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种族化"是民权运动后美国新一代黑人政治家在种族问题上所采取的一种新政治策略,是20世纪末美国黑人政治对保守主义兴起所作的调整和反应。对于美国种族政治来说,奥巴马近八年的总统任期说明了它作为一种施政策略所带来的负面意义,因为他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更多地只是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去种族化"只能使种族问题在美国政治中更加被边缘化,黑白种族间持续的不平等状况将更加被美国社会所忽略,这一策略的有效性也可能因为失去黑人选民的信赖而发生变化。2016年大选的结果似乎预示着种族问题最终要在美国政治中彻底消除,使美国真正迈入"色盲"的"后种族主义"社会时代,美国还有一段不平凡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2.
30年代 ,美国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普遍掀起了一股关注种族问题 ,从自己的职业角度参与为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的热潮。在此期间 ,美国的知识界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 ,从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不同侧面证明了种族优越论的荒谬 ,教育了美国公众。美国的社会科学界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对种族主义的挞伐。美国知识界在此时期发生的这些变化为黑人民权斗争的正义性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相似文献   

3.
种族问题与黑人生活是福克纳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但福克纳仅限于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奴隶制与种族主义,他不能认同黑人的文化和他们非白人化的生活方式。这造就了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基本立场,表现出他在人道主义理性思考和南方种族主义情感偏见上的深刻矛盾。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澳大利亚种族政策出现的一系列变化有着深刻的国际根源。美国与南非的反种族主义斗争在澳大利亚产生强烈反响,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不仅直接关注澳大利亚种族问题,而且成为土著活动家争取种族平等的渠道与场所。这一切给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带来强大的国际压力,成为战后澳大利亚种族政策转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种族"概念是文化批评的关键词之一。美国社会的族群多样性构成了复杂的种族问题,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探讨美国种族问题的背景,考察"种族"概念的含义和西方学界的种族研究,集中讨论美国黑人学者杜波依斯的"双重意识"种族思想的两个方面——民族主义思想和融入主义思想,试图为理解和思考美国的种族问题提供一个具体入口。  相似文献   

6.
面对主流社会对她作品的种族主义误读,汤亭亭在她的第三本小说《孙行者:他的伪书》里塑造了一位反传统,反战,反种族歧视的华裔嬉皮士形象,用以挑战和颠覆丑陋的华人刻板形象。通过分析主人翁阿新是中国猴王,华人垮掉派和美国诗人瓦尔特·惠特曼三者精神的综合体,来表明华裔作家汤亭亭用她的作品向美国主流社会的种族主义宣战,指出不能仅以种族特征去界定一个人,人是可以跨越文化之间的界限的,因此种族主义的存在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少数民族发展的新趋势唐晓阳种族问题历来是美国政府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由来已久,原因也很复杂。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种族问题的实质则是由于各少数民族与多数白人之间社会经济地位的悬殊而产生的一种冲突和失调。进入80年代以来,这种冲突...  相似文献   

8.
在《黛西莱的婴孩》中:19世纪美国社会的男权制度和种族主义联手,制造了女主人公黛西莱的命运悲剧。小说显示了作者凯特·萧邦的平等思想,呼吁着人们重新思考种族主义对人性的扭曲,重新审视男权制度的专制与狭隘。  相似文献   

9.
黑人英语小说的迅速发展是新世纪加拿大文坛的重要现象。新世纪的加拿大黑人英语小说表现出极强的历史回溯力,通过追溯加拿大黑人历史确证加拿大在非洲流散中的位置,暴露加拿大的种族主义传统,同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通过再现加拿大黑人移民的心理创伤揭橥其生存困境,拆穿多元文化社会的骗局。受加拿大特殊社会文化形态影响,黑人英语小说对种族问题和黑人身份的探讨具有明显的多声部特征,对重新认识黑人文学的功能和使命具有启示意义。这些特质是黑人英语小说成功的堂奥所在,也成为全面把握北美黑人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参照资源。  相似文献   

10.
美国黑人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与种族主义密切相关。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教会、政府、慈善团体以及黑人自身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黑人高等教育产生过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功不可没。但美国社会中种族主义的长期存在势必在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设置障碍,使黑人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仅局限于黑人院校。  相似文献   

11.
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少数族裔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等院校少数族裔学生日益增加,种族问题演化成校园中新的族裔问题。美国高等教育中族裔问题的表象折射出美国教育及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取向。本文主要探讨美国高等院校校园中少数族裔问题的现象及高等院校的态度,并就族裔问题给美国高等教育形成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校园反叛——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与高等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正值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大学校园里却孕育着反叛的情绪,在越南战争和种族问题的激发下,大学生们用各种各样的反抗形式表达对美国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体制的不满,学生运动推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校园里多元文化浪潮的兴起,也促使大学思考其自身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当选的首位黑人总统,从竞选到连任得到了国内少数族裔特别是黑人的鼎力支持,同时也在推动国内种族平等、进一步消除种族歧视等方面被民众寄予了厚望。但从他上任以来在处理几起热点种族冲突的态度来看,却是在有意或无意的回避种族问题。本文就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国内所发生的几起热点种族冲突事件以及其消极的处理态度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分析表明,美国种族问题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奥巴马对待种族问题的消极"和稀泥"态度,不仅无益于美国种族矛盾的消融,同时会使其自身逐渐丧失民众支持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圣经原型批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天堂》中的圣经原型元素,展示了莫里森对美国社会的种族主义、暴力政治和非裔美国人现状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
非裔美国黑人的黑人特征:简评《看不见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种族歧视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并未消失,为了生存和生活,非裔美国黑人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奴性顺从、戴假面具和倡导分离。白人社会的高压扭曲了非裔美国黑人的人格、促成了他们独特的黑人特征。黑人、白人同是美国人,把黑人长期排斥在美国主流社会之外的种族歧视行为是反美国文明的,由此所引起的黑人民族主义敲响了美国社会的警钟:如果种族关系不改善,种族问题会导致种族之间的暴力冲突,危及美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拉尔夫.艾里森所揭示的黑人危机对已进入21世纪的美国仍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大众文化研究视野下,通过运用Fiske"电视编码"理论解读美国好莱坞科幻片《异种Ⅳ:唤醒》,揭示潜藏在其中的种族主义、男权社会及基督教伦理道德等思想意识形态编码,并说明这些编码如何体现了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为其服务。  相似文献   

17.
爱伦·坡在其短篇小说《与一具木乃伊的谈话》中对美国民主制度、种族主义制度、科学及科学家形象进行了批判,彰显了他作为19世纪社会批评家的良知,为我们更好了解当时的美国社会状况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深入了解爱伦·坡本人打开了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18.
种族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世界爱好正义的人们为消除种族主义制度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理论界对种族主义问题也已作了许多研究工作。对种族主义的批判,不仅关系到大量的现实问题,也涉及众多的理论问题。本文就种族主义的科学定义、种族主义的根源和实质、种族主义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9.
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的灵魂人物,福克纳在多数作品中都表现了他对种族主义的关注和对黑人的同情。然而,因为受到南方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福克纳的反种族主义立场表现出尖锐的两面性,它不仅造成作者笔下黑人形象的局限性,而且与其反种族主义立场形成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正值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大学校园里却孕育着反叛的情绪,在越南战争和种族问题的激发下,大学生们用各种各样的反抗形式表达对美国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体制的不满,学生运动推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校园里多元文化浪潮的兴起,也促使大学思考其自身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