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鱼类染色体在核型和显带技术研究及多倍体技术研究方面的概况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多倍体诱导、雌核发育、雄核发育、细胞工程鱼、基因工程鱼等。从开始的人工授精到目前的热点领域———转基因鱼,不仅使鱼类的养殖品种得到增加,优良性得到展现,更体现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阐述了植物多倍体的特征;总结了大量文献中的诱导途径和方法,包括物理、生物、化学等方法;概述了多种多倍体的筛选鉴定方法。阐明了目前多倍体在生产与育种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指出了植物多倍体诱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讨论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根据植物多倍体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其诱导及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植物多倍体的形成及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4):99-102
介绍了植物多倍体的含义及其在高等植物中的分布,综述了植物多倍体的类型、形成途径、诱导方法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植物多倍体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多倍体育种     
本文简要介绍多倍体的来源、优势、多倍体育种的繁育措施和多倍体的可育性。  相似文献   

6.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的形成过程基本相似,主要通过两条途径:第一,原种或杂种所形成未减数配子(即配子内保持原种或杂种的合子染色体数)的受精结合;其二,原种或杂种的合子染色体数加倍。多倍体不仅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通过上述途径人为地创造多倍体。据估计,多倍体的自然发生主要是通过第一条途径.而人工创造多倍体则主要是通过第二条途径。1未征国配子的结合与多倍体的形成由未减数配子彼此受精结合成为多倍体的情形,可以举萝卜与甘蓝的属间杂种多倍体为例。萝卜(ZX=RR=18=9H)和甘蓝(ZX=BB—18=9H)。杂交的FI是…  相似文献   

7.
人工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总结了植物多倍体人工诱变的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并从植物多倍体的来源、特点及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补充介绍。  相似文献   

8.
华东师大生物系袁朝辉教授在<生物学教学>2001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题为<单倍体和多倍体是两个相互排斥的独立概念>答广西桂林陈姝老师.文章认为多倍体"它们的体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组数不是同一物种配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笔者斗胆质疑,查阅了很多资料,认为有误,确认此为同源多倍体而非所有多倍体的共性.此篇文章寥寥数语,使人意犹未尽.因此,有必要再谈单倍体和多倍体.  相似文献   

9.
多倍体是指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多倍体在植物界广泛存在,植物界至少有1/3以上的种是多倍体,其中被子植物占有1/2,禾本科植物占有3/4。若以园艺植物为例,其多倍体所占比例就更大。据统计,在果树、蔬菜、花卉、园林树木、茶树5494个种和变种中有2451种为多倍体,占44.61%。这些还不包括通过人工诱变手段形成的多倍体。但是,在动物界中多倍体是比较少见的。据报道,在甲壳类中有一种丰年鱼为四倍体,在马蛔虫中也存在有四倍体。在啮齿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单倍体育种、同源多倍体育种、异源多倍体育种和非整倍体育种等方面阐述了作物育种的不同情况。  相似文献   

11.
秋水仙碱诱导菘蓝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直接浸渍和加入培养基法对菘蓝种子进行诱导,探讨秋水仙碱诱导菘蓝多倍体的方法。结果表明:用秋水仙碱诱导菘蓝多倍体植株是有效的,已有部分植株已加倍成为同源多倍体。  相似文献   

12.
多倍体是指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多倍体在植物界广泛存在,植物界至少有1/3以上的种是多倍体,其中被子植物占有1/2,禾本科植物占有3/4。若以园艺植物为例,其多倍体所占比例就更大。据统计,在果树、蔬菜,花卉、园林树木、茶树5494个种和变种中有2451种为多倍体,占44.61%。这些还不包括通过人工诱变手段形成的多倍体。但是,在动物界中多倍体是比较少见的。据报道,在甲壳类中有一种丰年鱼为四倍体;在马蛔虫中也存在有四倍体。在啮齿类中有一种金仓鼠也是四倍体。为什么动物界多倍体较为少见呢?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动物和植物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的缘故。具体地说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BT光化还原法,以窄叶二倍体、多倍体菘蓝根为实验材料,对不同倍性菘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倍体、多倍体菘蓝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谱带数目相同,均为三条,但谱带间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除了A带,多倍体超氧化物歧化酶谱带比二倍体宽且亮.总的趋势为:多倍体的酶带强于二倍体,说明多倍体的酶活性比二倍体高.NBT光化还原法结果显示多倍体SOD比活性为16.21,二倍体SOD比活性为14.58,这一结果同样说明了多倍体的酶活性比二倍体高.由于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植物的抗逆性密切相关,是生物保护酶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明多倍体植株比二倍体植株的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4.
问:时常听到有各种各样植物的多倍体,而不常听到动物多倍体,是否在自然界中,多倍体主要发生在植物界,而动物界不常发生,若是这样,又是什么原因呢? 答: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自然界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植物多倍体,例如小麦、烟草、蔷薇、无籽西瓜等等。有人作过统计,双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的变异一节中提到了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学生在学习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经常问:由二倍体诱导四倍体时,会出现八培体吗?诱导出的一定是纯合体吗?针对学生的提问,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多倍体育种技术。一、概念及特点1.多倍体育种是指利用多倍体植物进行选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2.多倍体植物的特点:(1)巨大性。随着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加倍,使相应的细胞核、细胞以及组织器官等明显加大。一般茎粗、叶宽厚、色深、花大、色艳、果实大、种子大而少。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8):2-3
本文主要分析总结高考对动物多倍体育种的考查方式,并对多倍体育种机理和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多倍体育种就是采用人工方法获得多倍体植物,再利用其变异来选育新品种的方法。目前,世界各国利用这种方法已经培育出不少新品种,如含糖量高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和甜菜等。此外,还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作物──八倍体小黑麦,根据其育种机制不同,可分为同源多倍体育种和异源多倍体育种。 同源多倍体育种。 凡二倍体植物,如水稻、玉米、粟、高梁、大麦、黑麦、豌豆、蚕豆、苕子、大白菜、甘蓝、甜菜、甜瓜、西瓜等。都有可能用同源多倍体的方法育种。在同源多倍体系列中,凡染色体组数目为单数的,如三倍体、五倍体,都是不育或高度不育的;而为偶数的,如四倍体、六倍体等,虽然育性上有很大差别,但都是可育的。从个体营养生长情况看,三倍体好于二倍体,四倍体与二倍体近似,更高的倍数体除个别物种外,一般都生长不良。所以在同源多倍体系列中,除正常状态的二  相似文献   

18.
在多年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单倍体、多倍体”的判断始终难以把握,使这一内容成了难点中的难点。下面就笔者对“单倍体、多倍体”的判断谈一下看法,以供同行们参考。1从概念上判断 教材中对单倍体定义为: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本物种配子中一样,称为单倍体。 教材中对多倍体定义为: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多倍体。 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往往把单倍体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误判为多倍体。所以我认为,对单倍体的判断是否为:由配子发育形成的新个体都为单倍体(不管它含有多…  相似文献   

19.
以16个枇杷品种的二倍体和自然多倍体为试材,研究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和气孔密度与倍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气孔密度与倍性相关性不显著;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气孔叶绿体数平均值分别为14.22、17.98和17.46,多倍体气孔叶绿体数比二倍体有明显增多,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多倍体之间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叶绿体数有明显差异,但各品种叶绿体数分布有近似规律;以16为界来判定倍性,叶绿体数少于16的为二倍体,大于或等于16的为多倍体,对二倍体和多倍体判定的准确率分别达92.8%和94.2%。因此,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可作为判定枇杷倍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物》课本在讲到生物的变异———多倍体时 ,指出 :“几乎全部的动物都是二倍体”。这就是说 ,自然界中 ,动物多倍体的现象很少 ,但也的确存在多倍体的动物。最先发现动物多倍体现象的是比利时生物学家凡·纳登先生 ,他在观察马蛔虫的构造时发现 ,马蛔虫有二倍体和四倍体的不同亚种 ;中国的学者也研究发现了马蛔虫的三倍体亚种。与马蛔虫相近的人的蛔虫 ,它的正常体细胞有 2 4条染色体 ,但也有四倍体变种 ,体细胞有 4 8条染色体。通过对其他生物的研究也发现 ,扁形动物的涡虫、软体动物的蜗牛也有四倍体。昆虫中有一种蝴蝶 ,其二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