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二战期间,德国大大小小的工厂被迫变成了希特勒庞大战争机器的一部分。战争的魔掌也没过放过德国鞋业传奇、世界著名体育品牌阿迪达斯和彪马的前身——达斯勒兄弟制鞋厂。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达斯勒制鞋厂竟是为纳粹军队  相似文献   

2.
好记星,最早叫"电子词典"。后来改叫"学习机"。从品牌营销角度而言,这个品牌名称的转变意义重大。可谓真正意义上的"新品类开创"。值得注意的是,"学习机"这个名称的创造者不是企业,更不是什么策划公司,而最早是由消费者叫出来,后经媒体正式表述,最终被企业确认且强化传播。  相似文献   

3.
德国作家伯尔的《在桥边》是二战后反思文学的重要代表,作者通过讲述一个因伤而被分配在桥边数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的二战伤兵的所见所行,表达了作者在面对二战后德国重建中所遇见的种种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行为的理智的抗议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一技之长"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生存之本。你准备好了吗?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前不久,德国一家电视台高薪征集"十秒钟惊险镜头"。在诸多参赛作品中,一个叫"卧倒"的镜头以绝对优势夺得了冠军。  相似文献   

5.
<正>在德国学习生活很多年了,每次和德国人交谈,话题涉及到希特勒与二战历史,或者德国政治的时侯,德国人都会大大方方地承认前人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勇于承认德国在历史上的错误,毫不隐晦和躲避,最后,人们也就不再追究了。德国人这几十年来,小心翼翼,不敢大谈爱国主义,甚至不敢乱用"大众"这个词汇,比如大众歌舞、大众民歌、大众艺术节,等等。只有一个"大众"还在流行语之中,那就是大众汽车。为什么?就是因为二战的时候,希特勒过多地利用和强调了"大众"这个词汇。德国的民众很少聚在一起高喊爱国,甚至唱国歌也是因为2010年的世界杯在德国举行,才重新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6.
何平 《考试周刊》2010,(29):23-24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中一种比较先进成功的办学模式,被誉为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双元制体系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紧密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模式。透过在德国双元制学校与企业对其设备、管理模式、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制度的了解,与我国的职业教育比较分析,我国职业教育采用德国双元制体系是可行的,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终极密码     
<正>1二战期间,18岁的彼得被德国人关进了集中营,和他同牢房的是个叫别尔夫的青年。在患难与共的日子里,他们相依为命,情同手足。那天,集中营新来了一个叫休斯的囚犯,他自称是一名英国飞行员。一次,别尔夫、休斯和几个囚徒躲在牢房里商量着什么事,彼得走  相似文献   

8.
在二战中德国实力那么强 ,却连一艘航空母舰都没有 ,这是个奇怪的谜。其实德国也有航空母舰 ,只不过一艘在图纸上 ,还有一艘却在船厂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 ,这艘还没有造好的航空母舰 ,叫“齐伯林伯爵”号 ;图纸上的航空母舰叫“彼德·施特拉塞尔”号。为什么德国航空母舰迟迟不能加入海军的行列呢 ?主要原因在于空军总司令戈林 ,这位德国空军总司令是个霸道而又独裁的人 ,他曾经说过“在德国土地上一切会飞的都属于我。”海军多次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舰 ,加强海军航空力量。他却坚决反对 ,他清楚知道 ,航空母舰是海上的流动机场 ,有了…  相似文献   

9.
徐敏 《现代语文》2010,(10):65-66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说"是否重要?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德国大诗人海涅也说:"语言(含书面的和口头的)可以把人从墓中叫出来,  相似文献   

10.
蔡蔡 《红领巾》2015,(1):38-3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人,他是间谍之王,是历史上最神秘、最成功的双面间谍。他的名字叫胡安·普吉·加西亚,是一个长相普通的西班牙人。二战爆发后,普吉一心想给英国人当间谍,结果被英国大使馆拒绝了。于是,他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跑去德国大使馆,说可以偷到英国人的情报。德国人相信了他,于是,普吉成了德国的间谍,代号"阿拉里克",被派去英国"执行任务"。可是,普吉根本就没有去英国,他其实就躲在葡萄牙"编情报"呢,他甚至连一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结束到今年九月份就整整四十周年了。关于二战到底何时爆发的问题,国内外史学界至今尚争论不休,迄无定论。欧洲人多认为应该是1939年9月1日波兰遭到德国法西斯侵略;苏联人多认为应是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美国人则多认为是1941年12月8日日本袭击珍珠港。我国史学界,多年来“三九说”占据上风。自从1978年有人提出  相似文献   

12.
戚光宇 《江苏教育》2013,(12):70-70
德国,是工业强国,更是文化大国。如今,在工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德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上"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也树立了德国"双高"(高使用价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大国的地位。美国《新闻周刊》把它称为"众厂之厂"。"德国制造"之所以称霸世界,是因为德国人能把普通的金属敲打成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是在德意志民族近乎宗教般的博爱、平等、勤俭、节制、严谨、诚信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等价值观下完成的。德国人的理性思维与责任意识已深入到他们的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德国"二战"后经济腾飞秘密武器的双元制,一元是学校,另一元是企业,共同完成一线熟练技术工人的培训。自1991年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我校联合办学引入该项目以来,我们立足国情、校情,在双元制种植教学模式培训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在种植教学中创设植物生活生产模拟情景,对其本土化建构予以拓展、整合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些德国影片开始以新思维来透视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如取得重大突破及在德国本土及海外都极具影响力的《帝国陷落》和《伪钞制造者》。前者因打破以往禁忌而涉及敏感话题,对纳粹头目希特勒的人性化的处理方式招致诸多非议。后者则聚焦战争期间的普通德国人,让我们看到在二战反思中得以稍卸道德包袱的德国人如何剖析普通民众的战争体验,其对非常时期人性的解读也更为复杂。通过对这两部影片的深入分析,探讨德国文化在二战电影新思维下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付磊 《上海教育》2014,(6):10-13
据OECD统计,2012年欧盟国家15-24岁青年人口失业率平均高达22.8%,而德国的青年人口失业率却能维持在8%左右,在欧盟国家中最低。201 3年6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以"德国教育与培训,欧洲新政?"为题,报道了欧洲各国,包括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纷纷与德国签署协议,希望德国协助其建立职业教育体系,解决青年人失业问题。曾经的"欧洲病夫"如今成为欧洲最稳定的经济体,其职业教育享誉全球,甚至成为德国最热门的出口项目之一。被德国前总理科尔称为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秘密武"的职业教育为何如此神奇?  相似文献   

16.
希特勒说,没有德国人的帮助,谁也无法破译这个谜。德军凭借这个谜,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正当德国人陶醉在这个无敌的秘密中时,这个谜却悄悄成了英国人手中战胜邪恶的利剑,它整整将二战结束的时间提前了3年……  相似文献   

17.
二战结束以后,德国纳粹势力曾一度销声敛迹。然而,60年代以后,德国新纳粹势力在联邦德国有所抬头。1990年德国统一后,因消化不良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促使德国新纳粹势力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人普遍认同一种观点.就是德国的二战反思文学相比日本的二战反思文学来得更为深刻.即从不避讳自己在战争中的罪行.但对于德国人是怎样反思的、反思的内容和探讨出了哪些人类共性的东西都没有仔细加以研究.而对于日本的二战反思文学,长期以来都存在一直善意的误解,一厢情愿地认为日本人也在对其发动的军国主义战争进行着批判和忏悔,但和日本二战反思文学有着严重的偏差,更有学者指出疑问:日本是否有反思文学.正值中国学术界讨论这一主题时,随着柏林墙的倒塌,统一后的德国也出现了一股具有为历史翻案倾向的写作潮流--描写受害的施害者.这与日本惯对战争罪责进行回避、淡化与模糊化的矛盾处理方式既相同又不同.  相似文献   

19.
败给经验     
二战后期,在地中海的一个海湾,有段时间德国军舰总是每周一三五日去布水雷,而英国扫雷舰则逢二四六日去扫雷。这样日复一日,渐渐成了双方的行动规律。有一天,不知为什么,英国军队没有去例行扫雷。第二天,德国军舰却照旧去布雷,结果撞上了自己上次布在水下的鱼雷,军舰沉没了。英国人把落水的德国人作为俘虏救了起来。德国舰长被救上英国军舰后,居然  相似文献   

20.
《八小时以外》2011,(10):116-116
"你甚至能让一只怒吼的狮子安静下来,进入拍摄状态。"说这句话的人是温斯·顿·丘吉尔。"你",是优素福·卡什。在2000年出版的《国际名人录》中,优素福·卡什是唯一位列20世纪100位最著名人士中的加拿大人,并且,他为其中的51人拍摄过肖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