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文《落花生》是许地山先生的名作。课文内容我已经烂熟于心,讲起来自认为是轻车熟路,想不到一次上课时险些阴沟里翻了船。上课了,我首先给孩子们介绍一番许地山先生,孩子们还是蛮有兴趣的。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花生和作者的资料。课堂反馈时,我发现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查找到的资料十分丰富,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调动起来了。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学生明确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部分的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一次,我听一位特级教师教《落花生》。教到最后,我以为他要引导孩子归纳中心思想——要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不事张扬,埋头苦干。没想到他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作者要我们向花生学习,这个观点在今天还适用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争先恐  相似文献   

3.
《落花生》选自《许地山文集>。文章感情真切,语言朴素,借落花生的特点,教育人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在教本课时作如下安排。一、分清课文主次,抓住重点“练习分清课文主次”是本组教材的读写训练项目。本课“预习”中要求学生“读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情”,课后“思考练习1”要求学生“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种花生→( )→( )→( )。”这两个要求都是为帮助学生理清文脉,分清课文主次而设定的。因此,我在学生读完课文后,先让学生完成填空,理清文脉,知道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相似文献   

4.
《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优秀散文。课文本身并不深奥难懂,可我在导入课文时却卡了“壳”。当时我先释课题“落花生”就是我们所说的花生,而后我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知道花生在什么时间栽种、什么时间收获吗?全班竟没有一个同学能说出个大概。我所在的小学是苏  相似文献   

5.
教完《落花生》(五年制第九册7课)这篇习作例文之后,按计划应该进行一次习作。我确定模仿本课的“借物说理”的写作方法。在学生的生活范围里有哪些东西可以引起他们的思考呢? 于是我决定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作前指导。课堂上我首先提问:“《落花生》这篇课文留给你们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基本一致,那就是父亲所说的话和作者从父亲谈话中所得到的启示。然后,我告诉学生,大家所以能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借物说理”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眼镜博士:大家都知道《落花生》这篇课文道出了“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外表好看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可当父亲提出“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这个问题时,姐姐、哥哥、我都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而母亲却一言不发,只是听了父亲的讲述后才点点头。难道母亲这个人物在文中可有可无吗?  相似文献   

7.
奶奶的日记     
1983年4月15日我的小孙孙刚刚爱听故事,爱学解放军“打仗”,爱观察小动物……他对周围环境极感兴趣,经常提出许多问题来:“奶奶,蚂蚁是好的还是坏的?”“什么叫做地球?”“树叶为什么落下来?”“船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天为什么会下雨?”等等。今天他一边吃棒冰,一边抬头问我:“奶奶,棒冰为什么是冰凉的?”我又被他的问题问住了。我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由此我联想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他们所感知的周围一切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好问。我们要正确回答孩子提的问题,这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还能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肩负着教育孩子重任的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多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给孩子一杯水,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还应该是长流水。只有这样,才能教好下一代。  相似文献   

8.
正《落花生》(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作为一篇精读课文,重点讲一家人议论并关注花生的品质,由此阐发做人也要朴实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把父亲当成"主角",着力围绕父亲的话去体会课文的主题。由于我们太重视父亲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切都围绕着父亲转,把父亲当成课文的核心,而忽略了母亲这一特殊角色的存在,结果就滋生了一些不容易理解的问题,如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有用的人?什么样的人才像花生那样朴实?笔者教学此文时,  相似文献   

9.
《避雨》按“遇雨——避雨——谈雨”的顺序,叙述作者在路上遇到一位年轻气象员的事,赞美她“有心计”。重点要让学生理解两处“避雨”的细节描写。我试用了下面三种教法教学这篇课文,效果很好。 一、找·议·想 (1)找。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找出下面问题的答案:课文写哪些人避雨?什么地方避雨?后来跑来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落花生》是一篇优秀散文。作者许地山孩童时,他父亲许南英曾以“落花生”作比方,教育孩子们怎样做人,给许地山留下深刻印象。以后,许地山写了《落花生》一文,追忆父亲的教诲,并以“落华生”(“华”“花”谐音)为笔名,勉励自己。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做花生食品、议花生、吃花生。重点写了一家人在收获节上谈论花生的事。全家人的谈话中,父亲的两次谈话,既是文章的重点,又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对话分两层内容展开:一是谈花生的好处与特点。当父亲谈到花生的生长特点时,与桃子、石榴、苹果作对比,用来说明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矮矮  相似文献   

11.
教完《落花生》这篇习作例文之后,按计划应该进行一次习作练习。我确定模仿本课的“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在学生的生活范围里有哪些东西是可以引起他们的情感而能抒发出来的呢?我作了考虑,决定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作前指导。课堂上我首先提问:“《落花生》这篇课文留给你们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基本一致,那就是父亲所说的话,和  相似文献   

12.
统编小学语文第九册除了三类课文,还安排了《习作例文》四篇。在编排上,《习作例文》属于第二类课文(阅读课文)。讲授这类课文,既要体现“半扶半放”的原则,又要完成它所担负的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双重任务。怎样搞好《习作例文》的教学,我的体会是: 一、教学目的要单一,重点要突出,内容要集中《落花生》是一篇记叙文。通过一家人在过花生收获节时,父亲和姐弟几人的谈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堂上什么声音最好听?是教师精彩的讲解?是学生动情的朗读?当然这些声音是好听,但我认为以下声音才是最动听的——"老师,为什么……?"曾听一教师执教《落花生》,忽然一学生站起来大声地问:"老师,作者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说父亲回家吃花生很难得?"可见这位学生读书很认真,能一边读一边想,能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而且提的问  相似文献   

14.
孩子如果想要买一支自动铅笔或一本笔记本,他会立刻拿着自己的零花钱买下来。而如果购买自行车、随身听、电脑学习光盘这些价格不菲的东西,父母会亲自出马,帮孩子买。但家长们有没有试着让孩子们自己做主选购呢?有了下面的消费指南,孩子可能会比家长买到更好更实惠的东西,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孩子的财商呢。下面的5个步骤能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聪明的消费者。第一步:为什么要购买这个商品当你的孩子想买很贵的商品的时候让他想想:·为什么我要买这样商品呢?·我一般会在什么时候用它呢,我用它的次数多吗?·为什么我现在要买这样的商品,而不是以…  相似文献   

15.
做母亲常会替孩子设计未来。“要让我家孩子做医生”“我要让他成为政治家”“将来一定要他进××大学,毕业后在××公司服务”。如此详细安排孩子的未来,便有了问题。为什么呢?母亲虽然不在孩子面前讲明,心里却想着:“要让他做医生,一定得把他教养成沉着、值得信赖的人。”如此把孩子的将来与自己主观期望连接的结果,使父  相似文献   

16.
《落花生》是老作家许地山1921年所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这篇作品以平实清新的笔调,叙述了童年生活的一个小片段,作者从种花生写起,然后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处处紧靠题旨,议花生是文章的重点,作者由吃花生很自然地引入议花生并在赞美花生的同时引出“做人要做有用的,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民没有用的人”这个道理。笔者在和学生学习这篇课文讲到议花生这一段时,遇到了一个意外的问题,请看下面的例子。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后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花生有什么好处?它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2.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  相似文献   

17.
《落花生》(人教版)的课后“小练笔”为“: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我理解,这“个小练笔”就是要学生读写结合,把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散文作品,读起来自然流畅,感情真挚,似乎平平淡淡,没有半点深奥的地方。然而,如果让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去仿写作家的作品,那么,难度太大了,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课文作为范文,不去模仿学习,浪费学习资源,又太可惜了“。小练笔”并没有要求学生去模仿课文,但跟这一课关系很密切。我认为,…  相似文献   

18.
<正>一、补题,促能力迁移1.着眼单篇,落实要素。课后习题呈现的是一篇课文最为重要、最有特色的训练要素。《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教师可结合课后小练笔,做提示补充:“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做贡献的人,具体是哪些人?为什么是他们?”学生就默默无闻奉献的人进行具体描述,如清洁工人凌晨清扫大街、  相似文献   

19.
《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课文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同时也反映了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我上小学学习本课时,学到的知识如此,我走上三尺讲台十余年,向学生传授课文所表达的内涵,也一直如此。前些日子,我教学本课时,学生的认知出现了“节外生枝”,才让我重新认识了这篇课文,也让我对教学方法又有了新的看法。那是一次公开课,事先没有通知学生教学内容。在教学《穷人》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旨…  相似文献   

20.
脑筋急转弯     
一个小孩问他父亲:“爸爸总是比儿子知道的多吗?”“是的。”父亲答道。“谁发明了蒸汽机?”孩子接着问。“詹姆士·瓦特。”“那为什么詹姆士·瓦特的父亲没有发明蒸汽机呢?”谁知道的多欢乐魔方爸爸:“怎么搞的,大白天还开着灯?”儿子:“这灯是你早晨上班前忘记关了。”爸爸:“你发现了,为什么不关上?”儿子:“你不是经常教育我要用事实说服人吗?”用事实说服人有一次考试,监考老师在学生桌下发现纸条。老师:“这是你的吗?”学生:“不是。”老师:“不是?不要狡辩,是不是你的?”学生:“真的不是。”老师:“你老实说,我不记你过。”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