变,近几年“原生态民歌”得到广大民众的接受和喜爱,在强势媒体的推动下呈崛起之势。文章阐述了“原生态民歌”在文化、民族精神、音乐和市场方面的重要价值,以期对其社会价值有清醒的认识,便于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盛滋波 《安顺学院学报》2009,11(5):69-70,83
随着人们音乐审美心理的嬗变,近几年“原生态民歌”得到广大民众的接受和喜爱,在强势媒体的推动下呈崛起之势。文章阐述了“原生态民歌”在文化、民族精神、音乐和市场方面的重要价值,以期对其社会价值有清醒的认识,便于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靳立军 《林区教学》2009,(2):102-103
所谓原生态是近两年特别热门的一个话题,而面对现在流行的各种原生态民歌演绎节目,人们主要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这是对原生态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还有人认为这是原生态音乐的一种临界状态,不论如何,对于原生态音乐我们都应该采取保护和发展的各种办法,来拯救这种前景不容乐观的音乐形态。  相似文献   

8.
原生态民歌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以口头方式传播的音乐艺术形式,近年来引起了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原生态民歌的发展需要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原生态民歌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政府部门和电视等媒体以及音乐教育机构都应该在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及发展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基础上,人们对意识领域中的各类艺术形式也尤为关注.在众多的艺术领域中,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更为大家所接受和喜爱;而源于生活、对人民生活有着广泛深入作用的民歌,因其优美、动听的旋律和其洋溢着的生活气息,为大家所喜闻乐见.本文就民歌的两个分支-原生态民歌和新民歌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杨爽  夏朗 《考试周刊》2011,(15):27-28
原生态民歌失传很快,保存更困难,在对文物遗存的保护中,原生态民歌总是被遗忘的对象。其现代发展更是令人忧虑,值得民歌界深思。民歌的发展有一个过程,都是由粗糙的(原生态)向精致化发展,但到了这个程度后,就如同物极必反的道理,它将失去其内在的动力,不能向前发展了。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保护与发展原生态民歌应当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蓝迎真 《广西教育》2014,(18):127-128
阐释原生态民歌的定义和种类,探讨为原生态民歌配钢琴伴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的大多数年轻人心中“原生态民歌”是一个听说过但是不了解的名词,但是中国音乐要发展,要走向世界,要对世界文化的完善和发展作出贡献,就必然要保持本民族的个性与特色,就必须要保护与传承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文章提出将原生态民歌艺术引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堂的意义和设想,加强年轻一代对中国民族艺术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名族文化与艺术的源泉.目前由于原生态的内在原因以及外部环境的作用,原生态民歌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令人堪忧.本文主要针对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来展望原生态民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原生态民歌和唱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喜爱,原生态歌唱不仅仅是一种唱法,更是一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风格,它的音色和发声状态千姿百态,各具特色。高校音乐教育应该抓住机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掘原生态音乐资源,培养出既有音乐专业技术,又具有人文背景和文化素养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5.
由于原生态民歌自身的原因与自然环境的恶化、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展示机会的欠缺,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堪忧;对原生态民歌进行有效的保护,不仅是因为原生态民歌本身具有超凡的艺术表现力,还是我们进行民族传统教育的需要,更是我们进行专业民歌创作的源泉;保护原生态民歌,要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为原生态民歌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加强原生态民歌的教育力度,采取措施开发原生态民歌,提高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原生态民歌及其演唱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生态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条件正在逐步消失。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依托媒体扩展生存空间是原生态民歌充分实现其艺术价值的最有效的通道。而原生态民歌从生活开始走向舞台,也将引起声乐界演唱方法的一系列融合和改革,同时,还将推动全社会审美水平的提高,对于认识原生态民歌的丰富文化内涵及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金中 《文教资料》2012,(29):91-93
本文分析了原生态民歌面临的生存危机,高校音乐教育应肩负起保护传承原生态民歌的重任。采取有效措施,让原生态民歌不仅得到保护、传承,而且能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巨大进步的一年,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潮,中国原生态民歌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新颖的风格征服了大多数对中国绚丽多姿、五彩斑斓的56个民族音乐文化知之甚少的国人的心,使国人对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有了重新的认识,这对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原生态民歌艺术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弘扬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源泉。完整地继承和科学地发展原生态民歌及其演唱特点,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原生态民歌,是仁怀市特有的民族文化现象,赤水河不仅是一条美酒河、英雄河,她也是一条"唱歌"的河,仁怀市怀北地区的二合镇柏杨村原生态山歌《望着"娇门"无丈夫》与遵义市民歌《摘菜调》是否有关联?请关心和拯救我们的原生态民歌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