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神童到"数学莫扎特"2006年8月28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约翰·鲍尔宣布: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澳大利亚籍华裔数学家陶哲轩与另外三位数学家一同获得了世界数学  相似文献   

2.
2006年8月22日到30日,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在大会开幕式上,评委宣布了本届的四名菲尔兹奖获奖者,其中最年轻的是刚满31周岁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Tao,Terence)。陶哲轩是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在1982年首先荣获这个奖。“菲尔兹奖”过去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这个说法有些夸大,因为它是奖给40岁以下的年轻人的,后来的国际数学大奖,阿贝尔奖(从2003年起颁发)和沃尔夫奖(从1978年起颁发)更配得上这个称号,它们不受年龄的限制。当然,数学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能获得这个奖很不容易,尽管有些数学家对这位…  相似文献   

3.
2006年8月22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6)开幕式上,当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约翰·鲍尔宣布本届菲尔茨奖得主名单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清秀的华人面扎,他就是澳大利亚华裔数学家陶哲轩,“他因为在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谐波分析和堆垒数论方面的贡献”而获此殊荣。这是继1983年美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之后获此荣誊的第二位华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年科技》2006,(10):58-59
在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一共有四人,俄罗斯天才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Grigory Perelman)则放弃了这个最高奖项。除了陶哲轩,获得菲尔兹奖的其他三人分别是安德烈·欧克恩科夫(Andrei Okounkov),格里高利·佩雷尔曼(Grigori Perelman)和温德林·沃纳(Wendelin Werner)。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数学家荣获奈望林纳奖,90岁的日本数学家荣获首届高斯奖。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科学院29日公布了本年度新增选的一批院上和外籍院士名单,华裔科学家胡玲和陶哲轩分别当选院士和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6.
他拒绝了菲尔兹奖 2006年8月,当陶哲轩与其他两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接受全世界数学家的敬意之时,另一位菲尔兹奖获得者,世界七大数学猜想之一的“庞加莱猜想”的攻克者,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的身影却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这也是菲尔兹奖历史上第一次有获奖者拒绝领奖。这倒不是因为佩雷尔曼与国际数学家大会有什么矛盾,而是因为这位老兄根本就是个“怪人”。  相似文献   

7.
杨培东,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裔化学家、纳米技术领域专家,多次获得各种科学奖金和荣誉,成为纳米研究领域闪亮的明星.他的研究小组在只及人类头发丝千分之一的纳米导线上制造出了世界最小的激光器--纳米激光器.这在全球尚属首次.今年5月,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郑重的将2007年度的"艾伦·沃特曼奖"授予了杨培东,并在今后三年内为他提供超过50万美元的科研奖金.  相似文献   

8.
正陈省身是世界著名的华裔数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他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直到退休。为了纪念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国际数学联盟(IMU)在2009年特别设立"陈省身奖",这是IMU颁发的第一个由华人数学家命名的数学奖。陈省身在1995年当选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他的建议下,  相似文献   

9.
李忠东 《知识窗》2004,(12):26-27
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的0.618这个神奇的数字被称为"黄金比率",与人类、生物界等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0.
正1.引言汤婷婷是20世纪美国华裔文学繁荣发展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她的成名作《女勇士》于1976年发表后,即获得了美国非小说类最佳书目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被誉为美国华裔文学中里程碑式的杰作,多年来一直是华裔文学界研究的焦点。张子清曾在为《女勇士》的译本作序时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华裔文学近年来在美国声誉日隆,与汤亭亭取得的文学成就密不可分"[1]。小说描写了华裔主人公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及其在中美两种文化夹  相似文献   

11.
正一场罕见的、针锋相对的辩论在科学界爆发。辩论焦点是"中国是否应该建造超大对撞机"。支持方以华裔数学家丘成桐、中科院院士王贻芳为代表,反对方则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等。建造超大对撞机是对是错,或许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来证明。最近,关于中国是否应该建超大对撞机在科学界闹得沸沸扬扬,并逐渐演变成公共  相似文献   

12.
金科 《今日科苑》2012,(22):67-69
据资料表明,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他一起分享此奖的还有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在记者招待会上说,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  相似文献   

13.
最近收到EdResource邮寄列表的一条重要新闻:华裔科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的安德鲁·姚(AndrewYao)荣获美国计算机学会(ACM)颁发的"计算机诺贝尔奖"--图灵奖(A.M.Turing Award).公文如下:  相似文献   

14.
按照<辞海>的惯例,只有过世的人物才能作为条目.数学大师陈省身于2004年12月3日遽然去世.以陈省身先生的巨大贡献,当然应该立刻作为辞条收入<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尚斌编辑约我撰写.他告诉我,辞条的开头应该是:“陈省身,美籍华裔数学家“.……  相似文献   

15.
彼得·拉克斯是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作为一名数学神童,他19岁时就参与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终于在79岁时,他获得了世界数学界的最高荣誉--阿贝尔奖.……  相似文献   

16.
"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被正式提名为能源部长!"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在电视直播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新政府能源环境团队名单后,中国坊间很快传开了这条消息,一如他当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轰动.  相似文献   

17.
正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提出"图灵机"的构想,为现代人工智能奠定了基础;到了1946年,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确定了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一直沿用至今。阿兰·图灵和冯·诺依曼因为上述贡献被誉为"计算机之父"。经过60多年的发展,电脑技术一日千里,摩尔定律驱使着芯片不断更新换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蚀刻尺寸已经接近极限,在不远的将来,传统计算机技术必定会撞到天花板。在危机来临之前,科学家们也在想方设法另辟蹊径,从不同的层面研发全新的计算机技术,以期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18.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意大利罗马大学的数学家卡尔达雷利和瑞士弗里堡大学数学家卡波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美女俊男可以毁灭其他人的幸福机会.这两位数学家还发现了许多人早就知道的"真理":个性的魅力比容貌的魅力更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8月13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第27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主持人宣布了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的4位得主,得奖者之一是原籍伊朗的米尔扎哈尼。她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目前在加州斯坦福大学任教。米尔扎哈尼因为对黎曼曲面及其模空间的动力学和几何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获此殊荣。她是该奖首位女性得主,也是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伊朗裔获奖者。那么这个国际数学家大会和代  相似文献   

20.
运盛(福建)青年基金会创立于1993年5月,迄今已走过10个春秋.10年来,已成功地举办了十届"运盛青年科技奖"的颁奖活动,共有100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分别获得历届运盛青年科技奖,在省内外、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